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世纪,常春藤博士临终前告诫世人:中国将会大放异彩,注意周易

 戏秦皇汉武 2021-06-23

众所周知,《易经》、《老子》、《庄子》作为中国古来的三玄之学,高深莫测,其中以易经最为争议,是经典中的经典。

《易经》更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神秘的著作,更是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蕴含着远古先祖的睿智卓识。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深受其影响。




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谊医院里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病床上留下了一句遗言:“中国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中央研究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的作者,现代新儒家冯友兰先生。

这句话就是他对后人的告诫。




易经原理广大悉备,道法自然,其中蕴含了大量科学的基本原理,不但对中国古代科学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推动力量,而且对世界近代科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易经是科学,是国内外科学界所公认、不容置疑的。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指出:“易经是纯而又纯的科学精华”。

当代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钱学森先生说:“周易是科学的经典”。

恩格斯说,每一门学问只有最终能用数学表达时才可以被称为科学。易经河洛数理至今仍是数学界的高深知识。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易经赞不绝口,因为他的“相对论”的指导思想来源于易经。




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凭籍中国的易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他在自传中说,他的著名的正反合的辩证逻辑定律,是受中国易经启发而写成的。并且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是有绝对权威的”。

西方哲人荣格在周易英文再版序言中所说:“谈到世界人类之智慧宝典,首推中国之'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




不仅如此,易经原理还可以预测地震。我国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从1982—1992年共预测国内外5级以上地震85次,准确率高达80%,他准确的预测了1966年3月8日的邢台大地震。

他预测到了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的7.4级地震,翁文波所创造的“可公度性”预测方法就是受了易学的干支循环——六十花甲的启示。




孔子说:“易经弥纶天地之道,”就是说易经讲的就是天地之间的法则,是一门穷究天人之际遇的学问。

马云行商数十载,《易经》从未离身,他说,重大决策问《易经》。




现在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易经,因为它可以把它的智慧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处,所以我们不妨多多研究一下。

《易经》由于成书时间较早,书中内容晦涩难懂,现在很多人看不懂,所以推荐大家这本《图解易经》,以便于大家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