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化痰阻治失眠

 谷山居士 2021-06-22
图片

清化痰阻治失眠

安徽 金寨县/姜厚德

     清代名医李文荣(字冠仙)在其所著《李冠仙医案》中记载了一例不寐(失眠)的医案,发人深省。

     浒(xǔ)关(今苏州浒关)黄拙安,嘉庆年间患不寐三个月,遍请诸医诊治,所投之药皆如泥牛入海。一日,闻名医王之政(字献廷,号九峰)在近处访友,遂踵门请之。王四诊后,捉笔拟方:孩儿参(太子参)三钱,夜交藤三钱,白芍二钱,甘草五分,灯心草五十寸,鸡子黄二枚(每个点青盐三分)。此方看似轻描淡写,然效如桴鼓,一剂服下,即酣睡如常。众医叹服。

     道光九年(1830年)正月,黄拙安复又病,他医诊治二个半月,非但罔效,反而日益加重,以致卧床不起了。万般无奈情况下,只得赴青浦(今上海青浦)请李大夫,李进诊时黄翁已虚弱得说话断续难言,只低声说:“先生救我!”李诊其脉寸关皆沉闭若无,唯两尺脉小而数,按之有根。李见病人床头案上有一十全大补药方(人参、茯苓、白芍、熟地黄、川芎、黄芪、白术、炙甘草、肉桂、当归),问之,乃病人每日黄昏所服之剂,有当地郎中施关山曰:“此方乃是与同仁共拟之方,服后未能中的,不知能继续服否?”李答:“病者年逾古稀,用十全大补方故无大错,但阅贵方,人参、熟地药量不少,并非不补,可能是用补太早而致愈补愈糟矣!黄翁内有痰疾,今反无痰,而脉上中二部皆沉闭,岂非痰因药补,胶固不活而阻塞气机乎?若此疾尽由于虚则尺脉应沉弱不见矣。故此方将来可用而眼下不可服!恐痰更结而气更塞,或可引发不治之疾。又其尺脉甚数,温补就更非所宜了。”于是用大半夏汤加减:孩儿参三钱,半夏粉三钱,白蜜三钱,竹沥三钱,姜汁少许,以千里长流水扬三百六十五遍煎服。黄翁已十日不寐,服九峰先生的旧方亦不寐,服大半夏汤后竟安寐两个时辰许,醒后即连吐数盂瘀痰,心中顿觉畅快,寸关脉皆起。此方亦轻描淡写而十分灵异,着实出人意料。三剂之后,再服九峰原方三剂,病情日见起色,诊其脉总兼数象,遂渐加石斛、生地黄用量,十剂后,黄翁即起床移步,食量恢复且胜于未病时。又减去白蜜加陈仓米,旨在补脏养胃,宽中下气,十日后饮食如常,精神矍铄,健如常人了。

     纵观此案,黄翁年近古稀而患不寐,且脉沉若无,确似大虚之证,他医以益气养血安神之剂常规治之亦无错。殊不知黄翁系痰阻气机(或食阻中宫)而致脉伏闭模糊,此类患者并不少见,前医不谙此道,以虚治之而南辕北辙也就不难理解了。李大夫详审脉象及病史,抓住了疾病的本质:患者素有痰患而今反无痰,脉来上中二部沉闭但尺部甚数,说明体内有痰、火作祟,此时投以十全大补汤,非但不能奏效,反而会使胸中之痰胶固不活、阻塞气机,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基于上述考虑,李大夫果断投入清化痰阻为主的方剂——大半夏汤,看似平淡,却获奇效,这与他深厚的医学功底是分不开的。李大夫的辨证精确和用药轻灵值得当今医家借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本文作者:姜厚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