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外研究】神乎其神的后发先至原来是利用了这些原理

 武谈 2021-06-24

有没有通过欺骗对方的身体感知或利用人类心理误区、生理条件反射克敌制胜的方法?

答案是“有”,例如中国的太极拳与日本的大东流合气柔术中共有的招法。

如下图a,双方摆出的架式在中国武术的实战比武、北派搭手切磋或者南派“讲手”切磋中经常出现,以这种架式既可以临机使出截拳道的“拍手” 或者“擸手”,也可以使出太极拳的各种招法。而且双方都能够通过接触手上传来的触觉去感知对方的攻击意图,如果右侧的太极拳师父A 想要拨开左侧弟子B 的手并上步欺身攻击B 的话,B 可以通过感知A 手上的动作来及时反击、防御或者躲闪。所以,A 为了不让B 感觉到自己的动作并有所提防,一边保持自己搭在对方手上的手的位置和力道不变,一边上步欺身(下图b)。A 的招法看起来仿佛是哑剧演员手扶着一堵“看不见的墙”在前进一样。

这招利用了人的五感会根据情况为从外部感知到的事物排列处理顺序这一特点。比如说,电影里男女演员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即使把男女演员发出声音的位置偷偷调换一下,从男演员的位置发出女演员的声音,从女演员的位置发出男演员的声音,观众们也不会注意到男女演员出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与听觉信息相比,人脑是优先处理视觉信息的。图5-15 中的情况则是因为,在人脑中,触觉信息是优先于视觉信息被处理的。也就是说,B 的大脑虽然优先得到了A 欺身上步这个视觉信息,但是从手上传来的触觉信息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无法感觉到A 的动作。因此,B 与A 搭手的右手甚至没有采取任何防御动作。

在A 已经上步进膝破坏了B 的支撑腿的平衡,就快将B 扳倒的瞬间,一切对于B 来说都为时已晚,此时的B 既不能防御,也无法反击(图c)。在图b 中,对于视觉信息被触觉信息压制了的B 来说,A 的进攻就是“无形无相、看不见甚至消失了”的。自图a 到图c 的整个过程中,B 的感受就像视频录像突然消失了几帧一样,毫无征兆就被扔了出去。

●利用大脑中的面部识别神经元

接下来的招法是对人脑处理视觉信息原理的进一步利用。人脑中有一种专门处理人类的视觉信息的神经元,叫作面部识别神经元,它可以准确识别人脸。实际上,依靠面部识别神经元可以一眼就识别出堆满了乱七八糟杂物的屋子里的人脸。它有时候甚至会让我们觉得天棚的花纹、木头的纹理甚至汽车车头像一张人脸。依靠它,人们可以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来感知对方的行动或者攻击意图。

比如在上图b 中,A 进招时,至少有一半面孔是被手挡住的,因此B 看不清楚A 的面部表情,导致他反应更加迟钝。

而下图a 中的老师A 上步进身,左手绕过弟子B 的后脑,扣住B 的脖颈。在上步进身的时候老师一直将自己的面门隐藏在手臂之下,当进入合适距离后才使自己的脸突然出现在B 的眼前。而当B 突然注意到A 的面门出现在自己右边的时候,A 的左手已经绕过B 的视线盲区,从B 的背后扣住了他的脖颈。

当B 觉察到自己的脖颈已经被A 扣住的时候,脖颈会反射性地后仰以反抗攻击。A 如果勉强将B 的头拉向自己的话,最后就会演变成双方顶牛斗蛮力了。因此,A 并不硬顶,而是顺着B 后仰的力量,一边将B 的头扭向其左侧, 一边将其按到自己肩部,并顺势破坏了B 的身体平衡(下图b)。这招和大东流合气柔术其他招法的基本原理一样,向对方预想的相反方向施加力,使对方无法立刻调动相关肌群发力应对,从而失去抵抗能力。

之后A 就可以简单地用绕过B 后脖颈的手将B 扭倒(下图c)。在整个过程中,B 的右手从A 手上得到的触觉信息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B 并没有产生要挣脱的意识,特别是,直到B 被A 扳倒的瞬间,A 双手的位置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突然出现在B 眼前的A 的脸吸引了B 大脑的面部识别神经元的注意,接着B 被A 从后扣住脖颈并沿着意料之外的方向被A 向后拧倒。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