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创作怪谈之二

 杏坛归客 2021-06-23

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这是诗词创作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比如:白居易的《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表面上是写宫女,其实是指着宫女骂皇帝、骂制度、骂统治阶级。

再比如:

金昌绪的《春怨 / 伊州歌》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闺中少女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答案。但是,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不是这样的。它打的是黄莺,诉说的是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骂的是当朝统治者。

刘能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