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心理 每天几分钟,考证更轻松~ 距离考试67天 星期二 2017年3月14日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 ——狄更斯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1) 00:00 05:30 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 本单元核心知识点: 童年期的学习特点 重要性指数:☆ 童年期的学习特点 1、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2、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而不应被视为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的素质,敬业精神对学生的爱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3、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4、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教他学会学习。尤其是在当代变化越来越快的社会环境,学习能力是影响人一生的很重要的因素。 5、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认识或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所学不断内化,不断地引起智力,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结构的变革,以促进心理积极发育。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 ![]() 本单元核心知识点: 1、记忆策略 2、思维发展的特征 3、思维形式的发展 4、自我中心化 重要性指数:☆☆ ![]() 记忆策略 学龄儿童的主要策略有四点: 1、复诵策略。指有意识地重复,诵读,诵习所要记住的信息。这一策略的应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2、组织策略。指把所要识记的材料,按内在联系,加以归类等进行识记。儿童运用组织策略也是随着年级的提高而发展变化。比如,归类,可以按概念,也可以按功用,颜色,图形等。 3、系统化策略。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 4、巧妙加工策略。比如运用联想,谐音等小方法记忆外语生词,电话号码等等。 思维发展的特征 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思维的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 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10岁,也就是小学3年级阶段,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的3年级的课程难度提升比较大的。 ![]() 思维形式的发展 概括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直观形象水平。比如,把有头无尾解释为“有头无尾就是人,因为人是有头没有尾巴的”。 第二阶段,形象抽象水平。比如把临渴掘井解释为“要吃水,早就应该准备好”。 第三阶段,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比如将一毛不拔解释为很小气。 词语概念的发展 不能理解实验要求,属于功能性和具体形象特征描述,包括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 推理能力的发展 小学儿童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这个时期的认知结构与幼儿期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新的思维结构。掌握守恒,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 自我中心化 通过皮亚杰的三山实验知道幼儿认知具有自我中心特点,童年期处于脱自我中心阶段,是认知发展机制的转换。 ![]() 小结 1、童年期的学习特点 2、儿童的记忆策略 3、思维发展的特征 4、思维形式的发展 5、新的思维结构形成 6、脱自我中心化 制作人:Cieopatra 长 按 关 注 获取更多资料 知人心理 你的碎片时间我来陪伴,每天几分钟,今天比昨天更了解自己,关注知人心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