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却视我们为“祸害”呢|豆爸读书会

 亲子学乐 2021-06-24

文/编辑:豆爸读书会

全文音频

欢迎来到豆爸读书会,每周四在亲子学乐公众号首发更新。

前段时间大火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以纯粹感人的亲情,打动了无数观众。

主人公贾玲穿越回80年代,遇见了还没结婚的母亲李焕英,参与母亲的生活,甚至试图在牺牲自己的前提下,尽力让母亲过的开心。在采访中,导演贾玲曾坦言,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弥补对已故母亲的遗憾与愧疚。

 电影《你好,李焕英》剧照

除了赞颂母亲催泪的同时,也不禁让人反思,如果母爱是积极美好的,那为什么贾玲对父母的爱中总是带着自责和亏欠呢?剧中贾玲造假大学录取通知书,逼自己打排球赛,都是为了让妈妈高兴。

电影中描绘的这种亲子关系,也是中国家庭表达情感的缩影,太多孩子都在背负着“亲情债”。

生活中,你的父母是否对你说过这样的话:“孩子,我做这些都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要不是因为你,我和你爸爸早就离婚了!“爸爸妈妈不容易,所以你要乖,要好好听话”。

表面上看是父母对孩子倾其所有的过度付出,而背后实际却是对孩子近乎窒息的控制。父母看似对孩子无条件地爱,实则是夸大付出,要求回报,给孩子有条件的爱。这是很多中国父母和孩子的典型相处模式。

所以,父母就一定是无私、成熟、有责任、有担当的代名词吗?毕竟没有必须哪个父母是经过严格培训拿到“上岗资格证”后才成为父母的。

之前在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大家都是在分享自己父母的恶劣行为,宣泄对父母的不满。之前一直不解,为什么含辛茹苦养育我们长大的父母能成为这些孩子眼中的“祸害”呢?最近看了《长不大的父母》这本书,揭开了对这个问题的疑惑。

《长不大的父母》这本书讲述了当前大众热议的一个社会问题——”有毒的父母”。讲述了这些内心没有长大的“孩子”,在成为父母后依然通过撒娇、依赖、假性互惠、施恩图报等行为控制孩子,让孩子丧失童年的快乐,产生自卑感,虚无感,给孩子的底层人格留下阴影,同时这种不良的相处模式也会代代相传下去。

作者在书中通过丰富的真实案例深入分析了“长不大的父母”背后的形成原因和心理构造,并给出终结这种不良模式的建议。

本书作者加藤谛三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东京大学社会学研究科硕士。现在担任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日本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曾被日本政府授予“睿宝中绶章”,曾著有《情感暴力》《我们为何如此不安》等心理学领域作品。

作为父母,他们是否已经真正长大?

在书中,作者提出一个概念,叫“亲子角色颠倒”。这个词乍一看似乎让人不解。什么是亲子角色颠倒?怎么颠倒?

亲子角色颠倒就是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互换过来了,父母不是去照顾孩子,满足孩子的要求,反而是给孩子提要求,希望孩子满足他们的要求,成为被照顾,被满足的角色。也就是说,父母不去满足孩子的对爱的需求,而是从孩子身上寻找安全感、存在感和满足感。

例如,当孩子不想上学了,父母就会威胁孩子:“如果你不守规矩的话,我就会生病或者死去,就会离你而去。”父母还会吹捧自己:“你看,爸爸(妈妈)这么好,你怎么忍心看着我死呢?”孩子听了这样的话,就会哭喊着“爸爸(妈妈)不要死”。父母看着为自己哭喊伤心的孩子,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这种父母就跟平时我们常常听到的“你看妈妈整天起早贪黑,多不容易,所以你要乖,要好好听话”是如出一辙的。或者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一个饱受婚姻之苦的母亲对孩子说:“只要你过得幸福就好了,妈妈怎么样都无所谓。”

乍一听还很感动,但实际背后的隐含意思就是,作为孩子你怎么还可以额外提要求呢?父母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控制孩子,让孩子听话,把孩子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所以,孩子在妈妈的压力控制下不敢提要求,一直处于慢性的需求不满的状态。

在最近热播的《小舍得》中,“鸡娃”妈妈田雨岚身上也能明显看到“亲子角色的颠倒”。

妈妈田雨岚因为原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她改嫁,才拥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即便她后来嫁给了富二代,经济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后,但依旧弥补不了童年的匮乏感,她依旧在拼力追求那种被认可和被关注的感觉。所以,在家庭聚会上,常常炫耀子悠在奥数比赛中获奖,让子悠背圆周率来证明自己教子有方。

《小舍得》剧照

为什么会有“长不大的父母”?

所以,为什么会有长不大的父母呢?父母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是怎么形成的呢?

作者在书中进行深入剖析,心理学研究证明,人都有向有母性的人寻求爱的基本需求。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这种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就会因为对爱的饥渴而感到痛苦。

这些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孩子长大后,说白了,他们的内心还是一个爱撒娇、缺乏责任感且依赖心极强的小孩,就想拼命地通过追求财富、名望、爱情来寻来这种内心的满足感。

假设他无法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也无法从伴侣身上获得这种满足,在财富、名望、爱情都无法如愿以偿的情况下,能满足自己基本需求的就只剩下孩子了。

所以,当一个成年人在缺爱的情况下就成了别人的父母,那么他就很可能利用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来满足这一基本需求。

简单点说,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是把孩童身上遭受的委屈,恨意和未被满足的爱的需求全部都发泄在自己孩子身上。

因为有恨意,所以内心没有“长大”的父母会打压欺负孩子,以此来逃避家庭关系的冲突或自己内心的冲突。

因为从小被爱感觉的缺失,内心没有“长大”的父母就会有过度的控制欲,把孩子视为工具,强制孩子做一些儿时想做而没有实现的事。比如孩子因为身体不舒服不想上学,父母就不同意给他请假,而如果父母想带着孩子一起去看足球,满足小时候没有满足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看球的愿望,那么父母就为了满足自己而同意请假。

所以,这些有“长不大的父母”的家庭,常常在外人看来是其乐融融,但父母长期的否定、欺凌会潜入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内心形成一生都很难挣脱的愤怒感、无力感和绝望感,孩子也无法产生归属感,无法感知爱。

就像电视剧《小舍得》中,在妈妈长期严厉的要求下几乎抑郁的子悠内心认为,“妈妈爱的不是自己,妈妈爱的是那个学习好的自己”。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即便身边的人对他们施与善意,他们也会觉得对方是在“施恩图报”。

如何终止家庭创伤,实现幸福人生

那对于被 “长不大的父母”养育起来的孩子来说,如何终止家庭创伤,找到通往幸福人生的道路呢?

答案就是离开父母。这里的离开并不是断绝亲子关系,而是指从内心深处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当然这不是一步到位、立竿见影的。双方必定要经历种种冲突之后才能真正离开对方。

那么具体来说,如何才能离开对方呢?作者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要学会爱上真实的自己。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子女,如果你是还未成为父母的年轻人,要认清自己生活痛苦的源头,发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敢正视自己真正的内心,并与自己和解。

要尝试自立,独自生活,在远离父母的环境中逐渐寻找人格独立。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样子,不再为了顺应父母去模仿他们并隐藏真实的自己。

其次,需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和事,明确自己生活的方向和人生的意义。要认识到世界上人与人的不同就像在动物园里看到的不同的动物一样,我们需要做的是看遍世间形形色色的人,学会欣赏其中的不同。要主动寻找那些让我们真正感到快乐、幸福与平和的人和事情。

最后,作为第一次为人父母的成年人,不要一味逃避现实,要学会更加成熟地做家长,不再把伤害传递下去。

即使你很不幸,现在还生活在“亲子角色颠倒”的环境中,但只要你能学会以这样的态度待人接物,相信就一定能够拥抱幸福的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