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买二手房要注意这一点,小心双产权

 Uncle笋 2021-06-24

最近粉丝问了一个问题。

这里给大家普及下双产权,因为很多朋友是最近几年来成都的,不知道成都很多遗留问题。

这个在买二手房上确实也是一个避坑的地方。

特别是如今摇号不好摇,大家普遍买房也是为了置换,也会倾向于大面积,但如果买二手房,就要避免这种双产权。

免得你置换了,没有资格去折腾投资房与学区房。

一个小区理论上大户型单价高于小户型,为啥有些小区出现了异常,老破大房子不好卖可能为了卖牺牲单价,但一些次新电梯二手房也是如此,原因就在于双产权。

双产权,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房子两个产权

所以买这种房子就是要两个资格。

在如今限购政策下,这种房子就成了大亏,因为资格相当有限,这种房子就非常不好卖,属于有瑕疵的房子,所以只有牺牲单价去卖,购房者千万不要为了贪便宜去买这种房子,单身不可能买,但家庭是可以的。

但如果意识不明确就会跳坑。

给大家列举几个哭诉。主要集中在红牌楼附近。

由于5·15新政以家庭为单位限购,使得这些实际只拥有一套房产,但手握两个产权证的双产权房所有者被纳入了限购范围,其家庭成员也失去了购房资格,一房双产权家庭改善换房需求无法实现。

与此同时,在眼下如此严厉的限购政策下,双产权房在二手房市场上几乎无法交易,一则很难找到有资格的购房者,二则购买这类住宅,相当于一次性购买了两套房,购房贷款成本等也会大幅增加,使得意向购房者知难而退。

有鉴于此,这部分业主希望能将双产权合并为一户一个产权证(或不动产权证)。

为啥成都有双产权。这个来源于以前的7090政策。

“一房双产权”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房企为了规避“90/70”政策。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提出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俗称“90/70”政策。

原本  “90/70”政策出台的核心目的在于遏制高房价,调控住房结构,加大中小套型比例,对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进行调整和规范,从而保障房地产住宅产品更加合理。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开发商为了应对“90/70政策”对户型面积的严格限制,采取了“一房双产权”的方式进行规避。即房子还是按大户型设计,但用可以打开的分隔墙隔开,从而拆分成两个小户型。

这样,在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等前期阶段,并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且通过前期的报批报建手续。

但此后销售阶段则采用“捆绑”销售方式,开发商只要打通分隔墙,一套完整的大户型便形成了。

然而对于购买了该类型房子的购房者来说,虽然购买了大户型的房子,但却拿到了两个小户型的房屋产权证,即“一房双产权”。

这类房源从修建结构上几乎和一套整体的房产没有区别,包括入户门、水电、煤气、电视等等必要使用功能及设施都是按一套房配置完善的,而业主也没有因为拥有“双产权”而享受到两套房的待遇,如学位等。反而因为拥有“双产权”增添了不少烦恼。

这种政策在不限购的情况其实无所谓,但在如今限购的情况就。。。。

当然,成都已经在2015年全面取消,所以之后的小区基本没有这个问题,但以前就不一定了。

但现在很多购房者要买二手房就要特别注意,这种双产权最多出现就在大户型上,刚好就是购房者最亲昵的改善大户型。

成都最具代表的两个双产权住房就是中粮香榭丽都,还有绿地海珀香庭。

特别是绿地海珀香庭是最惨的,从价格上我们就看得出来,而且从户型上也会有所体会。

绿地海珀香庭,可是当初成都的绿地top级,物业也是第一太平戴维斯。这个却如此恼火。

所以为啥一些小区价差如此之大,所以购房者谈便宜也要注意具体情况。

导致双产权的7090政策也是以前成都高容积率的原因,紧凑三房的原因。因为7090政策就是鼓励开发商开发小户型。

蓝光是成都第一个提出刚需在哪,我们就开发哪?

2006年1月,成都市规划局做出关于成都向高密发展的一纸规划:

 “在2020年前,为适应未来又高又密的城市形态,从今年起,原则上不再审批7层以下的多层房地产项目,并提高土地开发兼容度,提倡土地混合使用并放开城市规划高度限制,除航空限高外,鼓励城区建筑向200米、300米的高度建设,向高、密、活的方向发展。”

  让成都做出这一规划的原因是为迎接未来可能达到3000万人口做准备 ,使土地、银行信贷、消费者资源等不再分散。

  高密方向的确定也旋即在土地拍卖上得到了体现。2006年1月13日成都首场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会上,3号地的容积率达到7.0,蓝光和骏以当时1230万元/亩的天价竞得。随后,容积率2.0以下项目迅速退出新建商品房市场,容积率4.0以上住宅项目成为市场主力,成都走上拍卖台的土地,开始频频出现容积率达到7.0的地块,个别住宅项目容积率甚至高达8.0左右,至于一哄而上的城市综合体项目们,容积率超过10.0更是家常便饭。而在“高密”之前,成都商品房的容积率一般都没有达到4。

  2006年7月12日,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公告称,将以拍卖方式出让市区染坊街以南、梨花街以北地块,地块将按照新政要求,限制规划建筑面积70%以上建设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这是成都首次推出限户型限比例住宅用地,公告资料显示,拟出让地块的约9.4亩,用地性质为二类住宅兼容商业金融用地,起拍价100万元/亩。规划容积率为小于等于10.0,建筑密度不大于76%,建筑高度不大于航空限高630米。地块推出后,关于交通压力、绿化问题、项目居住品质、甚至细到等电梯的问题,在业内引发巨大争议。

  2008年9月,《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 开始执行,08版技术规定对07版进行了多处修改,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变化只有一个目的———随着城市发展,让成都市民有更好的居住环境。

  08版中第一分区住宅用地的总容积率由原来6左右降低为5左右,第二分区住宅用地总容积率由原来5降低为4左右,第三分区住宅用地的总容积率由3.8降低为3左右,容积率虽然全面降低,但仍处于高位。这种“5、4、3”的区域总容积率规划格局一直持续到了2014版的《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3年是成都政府换届后的第一年,虽然容积率总体规划未变,但推出土地的容积率已经有了明显降低的迹象。2013年可统计的189宗招拍挂土地中,容积率3.0以下的达122宗,占比达64.6%。业内一般把2013年作为成都进入“容积率3.0”时代的节点。

这些就导致了为啥成都高密筒子楼如此之多,二手小户型如此之多,最著名的莫过于东南门不限高。但限高容积率低的西门的住宅密度也吓人。像三圣乡这种就是,每次去人山人海。就是因为高密。

著名的就是蓝光的coco系,比如蓝光coco金沙,56平套三,还有牛逼的光华逸家,见过这种么?33平的套三。

一个小区的户型千奇百怪也是因为这个问题。

当初成都的重点实施在五城区,很多近郊盘不受限制,开发商修的高端盘品质其实都相当高,所以为啥一些大户都想去郊区住别墅或者买房,完全为了居住品质,所以麓山,牧马山会成为富豪追随的,所以为啥你会听到开发商说富豪去牧马山,麓山国际?为啥会选择那么远那么荒的牧马山。

07年占据光华大道核心江安河位置的仁和春天 在7090政策下没有选择妥协,开出了电梯公寓6000-10000的单价 远高于内金沙各新盘的价格,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极低的容积率和极高的园林覆盖率,放在现在,建筑品质和户型设计等综合品质也远高于很多市区盘 这也是当时为何西门很多人宁愿放弃内金沙内光华 选择用更高价格买春天大道的原因。

当然当初也是在城市平均值规定内就行,所以也有部分盘品质并不差。但当初的主城区是没法修品质高的,所以现在为啥攀成钢,金融城,像保利康桥这种房源如此稀缺?为啥请云阙645w起都能一次清盘,只能说无瑕疵的改善大户太难在城区买好的了。

为啥红盘楼大户型双产权很多?

因为都是双楠板块的外溢,0几年住双楠可比现在住金融城攀成钢还牛。

所以只有退而求其次去红牌楼,就如同好多现在去新川或者塔子山。

那么双产权可能换证么?

有点难,除非容缺处理,这个文件是规划部门出的,如果要合并证,相当于让开发商去补税,懂了吗。但估计N年后会解决。

这里给大家一个图,但里面估计就只有实际的30%,双产权可能的小区。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