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空间站,不一样!

 江湖留传说 2021-06-23

从6月17日傍晚中国航天员进驻空间站算起,今天已经是第7天了。中国航天员们的一周是如何度过的?网友们又从直播中挖出了中国空间站的哪些“黑科技”?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国空间站配备120多种食品

网友催更太空“吃播”

最近两天,相信不少人都被这首欢快异常、又充满魔性的神曲《空间站有宫保鸡》,给洗脑了。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空间站为航天员们配备了120多种航天食品,不仅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还有黑椒牛柳、香辣羊肉、椒麻鹅、酸辣笋,麻辣豆干等等,都是他们喜欢吃的食物。除了正餐,航天员在空间站还能吃到新鲜苹果,喝到各种茶和果汁。如此丰富的食谱,让不少人在网上留言催更太空“吃播”。还有热心网友为“航天员在太空点一份外卖要多少钱”算了笔账,结果发现航天员如果在太空点一份20元人民币的宫保鸡丁,预计配送费是395.1元,另外还得租个载人飞船。网友们纷纷调侃说“不敢接单”、“赔不起”。

图片

网友:空间站有了WiFi

这就是“快乐星球”

作为中国空间站的首批“入住人员”,航天员乘组进入核心舱后的首个工作,自然便是布置“新家”。在开启太空生活的第一天,航天员们就安装好了无线网络,而这也是中国空间站的一个首创,让航天员可以按照地面的习惯来开启自己的太空“居家”生活。航天员们都配备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通过APP调节舱内的照明和温度环境,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包裹内物品、实验设备的信息等。除了和地面工作人员沟通工作,航天员们还可以用闲暇时间也可以和家人互相问好。在未来的出舱活动中,航天员也一样可以享受到WiFi的便利。无怪有网友直呼,“有了WiFi,这就是快乐星球”。

图片

想上中国空间站

欧洲宇航员正紧锣密鼓学中文

201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地心引力》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生死关头女主角登上了中国的“天宫一号”,试图驾驶中国飞船返回地球,结果发现操作平台满屏都的中文。这样一个曾经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如今已经不再科幻。火眼金睛的网友在直播中发现,天和核心舱的操作台工作界面上,所有参数提示全部是中文。目前,有3名分别来自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航天员,正在抓紧时间、紧锣密鼓地学习中文,期待未来与中国航天员进行顺畅合作。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最近还用中文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已经颇有几分字正腔圆的味道。

欧洲航天局宇航员 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

这是第一个机会,中国航天员和欧洲航天员在中国一起训练,我们的团队合作很顺利、很好。我想感谢我的乘组同事们刘旺、陈冬,我很喜欢,我们未来有很多定期的机会一起训练。

长江评论 Dialogue

图片

特约评论员:秦蓁

航天员食品研究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菜成中国空间站“标配”

Q

长江新闻号秦先生,刚刚我们看到,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里能够吃到的菜品超过120种,而且还能喝到果汁和茶。这些菜品的选择上有什么讲究吗?您又如何看待中国航天员在饮食方面的这种“待遇”提升?

秦蓁航天员在航天站上,他要长期的生活工作,所以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保证他的健康,包括他的基本营养摄取。当然航天员食品研究开发从国际上经验来看的话,它也分好几代,最早的一代主要是为了简单实用,那么很多食品就做成牙膏状,主要还是为了在这种微重力的环境下,航天员摄取比较方便;另外防止食物残渣或者有一些液体飘散,当然后期也在不断地发展,你像美国、像其他一些国家,发明块状的正好适合一口可以吞食的航天食品。

那么发展到今天,航天员的食品种类非常丰富,有一般的食品,还有一些可以复水的、干化后之后重新加水还可以重新食用的一些航天食品,包括一些自加热的。那么对比国外来看,美国、俄罗斯,他们的食品可能就偏西餐一些,比如说像意大利通心粉,包括其它一些面包饼干等等。

所以我们自从开始载人航天的发射之后,我们航天员摄取食品基本上都具有中国特色。你看那些菜谱,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等,做的全部是中国的家常菜,但是这个家常菜也不是简单地给他放到容器里面,还是经过很多高科技的手段。所以现在发展到今天,空间站里面的环境跟早期飞船里面的环境,也有很大的技术上的飞跃,即使上说有食物的残渣、液体液状的物体,可能他通过一些空气净化系统可以给它清除掉。

图片

中国核心技术

保障天地对话清晰流畅

Q

长江新闻号和原来相比,现在的“天地通话”更加便捷、效果也更好,而且我们的空间站里还有了“移动WiFi”。要做到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我们克服了哪些技术难题?

秦蓁实际上我们看之前2003年,我们的神舟五号第一次发射,航天员杨利伟第一次在飞船里遨游太空的时候,那个时候实际上也已经进行了天地之间的通话。包括有一些画面的传输,但是你看到那个时候,特别是画面的传输这个清晰度,比如杨利伟和他的妻子儿子通话的时候,声音的清晰度和现在的神舟十二号,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这个区别,实际上不要小看他,这个区别就体现了很多技术的进步,这次神舟十二发射之前,我看到一个公开的报道,我们中国的电子集团下属的四川成都的一家企业,他负责研究的研制天地之间的包括数据和视频语音信号的传输的一些技术,使我们的天链二号第一颗卫星的整个传输效率,比之前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的传输效率要大大提高了。我觉得天链系列的卫星,它主要目的是为了我们地面和航天员航天器之间的数据的交流,包括语音、音频视频这种交换来运用的。

这都体现出我们新技术的运用,包括我们无线的传输信号的技术,5G通信技术等等这样的一些技术,包括局域网、局域网Wi-Fi的使用等等,说明我们在整个航天空间站的建构中,这些新的技术已经完全运用了。

图片

监制:郭小容

编审:解炜 张六超

责编:何可

编辑:吕世通 姜梦醒

制作:潘昶东 朱倩(实习)

长江新闻号
长江新闻号
我们,是最认真的国际时政评论节目;我们,有最专业的权威评论员团队;我们,每日做出最炫酷的军事饕餮大餐;人生很短,夜深很长,我们,愿做您每晚11点最暖心的陪伴。每天30分钟,了解24小时的国际风云,今晚,我们等你来!
121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