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风格最阴暗的伪半回 真假状元告诉你人比妖更可怕

 超哥侃古今 2021-06-23

说起《西游记》最诡异的地方,就是正统三回被人抛弃。而非正统的《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却大行其道。

有人说没有这一回,影响故事的完整度。其实忽略了正统三回对故事的完整度破坏才大。没有这三回,大家根本搞不清楚唐太宗为何会对取西经工程如此重视。有了这三回,大家才知道。是因为有了一系列灵异事件,才让唐太宗深信因果。这才请玄奘法师做水陆大法会超度亡魂。而观音法师看唐主深信因果,知道机缘成熟。这才化作癫僧点化唐僧,令他求取真经。有这三回,故事才有个完整的衔接。没这三回,无法解释取经缘起。

有人说这三回宣传封建迷信,所以被摒弃。然而整部西游都是神话,谈何真假。要说糟粕,这伪半回才是真糟粕。正统三回的故事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斩龙王的故事算是熟知度较高的,唐太宗下地府对这位传统的明君,进行了一番戏谑。机具讽刺的趣味。刘全运瓜的故事看似荒谬。其实讲了一段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的爱情故事。刘全之妻李翠莲可以说大唐女权主义的代表。这三回的故事可以说生动有趣,积极向上。

而伪半回的故事充满了戾气,小时候读之就感觉故事阴森恐怖,让人不忍卒读。尤其是这半回最后的那一句:【后来殷小姐毕竟从容自尽】。让人不寒而栗。所谓女德之吃人,由此可见一斑。大家都知道唐朝的风气还是很开放的,女德还不至于吃人。即使到明朝吴承恩对待被迫失贞的女子态度也是相当宽容的。高翠兰被猪八戒深入浅出的拱了多少回。小说里依然让他坚强的活下去。

而且这伪半回逻辑上存在严重错误,首先殷开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死的最早的。在讨伐刘黑闼的战役中就牺牲了。哪会有如花似玉的千金和状元姑爷。当然看小说讲历史那是耍流氓。尤其是西游记这种近乎架空玄幻的小说较真历史那就更是输了。但是这个小说一开头就是错的,完全是拼凑自第九回。直接说贞观十三年,唐太宗登基。大臣魏征谏言开科取士,太宗准之。这才有了后面故事。然而贞观十三年,唐僧之父陈光蕊这才事业爱情双丰收。要按这节奏,唐僧又如何在贞观十三年求取真经呢。难道他有月光宝盒不成。

前几天小子讲到,小子在收听收看与西游记有关的评书。老演员,新演员的书都听过,这其中有人是从第九回讲起的,而单老则是从第一回讲起的。和电视剧一样,讲到了这伪半回。不仅讲到了而且占的篇幅还挺长,用了三回一个小时来讲这段故事。而电视剧则是用茶馆客人的叙述略讲了这个故事。虽然是略讲,但是刘洪的饰演者韩善续老师演的太传神,还是吓到我了。尤其是他偷窥陈光蕊夫妇的那个眼神,简直比冯远征演的家暴男的蜜汁偷窥还可怕。可以说取经路上的妖怪都没这个刘洪可怕,所以说人是最可怕的动物。

这演有演的好,说有说的好。这个故事整体与西游记幽默大团圆的氛围不和,所以略略的演过去,饶是如此,仍然是童年阴影,而说书不能那么简略。单老的高明之处是将这段故事不合理的地方给合理化了。比如陈光蕊参加科举的时间调到高祖时期,不管符不符合历史。至少时间上合理了。然而故事虽然讲的合理了。但是最终的结局依然是满堂娇从容自尽。让人实在不忍卒听。不管咋说也算是将江流僧的故事合理化了吧。

总的而言,小子非常不喜欢这伪半回的故事,不过老一辈艺人热衷演绎这段故事也有他的道理。而现在对西游的消费过热。正统三回没搬上大银幕,只存在书本上,也许是一种幸运吧。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

海量有料资源,你不扫一下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