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识中药,中草药秘方、偏方。 人手一本,不可多得! 中草药
中草药图片 中草药植物图片 中草药图片 药材名:闹羊花 拼音:Nào Yánɡ Huā 别名:黄杜鹃、三钱三、毛老虎、一杯倒、八里麻、六轴子[果实] 来源:本品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干燥花,其根、茎、叶和果也入药。四、五月花初开时采收,阴干或晒干。 性状:干燥的花序多皱缩,由6~12朵花组成,簇生在一总柄上,黄灰色至黄褐色;花冠钟状,顶端卷折,表面疏生短柔毛;雄蕊较长,花丝弯曲并露于花冠外面,有的脱落,花药卵黄色。以干燥、黄灰色、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花含毒性成分梫木毒素和石楠素。叶含黄酮类、杜鹃花毒素、煤地衣酸甲酯。 性味:辛;性温;有毒 归经:肝经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禁忌: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及孕妇禁用。
中草药的作用 1、镇痛作用 用小白鼠热板法、电击法、兔中枢神经系统总和法均证明口服闹羊花煎剂有显着的镇痛作用,但治疗指数低(2.24),安全范围较窄。将花研成细粉作成混悬液、浸剂、酊剂(用时蒸去乙醇),通过电击小鼠尾巴法,证明各种制剂均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指数与阿片相似,所不同者为阿片剂量增加则镇痛作用加强,而闹羊花剂量增加,镇痛作用反而减弱,而且出现毒性症状。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八厘麻毒素(一说即梫木毒素)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心率减慢较降压先出现,但持续时间较短,与剂量有密切关系。对麻醉狗静脉注射3.5μg/kg可使心率平均减慢38.98%,20μg/kg则可减慢69.86%。一般剂量时心率虽变慢,但仍呈窦性心律,如增大剂量则出现T波改变和心律紊乱,如各种类型的期前收缩和结性节律等。 3、杀虫作用 花对昆虫有强烈毒性,性质属接触毒与食入毒;其有效成分为梫木毒素与石楠素;对人亦有毒性。其根、叶对昆虫无毒杀作用。对家兔感染之血吸虫无杀灭作用。 内服:根,0.5~1钱。--《中国药典》 内服:果,2~4分;花0.6~1.5g,浸酒或入丸散。--《中国药典》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1~2分;浸酒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外用:捣擦。--《中药大辞典》 内服:研末,0.3-0.6g;煎汤,0.3-0.6g;或入丸、散;或浸酒。--《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中华本草》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风湿痹,身体手足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 踯躅花不限多少,以酒拌蒸一炊久,取出晒干,捣罗为末。用牛乳一合,暖令热,调下一钱。(《圣惠方》) 2、治风痰注痛 踯躅花、天南星。并生时同捣作饼,甑上蒸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临时取焙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后服。(《续传信方》) 3、治妇人血风走注,随所留止疼痛 踯躅花、干蝎(全者,炒)、乌头(炮炙,去皮脐)各半两,地龙(阴干)二十条。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煎荆芥酒下,日二。(《圣济总录》踯躅丸) 4、治左瘫右痪 生干地黄、蔓荆子(去白)、白僵蚕(炒,去丝)各一两,五灵脂(去皮)半两,踯躅花(炒)、天南星、白胶香、草乌头(炮)各一两。上为细末,酒煮半夏末为糊,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分作四服,酒吞下,日进二服。(《局方》伏虎丹) 5、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 鲜闹羊花捣烂,外敷后脑或痛处二至三小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治跌打损伤 三钱三二钱,小驳骨一两,泽兰二两。共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