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着上篇《启蒙时期》

 汉文1801蒲慧婷 2021-06-24

18世纪中期,一批新的启蒙思想家将法国启蒙主义推上了顶峰。狄德罗和卢梭是这一时期启蒙思想家的代表。狄德罗以及以其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因为他们都参加过《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得名。主张改变人们的普遍思想方式,以为百科全书撰写条目的形式,宣传启蒙主义思想。百科全书历经二十多年得以出版,将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狄德罗的哲理小说也对社会起到了极大的影响。《拉摩的侄儿》是他的代表作,揭示了不道德社会对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摧毁。同时在戏剧方面,狄德罗的《私生子》、《一家之长》、《当好人还是坏人》对现代戏剧的发展也做出了极大贡献,这些戏剧至今都在法国上演。

卢梭作为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者,一生致力于启蒙运动。不仅关注文学,政治,也关注社会问题,教育,道德,经济等等。其代表作《新爱洛依丝》是18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借12世纪少女爱洛依丝与老师阿拉贝拉的爱而不得,来写朱丽与其老师圣普乐的爱情悲剧。这部书信体小说肯定了感情的地位,肯定人性的自然,讴歌爱情的伟大。卢梭认为真挚的情感是来自人性深处的美好事物,人不应该压制内心要求而屈从虚伪的道德;这也就是朱丽的父亲要求她嫁给沃尔玛时,朱丽说在自己的眼中,沃尔玛什么都不是。但是面对父亲的眼泪,朱丽又于心不忍,受到道德谴责以及自我所受教育的不符,答应了父亲嫁给沃尔玛,但她始终爱着圣普乐。而朱丽其后的做法又表现了卢梭同时强调美德与宽容,理解和责任的重要。同时这部小说也重视自然描写,自然在作品中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将自然之美和人性自然结合,作品带上浓郁的抒情气息以及感伤风味。同时“圣普乐”这一形象,带有卢梭自我倾向。写这部小说时,卢梭喜欢上了乌德托夫人,但是卢梭认为自己是平民不能够配上身为贵族的乌德托夫人。这一点也可以从《忏悔录》得到体现,卢梭表示自己在写这部小说的思想状态“不可能达到真实的存在,使我陷入幻想之国,既丝毫也看不到我的迷乱相称的现存事物,我便在理想世界中加以培育。”

在哲理小说方面,卢梭在其中透露出了自我对教育,文艺,社会平等等问题的关注并试图加以解决。《新爱洛依丝》中也通过了圣普乐在巴黎的生活来抨击当时社会的昏暗,使得这部作品从政治,经济,社会来丰富小说,以爱情为中心来展现整个社会,并抨击了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以及对人精神的摧毁。而《爱弥儿》更是通过富家孤儿爱弥儿的成长以及教育方式来批判英国旧教育的荒谬,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也只有这样人的生命才能提高到最高境界。这本书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系统提出了新的儿童教育观,达到启蒙意义。(后续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