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限购新政后,双流华府怡心湖会凉么?

 Uncle笋 2021-06-24



最近交叉限购2.0,由于主城区与高新区可以购买天府新区,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利空二圈层双流,新都,郫县,龙泉,温江。

最好玩的是,没人关心大面,没人关心犀浦,大丰。

反而双流华府的呼声最高,毕竟那边的房价是集中高了但区域还比较新。就如同一圈层大家对天府新区的感觉。

华府离天府新区近,是双流与天府新区交界的地带。类似于犀浦,大丰,大面,光华新城的地位。

而且炒作势头最大,弄出个怡心湖。成都缺水啊,大家看到有个湖就高潮兴奋!

湖居,马上想到兴隆湖,锦城湖,即使土著也想到锦江。这种环境在成都是极其稀缺,所以造一个湖就能把一个区域炒起来。你看现在的怡心湖,还有东安湖,青龙湖,还是即将来临的杨柳湖,白沙湖,一个湖就能炒活一个板块。

我来给大家说哈,我一直对于成都政府土地供给的理解

这个就在这篇详细讲了,本来想单独开个专题,但估计会搞忘。

稍微细心的朋友对于成都所有区特别二圈层土地供应的规律。土地的供应大多是在交界区域。

比如郫县主要卖地在犀浦,新都卖地在大丰,双流卖地在华府。

即使是一圈层的新城也是如此,金牛——天回,成华——龙潭,武侯——簇桥,青羊——外光华。

你们发现没,

这些地方的共同特征——炒作热点区域。

这些区域离行政与成熟区都远,

很正常,因为,

成熟行政区先发展,

土地比较紧张。

但交界区域土地多,

因为这些区域本身来说就是区域竞争点位,

温江不想便宜青羊,帮它抬价,

毕竟区域也有财政与招商引资,

有些区域也想借其他区的热点刮油。你看仁寿视高,双流华府这次借天府新区的势头吃得多香,特别是仁寿。

你看天府新区也把锦江生态带,滨江生态带设在交界,但这些地区的规划不会像天府中心与兴隆湖那么集中。

所以一般交界区域实际是来卖地打造居民区的因为居民区的作用就是人口集中。这对城市化的衔接是有利的。

对于二圈层来说,

交界板块的房价也会是最贵的,不会像一圈层那样,

几乎作为一个整体,这种也在于一圈层确实袖珍,

不像二圈层一个区域的大小就是主城区的大小。

双流的行政中心并不在怡心湖,

就如同郫县的在郫筒,

龙泉的可能去东安湖,

新都也不在大丰,仁寿也不会在视高。区域还是会以中心坐镇。

双流的中心实际是杨柳湖附近。

大家估计很多都不知道杨柳湖。

所以本人一直对于二圈层的交界看法就是如此——土地炒作,然后打造居民区。

华府也是,不要和我扯啥产业哈,修几个写字楼画个图纸不代表啥。

无论大面也好,犀浦也好,怡心湖也好。

因为专注一个区就行了,

毕竟跟着一圈层的热点走,

有些交界不那么急规划,

也还没这个条件。

你看大面炒了后,卖得差不多了

龙泉不就开始炒作十凌呢?

说不定下个双流热点在文星呢?

其实华府板块的热度在这轮楼市这么火热,

原因就是借了分区限购的光。

因为很多人买不到天府新区,

但觉得那里投资潜力大。

就如同你买不到青羊区,

你会去考虑温江,

买不到金牛会去犀浦。

当然很多购房者考虑土地区分一样,政规划不同的问题。

放眼整个天府新区和周边的交界处二圈层的,

没有哪个板块像华府一样处于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至于后来双流政府把明明什么也没有的地方,非要硬生生的挖一个怡心湖出来,还是离他的行政权力中心这么远的地方。

这是本来就不符合常理的,但一切因为天府新区的存在变得极其合乎逻辑。

毕竟我双流有这么个热点我为啥不趁机炒作一把,集中卖地呢?

给你挖个湖也是为了好看。

湖居概念一出,

大家就觉得美,就会被吸引,

还这么离天府新区近,交叉限购又买不到,算了,退而求其次。

理解了华府的问题,华府的主要动力,买不到天府新区只有买华府,这似乎是很多投资人的无奈,现在可以买天府新区了,就知道为啥网上叫嚣华府凉的声音

但其实这种呼声也是很想当然与情绪化。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点,你们所谓的凉的定义是啥?

烂尾?

房价跌?

流动性不行?

我还看到有些傻逼交叉限购放开说主城区要凉的。

你觉得呢?

还有看到SZF要搬到天府新区去,

说主城区要凉的。

这些人共同的脑回路特征就是——单线程思维,

情绪思维,非黑即白。

喷子大多出在这种人身上。

我比较懂逻辑所以我很清楚一些人考虑事情不完善的地方。

很多投资的凉就是房价跌,

烂尾其实不在意,

大源也有烂尾的,主城区也有没实现的,

比如攀成钢,08年从东方正红开始就一直喊空到现在,但为啥没人说他凉?还不是因为房价涨了。

很多人主要是高价买了,怕没涨幅的动力与资金流入。

1.首先来谈谈有务实者自住考虑的烂尾问题。

你们发现没,就如同我之前说的,重点卖地区域,其实土地使用规划相当清晰,你双流除了杨柳湖那附近会这样,哪还会如此?

更不用说如今开发商入驻相当多,基本是畅销阶段。

这些开发商拿地进来除了建设房子拿来卖,还会入驻相当多的配套。

中海寰宇荟,各大底商。

其实这里面有两个非常好的开发商

——蔚蓝卡地亚与万科。这是会带来商业与产业的。

蔚蓝卡地亚这个项目的建设标准应该是与花园城差不多的。

所以大家能体会商业配套这类的呈现。

而且怡心湖缺地铁么?不缺。唯一的短板就看双流对于这个区域教育的弥补,不过房价贵了,业主层次还是有,教育这方面肯定是慢慢上升的,如果能引进几个好点的私立就毫无问题了。公立都是看双流的教育资源,顶天就来个棠湖。

所以自住在这个区域的群众,

无论商业交通生态都是应有尽有,

还全是高规格的。

至于那些啥产业我们先不说,

务实者住这个区域没任何问题,

还不说5号线在成都的作用多大。

开发商在这拿了地一定会修的,况且还都是大开发商。有两个盘还是3合作的,龙湖与万科拉了新希望,中铁建,香港置地等合作。基本烂尾不可能。

怡心湖的实力是有的,几乎没啥二流开发商,区域板块的干净,定位标准极高,非常像以前的锦城湖。中铁,中铁建,绿城,香港置地,金地,中海,保利,德商,招商,融创,奥园。。。。成都很少有一个板块如此集中的大开发商,今后区域的档次是有,即时是二圈层,也是二圈层目前最好的改善区域,新的开发商还大多在容积率2.5以下拿地。

2.接下来对于投资者的房价跌幅问题。

这个估计是很多人最关心的。

如果你是买了4000的华府天骄,4000的中铁骑士,6000的保利叶语,现在也有2-4倍的涨幅了,你的成本线是ok的,毫无风险。

如果你是买了12500的中海右岸与九龙仓,中铁骑士,现在实际也有2-6k的涨幅,更何况还是精装。

这个成本也是没有风险的。跌到一些人的成本线我觉得不会。

最害怕的就是那些买了绿城,金地,万科,龙湖,中铁建的,觉得貌似自己处于高位。

首先大家要区分房子的品质,

容积率2.5以上的已经算成都17后淘汰的库存了(不要扯D10了),

我说的大环境,因为人家拿地就是规定2.5以下的低密。

中海右岸,中铁骑士,德商那些高容积率的产品没法和这些新拿地的产品比价格,比品质不是搞笑么,刚需盘与豪宅,改善比?

你中海右岸可以和中海云麓世家比?

就如同你拿恒大都会华庭和隔壁的老高层比一样,

一个区域即使一条街价格差异达两倍都是正常,

就如同七里晓月和对面的西派城比价格?

所以一个区的刚需盘卖多高,你豪宅盘卖贵理直气壮,购房者也不是傻子。值这个价。

怡心湖的豪宅盘卖2w是应该的,还不是龙泉与犀浦的豪宅盘也2w了。

所以我并不觉得怡心湖高价买的吃亏,品质不一样的。

今后二手流出,你说诚园挂25000不正常么?我之前文章写了二手定价最主要的逻辑还是在于新房成本。

然后谈流动性

首先各位要清楚流动性挂钩的是配套,价格。

成都这里再豪宅再位置好品质再好的项目,上了一定的总价就卖不完,绿城也是,D10也是,还不说伊泰这次估计也是。

最近这个新的交叉限购,

确实让市场关注度更多会在天府新区与主城区。我说了新区与天府新区相互限购是围城,里面的想出来,外面的想进去。好多逗比说主城区凉了,你是不知道华西528的盛况,看样板间都要从大门排到入户大厅。最近天府新区也开始火了,卖不出去的首创,放开第一天就卖了10套出去。

但现在还是释放消息后的即时情绪环境下,

大家会不会冷静?

因为刚刚推出啥政策,都是一个激动的时期。今年股市2月叫嚣牛市到5月,现在还有人喊么。就像几年前17,18还有喊成都破3冲5,现在呢?市场情绪激动时期,啥子口号鸡血都有,但过了几个月大家吹哈风,就要冷静。

大家估计会在1-3个月周期重点部署一个区域。

但。。。票子是有限的,特别是高预算。

天府新区如果都出现万科君逸,中海麓湖公馆,首开云著这种300w以上的,那就全民可能会囊中羞涩了。

自然选择面就流向二圈层了。所以只要华府的总价友好,产品突出,过几个月当新区的低价盘没了,自然会务实回归。

现在那些说华府凉了的失望透顶的业主,你们还没交房,交房后市场估计又是另外一回事,现在沮丧,交房可能就要哈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