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鸡血不鸡毛!音乐启蒙,原来这么简单快乐!

 带上屁孩去旅行 2021-06-24

说起来,喵妈身边很多朋友一直想给娃音乐启蒙,却总停留在想的层面,迟迟没有行动(摊手~)。

就像我好朋友君君妈说的那样,

一来:家附近没有特别合适的音乐启蒙机构,小众的钢琴机构死贵,也不是很适合小娃。
二来:工作太忙,想到每天坚持练琴的陪伴,头皮都发麻。每晚死磕绘本,英语启蒙已经搭进去半条命。心里os:音乐又不能当饭吃,还得花钱花时间陪娃练,老母亲实在没有内驱力。
前不久,碰巧去听了音乐指挥家曹鹏爷爷的公益讲座,曹爷爷90多岁高龄,但一聊起音乐浑身充满活力和热情。我也被现场的音乐之美,深深感染,久久感动。

音乐的魔力,每个人都知道,美好的场景需要音乐的烘托,不开心的时候音乐也总是一剂抚慰的良药。

哈哈,那次讲座之后,喵妈经过多方研究,找到了靠谱的音乐启蒙神器——音乐壳尤其对小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友好。

他家的3-8岁《少儿音乐系统课》特别适合小屁孩玩中学(别搞得全家鸡飞狗跳哈),更能让家长少走弯路!

正好好友君君妈在给宝贝上音乐壳,非常喜欢,喵妈特别邀她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文 | 君君妈

家有小猴宝君君,刚满5岁,虽然是女孩子却生性调皮,让老母亲不省心。

巧遇音乐壳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预约了体验课。没想到,这让老母亲打开了一片音乐新天地——

音乐启蒙——音乐壳

君君因为是零基础,我完全是个音乐盲,所以选了S1的试听课(通常适合3-4岁)。


体验包收到的材料,一大盒——

从乐器到练习册,到音乐家人物卡片,干货一大包——

一堂课,分为5个板块:


律动板块

第一节课,就从娃的身体出发,跟着老师在故事情景中用肢体感知表达音乐,拍拍肩、拍拍腿,原来也有不同的节奏、节拍、音高等基本音乐元素,好有意思!

歌唱板块

和樱桃姐姐边动边唱,在互动中练习音准,建立旋律音高概念,感受歌唱的乐趣。


第一节课,唱了首《pizza pizza》,没想到唱唱歌,通过“chicken”“bean”“Pepperoni”各种食物在披萨上的分布比例,顺道就学习了“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老母亲心里连连暗叹:妙啊!


意外收获是:没想到音乐启蒙也和英语启蒙结合,一举两得,嘿嘿!

演奏板块

终于可以拿起小手鼓开始演奏啦,小屁娃特别兴奋!跟着视频里的歌曲,敲敲打打手舞足蹈,特别开心。正是在自己“演奏”的过程中,娃突然感觉到了——“节奏”和音符的关系。

君君会说:妈妈,唱bean的时候,要敲得慢点,因为音符像个小蝌蚪。唱到 Pepperoni,要敲得快点快点再快点,音符像小雨点。

老母亲心想,这大概是5岁娃学S1的优势吧,居然会自动把演奏和乐理关联起来。

大闯关板块

这部分是AI互动游戏。拿出奥尔夫打击鼓,通过敲击声音,让屏幕上的萤火虫发亮。

或者是用手指直接拉动小提琴,感受下“一指禅”演奏的美妙小提琴曲。小屁娃玩得可认真了!

课程模块中间,还穿插了“音乐百宝箱”和“生活中的音乐”小栏目,跟着coco和乐乐蛙了解音乐家和乐器的奇妙小知识——

不知不觉中,小屁娃知道小提琴的琴弓是用马尾毛做的;

一起探索厨房里的打击乐器和生活中的音乐小创意;

还知道了贝多芬、莫扎特等世界知名音乐家的有趣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课程不超过15钟就会插入一个“MUSIC听想”模块——听听蛙叫、狮子吼。孩子只需要打开耳朵感受音乐,同时培养专注倾听能力。

老母亲觉得,休息片刻也能保护孩子的视力,课程设计很细心。

试听完一周课程,老母亲还发现了小屁娃的几枚惊喜彩蛋

惊喜彩蛋

1、脑洞大开,居然会自己改编歌曲。

有一天课程学的歌是:“别看我年纪小,我也爱古典乐……”。小屁娃简直上瘾了,早起穿衣服会唱:“别看我年纪小,我也会扣纽扣。”晚上吃饭会唱:“别看我年纪小,我也爱吃汤包。”(嘿,还押韵了!有创意。)

现在几乎是走到哪唱到哪~吃个冰激凌,还要拿蛋筒当话筒

2、比之前更自信、更大胆了。

主动给外婆表演唱歌,演奏乐器,还提议家庭小乐队——小屁娃吹口风琴、爸爸敲鼓、老母亲甩沙球,让外婆拍照,全家都笑出眼泪(艾玛,画面太美不忍直视~)。

讲真,老母亲莫名有点感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自信与创意,爱上音乐这件事也变得润物细无声了。

看到君君S1玩得有滋有味,老母亲也瞄了一眼S2的课程,原来更多惊喜在后面——

S2的课程,又上了一个台阶,既有动手表演,也有趣味乐理,理论和实践结合。我们还没体验完,已经发现别有洞天了,就举个小栗子:

比如,五线谱是必学的音乐符号(虽然老母亲是研究僧毕业,但根本不识五线谱,你说离谱不离谱。唉,往事不提~)

在学习五线谱这一乐理时,音乐壳把五线谱比作大楼,音符比作小精灵,小精灵sol住在五线谱大楼的第二线上这样有趣精妙的比喻,很快就能GET~

老母亲搓搓手,一口气就剁手买了S1+S2的课程,啥也别说了,以前没有条件学音乐,现在陪娃一起成长,一起享受音乐的魅力!

♬..♩~ ♫. ♪
♫. ♪ ~ ♬..♩

看完君君妈的分享,喵妈又仔细研究了下音乐壳,手动点10086个赞!

主要挑三点:

1、音乐壳让孩子爱上音乐,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凡事有了“兴趣”的加持,做任何事都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音乐赋予孩子的,是一种让生活更美的能力。

2、课程专业系统,既有专业的知识辅导,又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在玩中学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这套体系课程,无论是孩子的音乐能力、表演水平、文化视野还是个性成长都将得到全面提升!

3、解放家长,家长省时省力省钱。

音乐壳强大的AI乐音识别技术,能对孩子歌唱的音准、节奏以及演奏等做到实时反馈,精准纠错,如同孩子贴身陪练,大大提升了音乐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让孩子边玩边练。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音乐壳无比感兴趣,喵妈给你们系统捋一捋哈~

音乐壳是谁

音乐壳是一家专注于3-8岁儿童综合音乐启蒙的AI智能教学平台

这里有深耕儿童音乐教育多年的专业老师,有痴迷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的技术大牛,也有同为孩子父母的爸爸妈妈……

事实上,我国音乐学习的普及率不到3%,而在欧美国家是20%,究其原因方方面面,比如家长对孩子音乐启蒙没有意识,缺少专业的音乐老师,找不到适合孩子的优质课程,学音乐变成了学技术,孩子不爱学,学不会,或是学习音乐的成本太高等等。

音乐壳则探索通过AI技术与音乐教育的结合,把最专业的老师,最优质的课程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

好的音乐启蒙其实是“玩”出来的,只有当孩子感觉在“玩”的时候才能迸发出更多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思考。这是喵妈一直觉得最重要的,千万不要硬鸡硬逼,失去兴趣最可怕。

喵妈也想跟大家说,一个具有音乐思维的孩子能快速读懂音乐背后的语言,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声音”,有审美力,有音乐表现力,更具有对世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孩子也会具有多元的文化视野。毕竟,一个人的气质不仅藏在看过的书里,也在听过的音乐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