分享

不是所有的眩晕都是“耳石症”导致的

 重庆耳鼻喉科普 2021-06-22

“头晕”又称为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引起眩晕的原因很多,其中有耳石症。和肾结石、胆结石不一样,耳石与生俱来,维持着人体的平衡。正常情况下耳石附着于耳石膜上,由于耳石老化过度,受疲劳、体位及头部外伤等情况的影响,导致耳石脱离。当机体头位变化时,半规管随之发生位置变化,脱落的耳石进入半规管随着内耳淋巴液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头晕。

耳石症学名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体位时诱发的短暂眩晕,是一种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

不少曾经走过弯路,大多数病人往往以为自己患了颈椎病、内耳眩晕症或脑供血不足等。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了解一些耳石症相关的医学知识,在出现相应症状时可直接去耳鼻喉科就诊。

那么,普通人怎么来判断自己可能有耳石症呢?通常耳石症的发生一定与体位的改变有关,主要的表现是突然发作的短暂的旋转性眩晕,眩晕的时间通常在十秒到一分钟左右,患者伴有恶心,呕吐,但无明显的耳鸣,耳闷的症状。前庭功能测试时可见右后半规管或者左后半规管明显的功能衰退,此时即可确诊为耳石症。这时,就需要警惕了,及时去耳喉鼻医院就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