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心性”的几则医话

 孙郎中 2021-06-24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两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两句话,很有现实指导意义!现在的养生领域十分杂乱,今天有人劝你吃素,明天又有人劝你吃肉,讲的似乎都有道理,诚言:在生活中,我们都见过吃素的长寿老人,也见过吃肉的长寿老人,但是你见过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人长寿吗?所以说养生最高境界就是先养心性!因为我们的心不安不和,所以会感召来各种疾病。故而,我们要想拥有健康,就要从心性上入手。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能安和,则五脏六腑皆归于安和,自然健康。反之,心若不安,各种怨恨恼怒烦,各种忧愁、悲恐、嫉妒、不满、不服、紧张、沮丧、痛苦,这些都是致病之源。那我们该如何提高心性呢?作为一个中医人,我的理解是,每一天都认真做好临床工作,扎扎实实,兢兢业业,把临床工作看成是修行。这样每一天都在经营自己的心性,都在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我虽然每天都有些累,但自己感觉自己每一天都是充实的,也都是有收获的。不但帮助了越来越多的病人,更成就了自己,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心特别容易受外境影响。外境的好与恶,皆反映到心上,影响着情绪。而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境恬淡,则百病不生;心若失和,五脏六腑皆失和,病遂生矣。我们知道,一个人若内心烦躁,纵然身处幽静,也是不安的;一个人若内心清净,即使身处喧嚣,也是静的。我们追求健康、幸福、快乐、财富……所以这些,都应该到自己的内心中去寻找。以健康为例,不必过于执着外物,内心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才是最高境界的健康。舍此,皆是舍本逐末。推而广之,不管是罹患大病,还是暂时健康,都当寻找内心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人活世上,皆有生活压力,无论你遇到了多大的困难、痛苦、挫折、压力,只要自己的心放下来,是从灵魂的深处放下来,那么,生活就没有恐惧和压力,有的,只是光明和宁静,生活就会充满着快乐。内心只要保持快乐与愉悦,健康亦会长相伴。 我认为,要想获得健康,就要学会“身动心静”,要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当大脑处于放松的状态时,智慧就来了。比如有人在考试时非常紧张,一进考场就有一种头脑空白的感觉,稍微放松一下,很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恬淡虚无”不是让你什么都不想,“动脑”和“动心”不一样,“头为诸阳之汇,四肢为诸阳之末”,阳气都是可以拿来用的,不用就老化了。但心一动,就五脏俱焚,当一个人伤心难过时,就会胸口堵的发慌。很多长寿老人的健康秘诀就是“没心没肺”,保持心情愉悦,保持良好心态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一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