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门阵 | 打破刻板的男女差异,你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琛哥龙门阵 2021-06-23
性别是种再现,我们男性和女性特质与我们的生殖器官到底有什么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对两性一直有一种刻板的印象。

男性主体气质主要表现为:认知主体,自我,独立性,主动性,主体性,理性,事实,逻辑,阳刚,秩序,确定性,可预见性,控制性,精神,抽象,突变型,自由,智力,文化,文明,掠夺性,生产,公众性等等。

女性主体气质主要表现为:认知客体,他者,依赖性,被动型,客观性,情感,价值,非逻辑,阴柔,无序,模糊性,不可预见性,服从性,肉体,具体,连续性,必然,体力,自然,原始,被掠夺性,生殖,私人性等等。

这些特征真的和性别有关系吗?我们需要破除的并不是去破除所谓的性别到底怎么再现,而是性别既然是种再现,我们就要问问看,那些你想象中的气质和所谓的性别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这种刻板印象并不能完全概括男女和差异。

比如有的人身体是男性,但是内心是女性,有的人身体是女性,但是内心是男性。

性别对我们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强调性别是由文化指定,文化分配的,它是描述我们社会地位,角色,服装装饰,行为等作为性别身份存在的标志。

这些都是社会性别给予你的体系,所以社会性别对个人来讲意味着趋同,就是把同一属性归为男性或女性,而对社会意味着差异,就是把人分成男性和女性两者不同区分开来。

当我们要面对社会性别的时候,就会有社会角色的塑造问题,身份理论,比如说从小给你贴个标签,女性,女人,那么你就必然要往这个身份去走的,如果你不按照这个标签去走,就会被排斥和被惩罚。

另外有社会学习理论说,个人会去找和自己相似的群体去学习,认知发展理论又会说随着年龄的发展,你在自我认知上会认为自己就应该是这样的性别角色。

但无论怎么样,你都是在被社会认可的范围内去发展自己的性别定位,在规范下让自己不至于成为异类。

如果我们从性别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另外一些有趣的现象,还有以人为本去看人,你也会发现更多多元化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挑战常识,质疑“真理”。

多一个视角看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

日常生活中,你习以为常的规范和角色,你的生活规范和角色常常跟你的性别身份有紧密的相连,所以被称之为你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

说到性别规范,不知道有些人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小时候坐自行车的后座,那时候男生是可以跨坐的,就是两条腿分开坐,而女生要是跨坐就会被说不雅观,只能侧着坐。

但是如果我们是跨坐的时候,不管自行车往哪边倒,我们的两条腿都可以有支撑,这样会比较安全,如果只能侧坐的时候,会很不安全,因为万一车往后倒,那么很可能后脑勺就会碰地。

我们知道,如果后脑勺着地很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可是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女生都是侧坐的,甚至我们也被要求这么坐。

因为你是女生,你穿裙子这样坐不方便,不雅观,还有别的女生都是这样坐的,这个坐姿其实就是性别规范里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很多电视采访女嘉宾时,都会对女嘉宾的坐姿有要求,具体要求为:上身保持正直,面对主持人,双腿45°斜角,双膝并拢,这是一个标准的坐姿。

这个坐姿看起来非常优雅端庄,但是坐久了会很不舒服,有时候为了保持坐姿,会忘记自己要说什么内容,这种规范对有些女性就非常不合适。

但是呢,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就是我们的规范,我们希望女性在公共场合里以这样优雅的状态出现,无论你的性格是怎么样的,无论你的习惯是怎样的,这就叫性别规范。

但是有很多男性在被采访时,坐在椅子上会把自己的身体能占的空间更加扩大,这样的感觉就像我占的空间越大,显得我的权利越高,气势也越大,所以男性是可以这样,而女性就是不可以。

这跟生理有关系吗?其实不一定,我们甚至找不到任何的证据说因为我身为女性我就一定要规范。

但你会发现,在漫长的岁月里面,从坐姿到站姿,从你的行为到你的各个方面的生活习惯都会有各种各样跟性别有关的规范。

在影片《秘密花园》中,有一段情节,讲的是男女主角喝了一种神奇的药水,结果起床以后发现两人的性别互换了,男主的身体里面住的是女主,女主的身体里面住的是男主。

他们为了掩饰不被发现,所以他们不得不去学习对方平时的生活状态,使得笑料百出。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关于这种两元对立的性别规范真的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吗?

男性和女性因为生理器官的不同,我们自然而然就会选择这样的规范吗?

也有很多人说,研究证明,两性是有很多的差异存在,因为他们的差异,所以他们的规范也会不一样,比如说女性比男性要更加的被动,男性更加的主动。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记得受精卵的故事吗?一群强大的精子排着队往前冲,然后冲到卵子这一边时,精子中最厉害最强壮的那一个打败其他精子,冲进了卵子里,然后他就成功了。

我们知道精子代表的是男性,卵子代表的是女性,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发现男性是主动的,女性是被动的,所以我们在两性关系中也要求女性要矜持,如果女性大胆示爱,会被认为不检点和放荡。

而对男性则要求主动出击,大胆表白求爱,可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有研究证明,在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中,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的不是这样的,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卵子和精子的整个受精过程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的。

事实是在卵子周围有好几百个精子在围着她转,其中一个精子正好是在某一个细胞壁最薄的时候,正好冲撞这个细胞壁后,受精成功的。

但如果是这样的一个显微镜下的一个现象,我们能不能换一种说法,更形象一点的表达呢?

我们知道,凡是体积越大的物品,它的吸引力就越大,那我们能不能这样来阐述,一个庞大的卵子,看着旁边一群围着她转的各种各样的小精子说:这个精子尾巴太短了,这个精子太黑了,那个长得太丑了,我都不喜欢。

哇,有一个精子刚刚好,大小个头我喜欢,尾巴我喜欢,颜色我喜欢,然后她用引力把他吸进来了,最后受精成功。

如果我们用后面这种方式阐述的话,会不会就是卵子变得主动了,而精子变得被动了!

这个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不一样哦,所以有时候所谓的科学也是受到文化概念影响的。

我们在描述一个事实的时候,很可能我们已经有文化的概念在影响我们如何去阐述一件事情。

两性之间的规范并没有得到太多医学上的,或者科学上的证据说女性的坐姿就是那样才是最好的,女性必须是矜持的。

除了性别规范,我们会发现很多的角色好像在我们脑海中也有固定的性别的特征。

比如说我们以前把教师称为先生,当你想到一位教师的形象时,很可能出现的是男性的形象,还有医生,建筑工人等

而护士,家政人员等工作都指定为女性形象,我们从这些职业中也会发现有性别概念在里面。

有一本儿童绘本《会讲故事的单词书》自从50年代以来,伴随了一代代儿童成长,在中国也成为幼儿认知和英语启蒙的经典绘本。

网上有一个有心人,做了一个1963年版本和2016年版本比较,大家可以先看看这个封面,在1963年的版本封面中,在家庭的内部全是女性,家庭的外部全是男性。

而在2016年版本的封面上可以看到,家庭内部的性别有了调整,有男性也有女性了,在家庭外部做公共事业的,也有女性了。

从这个小小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过去认为女性只能在家里,男性才能参与外部公共事务的时代过去了。

在这本绘本里还有很多地方的细节都有改变,有心的朋友可以买来对照看一看。

通过这个绘本故事的改变,其实也是在告诉读者,家务活不只属于女性,男性在家中不应该坐等被照顾,也应该分担做饭,照顾孩子等的职责。

在这本绘本里所有有性别特定指向的词汇都更换了,斯凯瑞告诉孩子,职业选择和性别和外貌无关,即使相貌普通,也有平等的权利,女性也一样广泛的活跃在各行各业。

在游乐园也可以发现,玩耍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并不存在哪种游戏是“女孩玩的”或者“男孩玩的”。

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需要重新看待自己的性别定位,你是可以超越你的性别限制还是继续在规范里做那些应该是女人或者男人做的事!

当你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时,你是愿意去挑战,还是禁锢自己,你都是有选择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