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领悟公考 2021-06-23

    我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

   十九大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深刻理解这个变化,不仅有助于提升我们对于当前经济社会情况的认识,也可以作为一个理论热点复习,今天以一道面试题的形式,来帮助理解这一概念。

    参考答案:

    第一,从供给侧看。在十九大以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定位于生产力的供给侧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侧间的关系。当时的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不富裕,而现在,经过改革开放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了。

    第二,从需求侧看。我国生活水平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基本小康的目标已经实现。但是,当前,我国依然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阶层结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跟不上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需求,需要全面解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这些需求,所以“新矛盾”的历史与现实依据正在于此。

    第三,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领悟这一变化。一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精准扶贫,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解决群众美好需求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通过深化改革,针对教育、医疗、住房等重点民生领域,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既然解决城市病,更要注重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