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川苹果拾零

 新用户0334swDy 2021-06-23

现在,连塞上江南的凤城银川 都知道咱们金川的蛇果苹果冠绝四海,色度好,果味甜,汁水多。是金川及周边的支柱产业。你看,这各个村的崭新砖楼,修得气派明亮,装修得富丽堂皇,双层玻璃,落地窗,甚至窗比门还大,比起城市毫不逊色,太阳能洗澡设备,冲水马桶,现代化的厨房用品,应有尽有。搁生产队时节,恐怕连现在的窗帘都置不起,甭说这一屋子现代家俱和摆设了,而这一切的一切,源头就是苹果,套用流行盘安的一句新歇后语:金川的苹果一一值钱啊。
大概在上世纪六二,三年,老家才有苹果树苗,据老人讲,树苗刚担来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栽苹果树能卖钱,是公社干部命令的情况下,金川各村才应付差事般的担了几捆树苗,栽在村边的薄地里,完全是完任务地心态,应付公社干部。当时的公社在北坡寺,剩下了许多树苗怕晒干,就让北坡寺四队和三队拿去栽,四队栽的多,三队栽的少。当时,根本就没人把它当树对待,耱地时直接耱过去,任它自生自灭,好在那几年风调雨顺,加之金川的环境非常适合它的生长,也让人感叹它生命力的顽强,也不施肥也没人浇水,常常是茎干的皮被刮得掉在半树腰,也没见得过什么腐烂病,也不会修剪,耕地时觉得碍事,要不用镰刀,要不用斧头,要不用手直接折断或砍断。不知不觉,小树苗长成了大树,渐渐地枝头结上了果子,刚结果时,一颗树结不了几个果子,被娃娃或大人在未成熟时就摘了吃,慢慢地,到七十年代,苹果才有了收益。
七十年代,恐怕只有北坡寺有苹果,也只有盘安供销社才收苹果,于是,到收获季节,北坡寺四队全体男劳力肩挑两奙子苹果,排着队去盘安供销社交苹果,在街道,盘安的小朋友抓一个就跑,到后来,参加的小孩多了,索性等苹果来时就抢,叫“叼苹果"。再后来,生产队专门派两个人在队伍的前后守着,让娃娃们无从下手,才结束了这一小孩"行当"。
那时的苹果品种不好,有"青香蕉","大小国光","红玉","美夏","柳玉","红元帅","黄元帅"等。还有一种叫"红花皮"的苹果,大的一个过一斤,看样子特漂亮,红白相间,亮得发光,但口感极差,又硬又酸,笔者曾偷摘两个,吃过后牙酸了几天。虽然口感都不怎的,但能卖钱呀,在那个一个劳动力一天普遍八分到一毛钱的年代,四队人一天的工值达到一块二三,最高的一年达到一块八,赶上了一个干部的收益了,有的人家一年的余粮钱(分红)就达到三百元钱,三百元,在当时无异于天文数字。于是,"嫁女就嫁北坡寺"成为山前里后心照不宣的"秘密",四队人富裕啊。
苹果的大面积种植,是在包产到户以后,因为有榜样的存在,所以人们都特别积极,千方百计找新品种,努力学习新技术,想方设法提高果品质量,以至于苹果树也异常娇贵起来,动不动腐烂病啦,枯叶病啦,病虫害啦多不胜数,以至于施肥还不算,给果村"吊瓶子"补充营养也司空见愦。乡亲们开玩笑说:"比伺候先人还周到"。
现在的金川周遭,全是苹果的天下,山前里后,能走人的地方就有苹果树,能站人的地方也种苹果树。每当春天来临,金川成为花的海洋:一丛丛,一片片,白色或粉色的花开遍沟沟岔岔,角角落落。走进金川大地,好似走进花海天地,站在高处一望,眼见处全是白茫茫的花的世界,蜂舞蝶飞,花香袭人。而秋后时节,那田间枝头成为紫红的天下,晨曦里硕果上露珠晶莹,薄薄果雾如绒似霜,在晨光里鲜艳娇嫩异常,让人馋涎欲滴,禁不住心头振奋,若身处世外桃园般心旷神怡。
今天的金川,是名符其实的金子一样的山川,现在"嫁女就嫁金川"又成新的心照不宣。而这一切,都是这如摇钱树一样的苹果。引栽苹果的那一代人大多已作古或者已进入耄耋之年,但苹果却与昔时大相径庭,无论从颜色,口感,外形,都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吃水不忘开井人,让我们记住那些引领苹果到金川的先驱者们,也应记住,今天的蛇果,正是昔日的"红元帅"系列的基础上才得以进化而成。就如以后会有更新更好更皮薄,耐贮存的新蛇果出现一样,记住那些先人的努力和贡献。谱写新的苹果辉煌,让我们的故乡如金子般永远闪光,成为县邑致富的标杆和榜样。让父老乡亲在富裕路上永不停歇,更希望,乡亲们能在今后的岁月里更加注重绿色环保,逐渐恢复咱们那“环川蛙鸣唱丰年,周山蝈蛐歌人寿"的生态环境。我们都在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