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悟空原来是只海归高知猴!通过公费留学考察镀金

 超哥侃古今 2021-06-2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到今,人们要缓解心中的疑问,都是通过这两种途径。一般而言,是读万卷书在前,行万里路在后。这便是所谓的知难行易。


然而世间总有例外,譬如国父孙中山,十四岁时便远赴夏威夷求学。行万里路在读万卷书之前完成。由此得出了【行易知难】的论断。当然也难免落得个“孙大炮”的美名。而在《释厄西游传》中,孙悟空的释厄也是个先远行,后求学的过程。也是个【行易知难】的典型代表。


猴无近忧,却有远虑。一般的禽兽,乃至于自诩万物灵长的人类。如果能丰衣足食,便会傻并快乐着的一生。但这美猴王却是天地造化所生。居然远虑到了【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


美猴王有此大厄,努力释厄,了托生死一大事。如此才能由妖转仙,由凡转圣。主意既定,在通背猿猴的谏言下,美猴王乘着一叶扁舟开始了自己的求仙之旅。这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不止万里,他由东海傲来国花果山,漂过辽阔的东海来到南瞻部洲。


在南瞻部洲,美猴王:【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了之方。】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猴眼看世界,往往看的更真。最终美猴王:【见世人都是为名利之徒,更无一人为身命者。】就这样在南瞻部洲游历了八九年,最终一路向西,来到了西海岸边,再次乘起一叶扁舟。向西牛贺洲而去,继续自己的求法之旅。


这八九年的游历,看似美猴王一无所获。其实不然,美猴王这八九年【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的边知边学经历。使得他对神仙之学知道有了个感性的了解。终于在一座仙山,美猴王听到樵夫唱到【静坐讲黄庭】时,通过自己在南瞻部洲的游学经历,美猴王知道能唱出这首曲子的人,纵然不是神仙,也曾遇到过神仙。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猴,美猴王通过樵夫来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须菩提祖师处求法。在被祖师赐名孙悟空后。孙悟空并没有急于立刻学习了脱生死的大法。而是与师兄们一起:【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如此【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对于这段清苦的修行时光,孙悟空一直无怨无悔。这才有日后一着顿悟习得长生不了之术的机会。


孙悟空是天地造化的神猴,正儿八经的官N代,尚且要经过八九年的游学,和六七年的清修生涯。这中间一句怨言也没有,如此才能修成正果。多少人只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理想,而不愿为之付出一点努力。这正应了那句鸡汤,比你优秀的却比你更努力。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4

海量有料资源,你不扫一下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