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嘴上嚷嚷说不会就真的是不会吗?

 彭老师微课堂 2021-06-24

以前的一位学生曾经在改错本里给我留过一段话,大意是考试中碰到一道题,本觉得自己一定做不出来的,但耐着性子试着尝试了好久,最终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最后还以我当年送给他们的一句英文结尾“You'll never know what you can do until you try!" 这位学生的数学成绩只能算中等甚至还偏下,但是却一直没有失去斗志,就他自己后来毕业前跟我讲,就靠着我的这句话支撑着自己走完了初中三年。送这句话,我的本意是想说人的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只要我们勇于去尝试去挑战自我,未来必将精彩。其实想来,人生的道理用在学习上,甚至于解题上又有何不可?

有学生来办公室问问题,上来就直接说”老师,我方程都不会解!"听来,我很诧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事实上是小学就基本会了的,对于方程这块绝大多数同学的难点应该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上,难在对题意的理解和分析、数量关系的寻找和表示等。故而,我不认为他真的完全不会解方程,可能是某些过程不到位。于是我问他是哪里不会,结果他的回答居然是“我都不会啊!”这样的回答就让对话无法继续了……都不会,那不得从头再学?!我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找到他练习上错的一道解方程的题目,让他当我的面一步一步重做一遍,我也没告诉他答案,就说做每一步想清楚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经过短暂的演算,他直接就把正确答案做出来了,他很诧异。我没有赘言,又找了他的另一道错题让他重新再做一遍,结果他很快地做对了。这时我开口问他“你看,你是真的不会吗?”他讪讪地摇头,满脸的不好意思。其实他只是在移项这一步中没有变号罢了,这是对等式的性质没有理解透彻的表现。没有尝试就说自己不会,这大概是很多学生的通病了,有时候不试试又怎么知道自己到底会还是不会呢?知识的形成不是别人告诉的,正是在自己的尝试过程中体验和收获到的。

学生一般很难从我这里直接得到问题的答案,有问题我总是给他们几个字的点拨,依旧还是让他们自己思考。我认为自己思考出来的才是自己的,我给的还是我的,不会成为他们的。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很多时候不是你不会,只是你告诉你自己不会;你总是告诉你自己不会,那你就真的不可能会了!理科的学习就是在探索中发现和掌握方法,在归纳中形成和磨练思维。学习知识本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不会不可怕,可怕的是总是告诉自己不会!内心先否定了自己,谁也帮不了了!所以,孩子嘴上嚷嚷说不会,但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可以在静心思考后独立解决的,即使没有解决,孩子也经历了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比什么都重要!作为家长绝不要孩子一嚷嚷,就跟着心里七上八下的担心着急,反倒给孩子增添了心理负担,正确的引导方是关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