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 | 监管风暴!儿童化妆品的“野蛮生长”,终将划上句号?

 美丽修行大数据 2021-06-23

导读

6月18日,《儿童化妆品监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布。

本文旨在讨论:

1、监管新规的出台,是否有必要?

2、征求稿有何要点?该如何看待?

#01

乱象何时休?

儿童化妆品正处“蓝海”,欣欣向荣之景的背后,蕴含巨大的市场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野蛮生长、种种乱象触目惊心……

注:儿童化妆品,特指供年龄在12岁以下(含12岁)儿童使用的化妆品。

今年1月份,老爸评测曝出“大脸娃娃”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cr:老爸评测DADDYLAB

4月份,央视又投下一颗惊雷——《记者调查:受追捧的儿童化妆品安全吗》,节目视频曝出儿童化妆品多数无资质,引发全网热议。

cr:CCTV4《记者调查:受追捧的儿童化妆品安全吗》(21年4月)

还有一事实则是:我国的儿童化妆品,主要还是按2012年10月12日发布,2013年2月1日起施行的《儿童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执行。

近年来,国家虽屡屡出手,大力整顿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但是相关专项监管规定的出台,亟不可待。

是时候,为儿童化妆品的“野蛮生长”,划上句号了。

#02

戴上紧箍咒!

6月18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局,向社会公开征求对《儿童化妆品监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意见。

cr: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这意味着:不久的未来,生产、经营儿童化妆品的相关人士,都将被戴上“紧箍咒”。

以下内容为笔者根据征求稿(涉及条款22条,共计3126字)提炼出的五大要点及其解读。

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要点一:儿童特点需考虑

生理和心理,都需要

征求稿:

第五条【研制原则】

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当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可能的应用场景,遵循科学性、必要性的原则,研制开发儿童化妆品。

第十二条【防止产品混淆】

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应当采取措施避免儿童化妆品性状、外观形态等与食品、药品等产品相混淆,防止误食、误用

关键词1:生理特点

儿童皮肤柔软娇嫩,尤其是婴幼儿,产品更应注重温和性和保湿性

cr:CCTV2《关注儿童化妆品新规》(12年10月)

而根据BEBD显示,美修指数靠前的儿童化妆品,安全分大多偏高,功效宣称也主要围绕保湿、滋润、温和、修护等。

注:美修指数,是美丽修行对所收录的产品/成分/品牌/工厂所作的智能评分,主要用于评估及对比影响力及受欢迎程度,反映了热度以及口碑的综合情况,属于动态指标。

关键词2:误食

为了收割年轻人市场,营销团队惯用新奇的包装创意或跨界联名,给人们生活增添惊喜和乐趣,似糖果的唇膏、像奶茶的粉底液、有奶盖的卸妆水、果冻般的面膜等化妆品,大行其道。

化妆品和食品扯上关系,似乎成了常态化表现。但儿童的心智大多不成熟,他们好奇、他们易动,相关误食、误用的案例层出不穷

18年,药监局曾郑重地就产品“泊美枇杷畅饮清肌露”发布消费警示,提醒这类化妆品的误饮误食风险,惩处涉事企业和产品,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

cr: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而今年5月发布的《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中,也明确提及适用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化妆品,应按要求标注相关安全警示用语

所以说,在“防止产品混淆,防止误食、误用”的规则建立后,监管之下的儿童化妆品,想在这方面再走捷径,怕是行不通了。

要点二:标志应当明显

儿童化妆品标志(待征集)

+执行标准编号

征求稿:

第六条【标签要求】

儿童化妆品应当在销售包装展示面显著位置标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儿童化妆品标志(待征集),并在标志正下方标注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

非儿童化妆品不得标注儿童化妆品标志。

关键词:待征集

儿童化妆品Logo设计大赛开始了,要报名参加的,搞快点。

PS,应征作品统一发送至药监局的指定邮箱:huazhuangpinchu@163.com,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7月31日。

要点三:功效趋于简单

删繁就简,一刀切?!

征求稿:

第五条【研制原则】

儿童化妆品功效类别主要有清洁、保湿、爽身、防晒等

第七条【配方原则】

(二)不允许使用以祛斑美白、祛痘、脱毛、除臭、去屑、防脱发、染发、烫发等为目的的原料,如因其他目的使用可能具有上述功效的原料时,需对使用的必要性及针对儿童化妆品使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1:不得使用

功效方面,删繁就简。

值得注意的是:不得使用以祛斑美白、祛痘、脱毛、除臭、去屑、防脱发、染发、烫发等为目的的原料

这意味着征求稿拟从根源杜绝儿童化妆品做祛斑美白、祛痘、脱毛、除臭、去屑、防脱发、染发、烫发等功效宣称的可能。

但,这未免有一刀切的嫌疑,儿童也可能有晒后美白、祛痘等需求,不宜强行忽视。

将这些功效类别产品通通拦在儿童化妆品之外,反而会使得不到满足的儿童转而去使用风险性可能更高的其他产品,如同之前儿童彩妆的状况,乱象频出。

个人以为,相比简单粗暴的禁止,不如进一步考虑如何保障儿童化妆品功效性和安全性兼顾

关键词2:类别

基于征求稿,我大胆预测,儿童化妆品的品类发展,主要会围绕4个方向:需求高、使用多的日常护理产品,外加三部曲:清洁、保湿和防晒。

Photo by Fé Ngô on Unsplash

根据BEBD收录的相关儿童化妆品数据显示:

a、清洁洗护类(eg:洗手液、沐浴乳、洗发水等)和日常护理类(eg:痱子粉、花露水、湿巾等)产品数量最多,两类占了儿童化妆品的半壁江山,其中,仅爽身类就贡献了近7%

b、与比例可观的保湿产品(eg:防皴霜、润肤油等)相比,明确儿童用的防晒和彩妆却并不多,累计叠加不到5%

可以看出,儿童彩妆和儿童防晒,还有相当广阔的增长空间

要点四:配方应当精简

没必要加的原料,那就别加了

征求稿:

第七条【配方原则】

(一)儿童化妆品应当减少配方所用原料的种类,并结合儿童生理特点,从原料的安全、稳定、功能、配伍等方面评估所用原料的科学性和必要性,特别是香料香精、着色剂、防腐剂及表面活性剂等原料

关键词1:减少原料种类

我们曾经做过关于化妆品配方中成分数量的研究,发现:不同品类,其配方使用的成分数量差异很大

cr:《你的配方真的需要那么多成分吗?》

版权所有:美丽修行大数据

然后,根据测算出的各品类的成分数量中位数,我们将成分数量小于中位数的配方定义为精简配方,大于等于中位数的则归为非精简配方。

此处,不是说希望按我们的定义来评估,而是想说:模糊的定义,意味着没有明确的判别标准,那么,实际执行起来,或许会有一定困难。

同样的模糊说法,也出现在过《儿童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所用原料的种类。选择香精、着色剂、防腐剂及表面活性剂时,应坚持有效基础上的少用、不用原则,同时应关注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何为最大限度?这是研发人员都答不上来的难题。

关键词2:安全

另一方面,当国家鼓励儿童化妆品走“精简路线”时,也侧面反映了其看法:精简配方,可能更令人安心。这样的看法,和万千消费者们的看法其实也是一致的。

cr:《你的配方真的需要那么多成分吗?》

版权所有:美丽修行大数据

根据美丽修行app相关产品评论汇总,我们发现减少了不必要的功效和目的的精简产品,往往更令消费者感到安全放心,常是不刺激、温和、可靠的代表。

所以,儿童化妆品的配方趋于精简是大势所趋,没毛病。

要点五:严查严管严惩

祖国的花朵,从安全守护起

征求稿:

注:由于通篇都在反复强调安全性问题,在此仅截取三个典型条例。

第八条【安全评估要求】

儿童化妆品应当通过安全评估和毒理学试验进行产品安全性评价。

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对儿童化妆品进行安全评估时,在危害识别、暴露量计算等方面,应当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

第十九条【抽检监测】  

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将儿童化妆品作为年度抽样检验和风险监测重点类别

第二十条【案件查办】

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依法查处儿童化妆品违法行为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

(一)使用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原料、应当注册但未经注册的新原料生产儿童化妆品;

(二)在儿童化妆品中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处以罚款时,应当依法从重

简单来说,就是儿童化妆品将会走严格的审查,施行严密的管控,一旦违法,处以严厉的惩戒。

那么,问题来了,儿童化妆品市场的利益空间有多大呢?是否值得企业高成本地去研发,去投入?

Photo by Tanaphong Toochinda on Unsplash

答案是肯定的。

据跨境电商考拉海购,2020年7月发布的数据,国内的儿童彩妆消费同比2019年增长了300%

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点深入人心,绝大多数父母都会为孩子选购好的,这也正是儿童化妆品市场繁荣背后的根本原因。

Photo by Artur Aldyrkhanov on Unsplash

新规的出台,不是为了扼杀行业的发展,而是为了给乱象丛生、野蛮生长的当下,带来一束光,一束正义之光。

期待!孩子们的明天会更好!

注:本文谨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美丽修行大数据立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