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白若辱

 昵称72924878 2021-06-23

《道德经》: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是什么意思呢?河上公章句认为,“大洁白之人若污辱,不自彰显”。王弼认为,“知其白,守其黑,大白然后乃得”。范应元认为,“白之大者,和光同尘,故如垢污”。后世之人对“大白若辱”的理解基本上就是这样的,这些看法当然是不正确的。不谦真人注解如下:

太清白了反而好像有污点,上德之人太清白了,故反而被人怀疑其德行有假。

《道德经》是无与伦比的智慧之作,后世之人因为看不懂,所以乱解。譬如说,胡适认为,“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之外,别假设一个'道’。”胡适之论与文盲无异。又譬如说,康德认为,“老子所称道的上善在于无,这种说教以'无’为'上善’,也就是一种通过与神格相融合、从而通过消灭人格而取得自我感觉消融于神格深渊之中的意识。”中国人都看不懂《道德经》,外国人怎么可能读得懂?

后人的思想境界达不到《道德经》的高度,不谦真人也写不出如此著作,但能知先圣之意,故代先圣传道,讲授《道德经》。

《史记》:

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

以老子之智慧,得此高寿又有何难?之所以称为老子,因其寿长之故。故不妨随不谦真人修道养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