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助力环保赛事,快收藏这篇跑圈垃圾分类指南

 新用户8910jVWu 2021-06-23

垃圾分类的消息再次占据各大媒体的头条,这件被上海人渐渐习惯,被其他地区居民渐渐淡忘的公益行动再次被提起。为了防止跑友们在赛道上拎着垃圾驻足沉思耽误PB,我们再来复习一下跑圈垃圾分类。

以前跑友们都是晒跑步、补给、PB。现在都是各种求助“盐丸是什么垃圾?跑马的时候也要边跑边分类吗?没吃完的能量胶包装的算什么垃圾?”这些问题成为了跑友们的日常话题。

随着跑步运动的兴盛,在很多人心中,马拉松赛事已经成了“绿色健康”的代名词,但现实却没有这么简单。和很多大型体育活动一样,马拉松也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制造机”:一次性水杯、塑料水瓶、海绵、食物补给的包装袋、毛巾……一场马拉松,生产垃圾的规模可以数以百吨计。

如今赛事方对赛道环境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赛事将“环保”产品纳入到赛事当中。“如何有效的减少赛道垃圾”也成为了各个组委会必须完成的课题之一。

2018年9月16日举办的英国伦敦哈罗半程马拉松成为首个在欧洲大型城市举办的不提供一次性塑料杯的赛事。

2019年伦敦马拉松组委会引进了一种可降解的由海藻制成的“水瓶”,以此来代替普通的塑料水瓶,饮水被装在一个海藻膜制成的可生物降解的小圆球里,选手咬破它就可以喝到水。这也是可降解“海藻水瓶”首次被应用到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赛上,相比2018年,比赛中产生的塑料水瓶垃圾减少了近215000个。

在国内,已经有很多的赛事有了环保意识。2019年厦门马拉松,就将一次性塑料水杯换成了由玉米秸秆制成的可降解水杯,同时也“取缔”了一次性塑料瓶。以服务著称的TNF100组委会贴心的在参赛包里准备了可重复使用的软水杯和便携式垃圾袋。2019年的上海马拉松实行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处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虽然有这些榜样,但是马拉松、越野跑等赛事真正要做到彻底环保,是一个漫长的,逐步渐进的过程。需要组委会投入更高的“环保成本支出”,还要从“赛事垃圾分类”开始,从每一个人做起。赛事环保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那么,在日常跑步和比赛练习中

产生的分别是哪些垃圾呢?

不懂的赶紧收藏!

比赛的时候因为垃圾分类耽误PB可不好

厨余垃圾(湿垃圾)

顾名思义,湿垃圾是那些摸起来黏黏腻腻、易腐烂的物质。

吃剩的巧克力(去除包装袋)、盐丸(去除包装袋)、能量胶(去除包装袋)香蕉皮、西瓜皮、吃剩的蛋糕等……

可回收垃圾

照字面不难理解,就是其经济价值较一般的垃圾更高。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概念找出可回收垃圾。

矿泉水瓶、运动饮料瓶、纸质赛事手册、参赛T恤、奖牌等……

(PS:没有喝干净的水和运动饮料需要倒进下水道。)

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顾名思义是那些会伤害我们生活环境,但也许对宏观环境却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垃圾。

用完的电池、头灯、过期的盐丸、药品等……

其他垃圾(干垃圾)

大概意思就是干垃圾应该是那些不可回收,不能重复使用或者不易腐烂的废料。按照北京市的刚刚颁布的生活垃圾新规叫做其他垃圾。

湿纸巾、一次性纸杯、一次性雨衣(不管再湿也是干垃圾)

号码簿、别针、赛事包(塑料)、完赛毛巾、各种补给包装、纱布、棉签等……


 随堂小练习 

请问雷神脱落的头发是什么垃圾?



精彩活动 不容错过


   关注更多美好瞬间  

   给 V越野 标星,让你先与众不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