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仅要明“事”,更要明“理”。明事理才能免于沉沦

 老威小屋 2021-06-24

 当你被事相本身牵引的时候,你会无所适从。只有明了背后的'理’,才能解脱烦恼。

人之所以烦恼不堪,不断沉浮,就在于总是被“事”所牵引,不能摆脱”事“而明了”理“。

01

两个案例

案例一:

有位中老年教授,每天吃完晚饭,总是喊先吃完饭回到房里的老母亲,“妈,该您出来洗碗了。”

老太太从自己的房间应声而出,前来收拾一家人餐后的桌面,洗完碗筷,然后早早回房休息。

等老太太睡下了,教授夫人把碗又洗了一遍。

有一次有学生来访,目睹了这一场景,问教授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授解释:母亲一辈子操劳,闲不住。关键他家老太太一辈子好强,就算老了,也不愿意让儿女看低她,所以总要找机会显示她具备能做正常事情的能力。想来想去,实在没有其他可以让老太太展示自己“才华”的固定项目了,于是把家里的每餐洗碗“任务”,留给了老太太。

“其实,她连洗碗也洗不像样了”,教授对学生说,“碗洗得不干净,厨房灶台,也更谈不上收拾了。刚才你也看到了,每次老人回房后,你师母其实都要重新洗一遍——但,就当安排一场戏让老太太演一演呗。”

案例2:

老人在家里,平时一个人吃饭,但总是煮很多饭。

她的潜意识中,“主角”意识非常强烈,从年轻到年老,性格刚强,行事嚣张。到老年后,最能体现其主角色彩的,就是有机会招待儿女,以此保持“家长”的最后一丝尊严。而平时儿女们什么时候来,是不确定的,可能随时会来,因此,她在潜意识支配下,总是煮很多饭。

我因为从小受粮食缺乏的经历所影响,是一个极端的粮食爱惜主义者。这个故事里,毫无疑问有浪费粮食的可能(尤其吃不完的时候),也可能为了分餐吃完而带来饮食不够健康的问题。但是,听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的情感,本能地偏向这位老人。我觉得,在这个特殊的案例里,不能单纯用“浪费粮食”这个道理,来要求当事人。

02

教授和学生,都在行善道

第一个故事在早些时候的文章里提到过。当时一位有修行的朋友读了文章后,说,“为这位教授的智慧点赞。”

没错,这位教授是一位智者!

如果我们不能明白事情背后的“理”,就容易得出——第一个故事里“教授对老母亲刻薄,每天让她洗碗”,以及第二个故事里“老人浪费粮食”——这样的结论。那与事情的本质,就完全相反了。

之前,我在就近期公共汽车上两则小故事所发的文章里,说过人要警惕自己的言行,不小心就容易在身、口、意三个方面,犯十种的过失。

公交车上两则小故事展现出来的“恶”

这里第一个案例中,教授的学生,不愧是有涵养的知识分子。他看到教授和夫人这样对待老人,必定也是心有疑惑的,但是不“以臆想为必然”,因为“以臆想为必然”,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的,那不仅是一种傲慢,也是非常容易造妄语这样的口业的。

在吃不准的时候,他选择了问。

我们说过,能正确地发问,让教授有机会把整个事情的用意,心力,表达出来。场合合适的话,还能让更多的人得到教益,这也是行菩萨道。

这个故事里,无论是教授夫妇,还是这个发问的学生,都是在行菩萨道。

03

生活中,多数人是被事相牵着走的

如果不明理——甚至从主观上也不求明理,在上述案例中,就可能会是这样的结果:

学生从此从心里鄙视教授,认为他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在学生面前为人师表,在家里虐待老人每天洗碗。

如果光是自己这样想想也就算了,要是再向其他同学宣传、渲染,并由此对教授的名声造成破坏,就是十足的口业——两舌,错误的知见——痴,甚至可能还让后来者不敢继续以这样“暗中”的形式去行善,那就是断人法身慧命了。

而在生活中,见到表面现象就以为看到了真理,掌握了事情的本质的人,又何其多?断人法身慧命的恶业,天天见人造。

凡是容易被事相牵着走的,比那些明理的人,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造业。

04

明理,才能解脱烦恼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固执己见、容易抱怨、境遇糟糕、不明事理,这几者之间,往往是相互关联的。而破解这个状态的钥匙,就是“明理”。

我们举个这样的例子:

张三与李四不和睦,张三有意修好。于是张三通过王五从中斡旋。

我们都知道,之所以要寻求王五的从中斡旋,是因为张三有些话只能通过第三者转达,而自己没有就会直接表达——这也通常是斡旋的起因。大家看过武侠小说,武林中各派之间有了误会,需要人从中讲和的情节,基本也是遵循这样的逻辑。

也就是说,张三通过王五向李四传递的信息,往往是过去在向李四直接传递时不够顺畅的信息。再直白地说,李四从张三那里接收到的信息,与通过王五转达来的信息,不对称的。正因为如此,才有“斡旋”这档子事。

李四有两种反应:

1、啊呀,敢情过去张三跟我说的什么什么事情,由于我的原因,没有耐心听下去,没有领会ta的意思,导致误会。亏得王五好心,把信息确立对称,消除误会。看来,我得好好感谢王五,也要好好跟张三冰释前嫌。——这里李四是一个还有得救的人。

2、第二种反应。张三你原来根本不是这样跟我说的,跟王五又这么说。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你算是个什么东西?——这里,李四可就真的无可救药了。

刚才我们说那位教授的案例时,说到他的学生,假如这个学生不是一位智慧者,而是“以臆想为必然”的傲慢者,也容易得出他的老师“学生前一套,回家来一套”的抱怨。道理是不是很像?

基本上,生活中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越是眼界狭隘,越容易固执己见(傲慢),越不容易看到事物的“理”,越不容易体会他人行为中的善意,因此更容易感受到周围对自己的敌意,结果是:

更多抱怨!

这是我历来旗帜鲜明地讨厌身处抱怨的场合,和遇见抱怨的人的原因。

关于抱怨,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连接在此。

你若觉得委屈,生活真的会让你很委屈

05

明理的人,更能“乐助人成”

“乐见人成”,是善良,“乐助人成”,是大布施。

能够见到他人之成(成功、成就),而发自内心替对方感到高兴的,不多,但我在生活中真实地见过,其人的生活,也就肉眼可见地非常祥和。

而乐助人成,则不仅有这样的善心,还有行动,如果以“心”的等级来分,善心上面,还有爱心、慈悲心、四无量心。而乐助人成者的心,则是菩提心——根据大德所教导,菩提心是在四无量心的基础上,配上坚决果敢的行动——如果没有行动,哪里还谈得上“助他人之成”呢?

譬如,张三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李四发自内心地替他高兴,这是乐见人成。而张三在做某件事的过程中,遇到了这么一个环节,一旦这个环节的条件具备了,整件事情就成了。而能够做这个环节以帮助他的,是李四。那么李四就有可能发生两种心思:

1、他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帮他一下,让他把这件事做成。能帮他做成,我也很快乐。

2、他做成了,对我有什么好啊?再说了,十年前,张三和我吵架,还说过将来死也求不到我头上来,我干嘛这么贱帮他?他功亏一篑,可惜不可惜,关我什么事?

于是拒绝成就张三的“成”。

表面上看起来,例子中的李四,只是揪住十年前一次吵架中张三说的依据“死也不求你”的话,因此眼见张三功亏一篑而不愿意成就他。实际上,骨子里,恐怕还是“帮张三成了,我又没什么好”,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思在作怪

毕竟,恨人有,笑人无,也是人身上很普遍的劣根性。

说是普遍,是因为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这种情感。但我们常说,人有高下之别,是因为面对自己内心的这种”恶“,明事理的人,天天在做断恶修善的功课,完善自己。而不明事理的人,则让自己的心随波逐流,不断沉沦在恶的海洋里……

============================================

崇尚“相处和睦,与人为善,尊崇契约”的生活法则。倡导戒烟断酒,科学运动,合理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

运动、阅读、适当的兴趣爱好,是本公号的交流宗旨。

欢迎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