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弄懂书协主席孙晓云的这个疑惑,就破解了章法的秘密

 龙岩半主 2021-06-23

汉字的书写要讲究章法,有了章法,写出来的整幅汉字就不会显得杂乱无章。乱而无序,是写字的大忌,更是实用性书法的大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曾经非常疑惑为什么书体发展到不方便的楷书停止演变,其实,把这个问题弄懂汉字的章法问题基本上就可以搞清楚了!

孙晓云说:“书体的演变,无疑是为了便捷。论规律,明摆着,画圆比画方要简便和快速。画个圆,三岁孩子生来会,画成方,就要教了。篆是圆折,楷书是方折,还规范了标准的点画。以“永字八法”为例,应该是更费事、更难,可古今论书皆言“便捷”,且振振有词。我当年对此疑惑得几乎光火。”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楷书不便于书写但是却便于更多的受众看懂或欣赏,它的实用性更强。

所以我们要处理好书法的章法,必须分清要写的是艺术性书法还是实用性书法。

对于艺术性书法来说可能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是实际上却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比如徐渭写的草书《杜甫怀西郭茅舍》诗轴,章法如乱石铺街,有一种天风海雨般的艺术效果。又书法家傅山提出“四宁四勿”成丑书一派鼻祖,它的章法也是一种艺术性的书法。
但是,对实用性书法来说,这样写是不行的,章法处理一定要显得井然有序,这样更好看。在章法处理上纵向书法的章法要井然有序,做到“纵有行,横无列”就可以了,但是横向书法就不然了!纵向书法如果有竖格的辅助,很容易写在竖格的中间。由于重心向下的原则,这样做比较容易做到。

那么,横向书写的书法怎么处理呢?是写到横格的中间,还是贴着下格线来书写呢?这一项有争议,有人认为要贴下线书写,认为这样处理章法更简单一些,还有人认为要“横平竖直中间靠”,要把字写到格子的中间,那么到底哪一种处理更恰当呢?

对学生来说,其实还是贴下线书写比较恰当?为什么呢?

第一,参照衡水体英文的写法。

衡水体英文要速成,就是要将四线格中间格子的字母帖下线写好。

英语考试只给一条底线的话,有人提出可以将底线作为中间格子的底线,在它的上方再打一条辅助线以形成中格。这样的话,将中间写格子写的饱满,上下格子各伸出一点头就可以了。如此写好后再把铅笔写的辅助线擦掉,这样衡水体书法可以速成。

参照衡水体书法汉字的书写也是如此,大部分汉字也是可以帖着下线齐平的,只有一部分向上或向下出头的笔画。那既然如此,汉字也就可以仿效衡水体书法的下线来书写,这样能让考试时给出的方格或横线起到辅助的作用,否则将汉字对齐是很不容易的。

竖排版汉字的重心与书写顺序一致,它容易对齐,但是左右书写汉字的重心不容易对齐。这就好像,从天而降的瀑布是以直线为中心左右摇摆,变化较大;可是在海面上起伏的波涛却是以水平线为中心摇摆晃动幅度较大的。所以,纵向书写的书法依照重心处理上下对齐比较好,但是横向书写的书法由左到右看,还是以底线为中心将底边大体对齐书写处理章法比较好。

第二,受印刷体的影响。

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嗅”,人们的视觉受印刷体强奸过久,很容易形成以印刷体为标准的审美习惯。我们看横向打出来的字体,很容易发现横向排列的文字,呈现“纵无行,横有列”的特点,也就是说它们基本上是贴着下线写的。横着看是沿着下线对齐的,但是如果纵向看到的汉字不是对齐的。

当然,对于方格稿纸来说是不一样的,方格稿纸可以帮助人做无论纵横都对齐,这样显得更加整齐。但是,从印刷体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实用性书法,帖着下线书写的好处。因为这样写是相对容易做到的,因为有着下线的辅助。

如果非要有中线对齐,那么写在格子中间,这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对于实用性书法来说,它不容易做到,因为被人们通常的审美习惯,所以还是贴着下线书写比较好。

当然,完全依照印刷体来贴下线书写,并不符合书法艺术的美感。所以,遇上具有延伸性质的笔画,还是可以适当伸出下线的,英语是这样,汉语也是这样,这样写更有艺术的美感。而不具有延伸性质的笔画者要收缩的话,不要把它贴住下线书写。比如“仁字”就是这样。

“一阴一阳谓之道”,书法艺术讲究的是阴阳的艺术,也是一种“平正”和“险绝”相结合的艺术。汉字写得整齐划一就显得“平正”,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层次变化,这样的书法艺术就能上一个台阶,变“广播体操队形”为“舞蹈队形”。这就要处理好收和放等问题,启功将之归纳为“三紧三松”的理论,我们可以试着参照着来学习。

但是实用性书法不同于书法艺术,它要参照大多数人的审美习惯来进行。印刷体为什么能够盛行?就是因为它的实用性,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习惯。书法家孙晓云看不懂书体的变化为什么演变成不方便书写的楷书,其实就是很简单,楷书不方便写但是方便受众阅读。

那么我们在进行应用性书法写作的时候,也一定是要注意按实用章法的路子来。康有为的书法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在参加考试时候所用的“馆阁体”书法跟自己作为书法家所用的“烂草绳”书法,那是截然不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