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诞生了400多位皇帝,但只有这个省,从未出过一个皇帝

 旧时楼台月 2021-06-24

中华民族历经5000年风雨洗刷,历久弥新。自秦始皇建立皇帝制以来,中国历史上总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他们共同书写了跌宕起伏,精彩绝伦的中华历史。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这是我国之所以英才辈出的基础,大多数皇帝出生于人口大省,但有这样一个省份,经济富饶,人口众多,却从未出现过一个皇帝,这个省份就是山东省。

地理优越,百姓富足

一般来讲,历史上的那些“草根皇帝”都是因为当地生活极其困苦,百姓们生活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进而成就霸业的。

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山东养殖业、渔业、盐业极其发达。除了中部地区有泰山阻拦以外,其他地区都是平原和丘陵地带,这就意味着山东省的可耕种土地极其丰富。

再加上黄河自山东入海,更是给山东的种植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使得山东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百姓们生活富足,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虑造反这种危险的事情。

并且从军事上来说,山东的这种地理条件是极其不适合造反的,山东除了黄河以外并没有其他的河流,山东中部虽然有泰山,但是并不适合防御,又没有关隘峡口,一旦打仗就没有可守之地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如此,当时的齐国和鲁国都是山东一带的大国,齐国更是可以和秦国一争天下的强国,但是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在济西之战后就一蹶不振了。并且山东靠近北京等古代都城,一旦造反就会被及时发现制止。

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是有山东人造反的,其中一个就是唐朝时期的“黄巢起义”,这场起义声势浩大,足足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起义军也占领了唐朝的都城,建立了“大齐”政权,但是因为没有足够安全的后方阵地,黄巢起义很快就被唐军消灭了。

文化氛围,儒教当道

富足的生活条件让山东一带在发展经济之余得以发展教育事业,山东曾经诞生过很多文学思想大家,除了孔孟以外还有孙武子、诸葛亮等人。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人民饱受古代“仁、义、礼、智、信”思想的影响,讲究“正统”理念,尤其是在汉朝以后,儒家文化更是深入人心。

在当时的读书人看来,造反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有违封建伦理秩序的。北宋时期的宋江起义就是如此,梁山好汉们深受北宋王朝迫害揭竿起义,闹得轰轰烈烈,声势浩大,但是宋江颇受儒家文化影响,提出了“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口号,最终被朝廷招安。

并且,受经济富足影响,山东人民豪爽仗义,不在乎蝇头小利,只要自己的大利益不受危害胁迫,根本就不会有心思去造反。在这种氛围之下,山东曾经诞生过很多能臣大将,诸葛亮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代表,虽然他拥有绝世才华,但即使面对刘禅这样的昏君,他也没想过取而代之。

风水之说,龙脉被断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神学体系。在中国神学体系当中,风水伦理极其重要。

中国古代的帝王也极其讲究风水之说,在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在建立初期都会请专人看风水,找龙脉,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保证朝代长久流传下去。

在传说姜子牙在协助周武王成就大业后,被封为齐侯,在山东建立了齐国。有一种说法称他为了避免引起周武王的猜忌,特地斩断了山东一带的龙脉,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在封神时留给自己“玉皇大帝”的神位被张友仁抢先占有后,一怒之下封印了山东一带的龙脉,最终山东再没出过皇帝。

除了以上几点原因之外,造成山东没能出皇帝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说山东省虽然较为富足,但是并没有足够建都的大城市,省会济南的发展与其他都城也大同小异,而古代皇帝的诞生需要都城作为后盾来为之后的军事扩张做补充,而山东显然没有城市能够满足这一条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