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第一挖掘师 秦王慧眼识门神 尉迟恭三救李世民

 超哥侃古今 2021-06-23

诸位看官,昨日小子为大家介绍了一位被李世民处死的功臣侯君集。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一位君主想不背上杀功臣的骂名难呀。

然而这实在是因为这侯君集太作死,贸然加入了李承乾的太子党。这皇帝最恨的就是大臣操心自己的家事。随意朋党皇储绝对死路一条,侯君集也是没办法的事。总的而言,这大贵族出身的李世民,比起完全白手起家的刘邦,朱元璋。对功臣到底心慈手软了一点,毕竟当年大家创业的模式不一样,刘邦,朱元璋是白手起家。功臣见自己从昔日的合伙人变成了奴才,心里自然不爽。所以刘邦朱元璋不得不杀功臣,而李世民这样的大贵族就不同了,以前就有自己的幕僚,创业属于老板发财,员工吃肉的模式。所以李世民没必要杀功臣。

论起李唐政权,最嫡系的功臣自然是太原系的那些旧部下了。但是李世民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也会充当猎头从对手那招揽来人才,这《隋唐英雄传》咱都读过,这瓦岗寨可以说是为李世民免费培养人才的大本营。对于瓦岗寨系乃至从其他头目那挖来的人才,李世民更加器重。这第一是因为是人都喜欢挖墙脚。第二则是因为太原系的人才大多是效忠他老子李渊的。而挖来的人才用的好那才是自己的。事实证明天下第一挖掘师李世民的策略是正确的,最终帮李世民从父兄手中夺得天下的还就是那些挖来的功臣。

然而在那个年代,挖墙脚是需要魄力的。既要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也要防止诈降。谁都知道挖墙脚爽,但是被仙人跳那可就苦逼了。所以这当个好老板说简单也简单,会用人就行了。但是说难也难,要天生一副慧眼。而且这老板喜欢挖墙角,最恨老板挖墙角的就是旧员工了。自己好不容易混个小领导,谁也不想突然空降个大神把自己怼下去。所以这当老板的不仅要有慧眼,还要会打太极,既能不伤害老人,又能让新人为自己实心办事。这一切都考验老板的政治智慧,这一点在李世民重用尉迟恭上体现的很生动。

一遇乱世,便会浪花淘尽英雄。这是因为盛世阶级容易固化,一些人才会因此失去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而乱世各方都在抢夺人才,由此人才的作用才得以最大的发挥。尉迟敬德就是这样一位人才。他原是刘武周的部下,这刘武周是先造反的那一批人,占了先机,很快盘踞了山西一些地盘。但是等到太原大军阀李渊造反,谁的大腿粗,是谁都能看出来。山西的小军阀们人人自危,无不思考自己的前途。这种情况下尉迟恭自然投降了李世民。

然而就山西的情况而言,李渊是最大的军阀。对全国而言,他只能算个中不溜的军阀。盘踞在洛阳的王世充势力就比他大。随着军阀混战的白热化,李渊阵营的许多部下跑到王世充阵营去了,而非太原府嫡系叛逃王世充阵营的情况尤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太原系的老人本来就看尉迟恭不顺眼,这下更有机会进谗言,希望除掉这个空降的宠将。然而李世民啥人呀,他还不明白自己手下那点小心思,这些浮言就让他随风飘走把。李世民对尉迟恭更加宠爱,最终不仅稳住了尉迟恭的心,也使得其他叛逃的部下有回流的可能。

尉迟恭本人更是深受感动,以至于拼死效忠。留下了三救李世民的美谈。有一次李世民遇到王世充的几万骑兵突袭,这领军的大将不是别人,却是同为隋唐英雄的单雄信,在这种情况下尉迟恭拼死杀出重围,这是一救李世民。后来李世民派人驻扎虎牢官,有一次他只带了五百多人出去侦查敌情,结果和另一个军阀窦建德的军队相遇,又是尉迟恭拼死杀出重围,这是二救李世民。这第三次则是玄武门之变,尉迟恭射杀李元吉。这正是三救李世民,可见尉迟恭居功至伟,也足见李世民的慧眼识英才。

后来尉迟恭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爵至鄂国公。到唐高宗时期才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三岁。可以说是福禄双全,民间更是将其尊为门神。这段君臣之间的故事,最终有了个比较美满的结局。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4

海量有料资源,你不扫一下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