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老师:王小题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的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表情。 2.能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 3.引导幼儿拥有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让幼儿进行歌表演; 2. 难点:让幼儿学会打节奏及会做各种不同的表情。 活动准备 半圆型座位,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播放《去郊游》进入教室,请小朋友们坐下,提问、对话引出什么是心情。 2.穿插小游戏(百变表情),让幼儿听口令做各种表情,展示表情图片,加深幼儿对歌词的印象。 3.让孩子们进行节奏练习,为歌曲打节奏。 4.请全体幼儿进行自由表演(评价);请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演;再进行集体的歌表演,最后拍一张拥有最开心表情的集体照。 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到教室欣赏刚才杨老师帮拍的相片和录像。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表 中班艺术活动:表情歌 角度 | 评语 | 举例 | 问题与建议 | 内容的选择 | 表情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内容,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和感受,因此比较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 教学内容挑战性不足。 | 目标与效果 | 1.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 2.目标与幼儿能力相匹配。 3.整个活动围绕上述目标来进行,很好地达到了上述目标 | 1.预设目标意识过强,以至于孩子们一直被老师牵着走。预设目标以外的目标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 2.幼儿最感兴趣不是教师预期的音乐目标而是其它非音乐目标——录像上电视。 | 活动准备 | 1.电脑投影:音频(音乐)、图片。[特点:音视频材料易制作,易操作] 2.教师情绪准备充分。 | 标识节奏的波萝和苹果没有体现设计者预期的用途。 | 媒体使用 | 1.多媒体音乐导入,调动孩子们的情绪状态。 2.多媒体音视视频可以重复使用。 3.多种媒体的融合:电脑投影、语言、表情、示范、游戏、讲解、示范。 | 1.标识节奏的波萝和苹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摄像功能未能很好体现。 | 活动过程 | 1.整个活动过程,靠内容、靠形式来引发幼儿的兴趣,没有使用外在的强化物。 2..整个活动都能围绕目标来组织。 3.效率高:没有多余的准备。 4.摄像工具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 1.教师与某个幼儿互动时,其他小孩怎么办? 2.幼儿自主表达某种情绪时,没有得到老师及时有效的回应。 3.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未能很好发挥。 4.教师无意义提问比较多,如“……好不好?”“……高不高兴?” 5.上课内容进度有点快。 6.摄像内容在电脑上播放不出来与小孩“吵闹”无关。许多孩子为了电脑“电脑能正常显示其形像”而对小伙伴们提出要求“不要吵了”“不要在地上乱动了” 7.孩子们对“上电视”比对音乐更感兴趣。 | 1.教师 (1)教师情绪状态好。慢慢地将孩子们的情绪带动了。 (2)教师对内容、对活动过程十分熟悉。 2.幼儿 幼儿比较投入,特别是在动手、动口、动脚等环节时,孩子们更加向往。 | 本次活动亮点 | 1.总体来讲媒体使用简单有效——制作容易,使用容易,有效果。 2.整个活动从准备到活动过程都能围绕目标来进行。 3.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音乐感觉都很好。 | 问题与建议 | 1.过于追求速度,追求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的环节,幼儿的主动性、主体性未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2.建议:如何让游戏与音乐目标达到真正的融合。 3.如果孩子们能面对面地分成两排做表情表演,而不是全部面对老师们做表情表演,或许会更加积极。 4.如果没有前面的过渡环节而直接进入到最后的“听音频”+“做表情”是否可以? |
★★★★★★★★★★★★★
精彩回放 ★★★★★★★★★★★★★★★★ 1.莫源秋教授12个完整系列专题讲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