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词人写下最忧郁的宋词,字字都是经典,最后两句更是脍炙人口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宋词是既唐诗之后,又一座文化巅峰。词作本来被看作是雕虫小技,根本不能与被视为黄钟大吕的诗歌相提并论,但在宋代词人的努力下,词作终于登上大雅之堂,同样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宋词中固然有苏轼倡导的豪放派,但自始至终,婉约派还是主流,而说起婉约派就有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柳永。

我们可以认为,苏词是宋词的巅峰,但柳永却是第一位对宋词做出了全面革新之人,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是全民偶像,达到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程度,即使是两宋之交,也有 “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之说。不管是婉约派的周邦彦,还是豪放派的苏轼,都无一不受惠于他。

到了现代,在普通民众的心中,柳永的地位大不如前,连教科书中都很少收录他的作品。不过,在文人心中,却始终对这位教父级的人物顶礼膜拜。他暮年才及第,始终是红尘中的浪子,他不曾有一段完整的婚姻,却并非招蜂引蝶的翩翩公子。在他心中,总有刻骨铭心的爱情,这在绝世之作《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词的上阕,几经白描地书写作者的形象。他独自伫立在高楼之上,细细微风吹来,虽已是春天,极目远眺时却掩不住几多愁苦,这种哀愁从遥远的天际升起,弥漫四方。夕阳晚照,草色朦胧,谁能理解他在默默凭栏倚靠的心思?

这首词的下阕中,作者的情绪才进入了高潮:我本想放纵自己,尽情饮酒,一醉方休。可是,当我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浅尝之后才发现强颜欢笑实在是索然无味的。尽管我逐渐消瘦,平时的衣服都有些穿不上了,却一点都不后悔。为了你,就是一身憔悴又何妨?

我们读完全文,很明显地感受到,这是作者思念天各一方的佳人。然而,这首词却极具朦胧的色彩,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曲径通幽”,一波三折,欲说还休,增添了迷幻的色彩。然而,就是在作者高超的表现手法之下,我们并不觉得繁琐,反而真实地触碰到了词人那一片柔软的内心深处。

上阙开头一句“伫倚危楼风细细”,几乎是以画面的形式,将作者的环境刻画出来,微风拂面,更是增添了它的动感。在第二句“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中,作者以愁生天际暗示了自己的相思在远方,然而就在读者想要倾听的时候,作者却戛然而止,反问道在这种草色夜光之中,“无言谁会凭阑意”?

在下阙之中,作者本来想要调整心态,借酒浇愁,我们满以为画面会为之一转,可是作者却大出意料地感慨借酒浇愁愁更愁。直到最后,作者才含蓄中不乏直白地高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最后这一句是千古名作,虽然后世将其引申为许多含义,但在此刻,作者就是表明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真挚。即便诗人肝肠寸断,黯然销魂,也无怨无悔,因为他相信,只要品尝过这样爱情的甜美,相思愁苦算不得什么。

这对于以往柳永的形象,实在是一个颠覆性的认知,他既不是不拘形迹的疏狂浪子,也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郎,他也有血有肉,充满了人间感情。正如近代知名学者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所点评的:

长守尾生抱柱之信,拼减沈郎腰带之围,真情至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