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乡村-81|永春县横口乡福鼎村

 忆茶阳风物 2021-06-24

庙宇冉冉,红星无声耀大地

墨刷红刻,革命火种燃乾坤

今日我们邀您走进

永春县横口乡福鼎村

一同追寻革命红军的足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福鼎(方音覆phak鼎)是人们惯常的叫法,福鼎村位于四面群山环抱,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它紧邻安溪、大田、漳平三县,有一条古大道横贯南北,自古是永安、大田通往安溪、漳州、龙海的必经之地,因此该地区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村庄地势奇特,宛如一口大鼎(闽南人称锅为鼎)覆盖其顶,常年雨水丰沛,树林葱茏。后改“覆”为“福”,因与闽东的福鼎重名,村人常呼旧名,闽南人又念“覆”成“趴”。

朱德率红四军进驻永春福鼎

1929年8月,为打破国民党军队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三省会剿”,扩大闽西革命斗争区域,朱德率红四军第2、3纵队和前委机关3000多人出击闽中,攻占漳平、宁洋一带,经南溪、杨美,向大田、德化进军,于 8 月下旬抵达永春福鼎进行休整。

图片

在短暂的修整期间,朱德率红四军驻军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广泛宣传红军宗旨和革命真理。朱德曾3次在郭氏家庙大门前召开群众大会,号召劳苦大众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大同世界”的人民政权。郭氏家庙同时也是红四军临时印刷所,住有20多名女战士,负责印发宣传材料,刷写标语,张贴文告,宣传红军宗旨和革命真理。现在郭氏家庙墙上仍完好地保存着两条红军标语:“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共产党打倒帝国主义”、“都市是人类的坟墓,乡村即我们的乐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了保障军队给养,红四军一方面在福山堂设立后勤部,各连红军士兵来这里领白银去买米买菜。另一方面,由红四军庶务长和士兵委员会及当地的乡绅联合办了一个米局,设在福联村的凤美堂,组织当地群众到永春的一都、下洋、桂洋等邻近乡镇及德化、大田、安溪等邻近县份买谷子,解决部队吃粮问题。红军买卖公平,受到群众极大欢迎。红四军在福鼎期间,正值酷暑,疟疾、痢疾流行,官兵患病甚多。红四军在龙兴岩设立临时医疗所,安置伤病员,福鼎群众自发到深山老林里采集野香薷和薪草等土方草药,为红军伤病员精心治疗。郭景云在福鼎行医兼营药铺,经他细心照料治愈的红军伤病员有42人,朱德为表示感谢,特地赠送他 50 块银元和 1 枝法兰西铅笔。

图片

经过休整,朱德率红四军于8月28日离开福鼎。离开时,红四军留下40多名重伤病员和400块银元,交托当地群众治疗看护。这些重伤病员被安置在郭氏家庙,得到细心医护,不少人很快康复归队。还有几名红军战士,在当地安全生活数年之后才离去。一些红军战士因伤病情较重不幸去世,群众按照当地习俗为之入殓。为纪念在福鼎病故的红四军战士,1992年2月,横口乡人民政府、县民政局在横口中学后山建立红军烈士纪念碑。

图片

朱德率红四军在永春福鼎写下的革命标语群

1929年,朱德率红四军第2、3纵队和前委机关出击闽中,于 8 月下旬抵达永春福鼎进行休整。

在福鼎休整期间,红四军深入发动群众,刷写大量标语,宣传党的土地革命纲领和红军宗旨。现存的革命标语主要保存在横口乡福中村的郭氏家庙和环峰村的思义税典厝、进兴堂。 

思义税典厝保存的标语有:“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倒勾结帝国主义的国民党。打倒压迫民众的国民党。”“军民……冲锋……卫……第四军战地……巡回……”。

图片

进兴堂保存的标语有:“工人组织纠察队准备武装暴动”“工人每日做工不能超过八点钟。女工产前产后须有一个月休息,工资照给。工人在害病期间须由部门供给医药费,工资照给。工人要想排除痛苦必须加入工农红军。工人组织……改良生……取消……工人……”“共产党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政党,欢迎勇敢的、觉悟的工农分子加入共产党”“国民党变成共产党。共产党打倒国民党。”

其它红军标语还有:“成立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农民要组织农民协会”“农民组织农会,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背叛革命的国民党。设立工人夜校,失业工人免费读书。”“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卫士,白军是土豪劣绅的走狗!”“打倒压迫工农兵的国民党。”“国民党是卖国党。”“士兵加饷”“革命第一,胜利第一!”等。

这些保留下来的红军标语,说明红四军在当时不但行军打仗,还要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方针任务,已经担负起“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特殊使命。

红四军标语群旧址于1982年12月被永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人物简介:朱德

图片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四川仪陇人,1886年12月1日生于佃农家庭。

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1911年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

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

1915年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

1917年任滇军旅长,在四川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琪瑞的护法战争。

1921年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职。

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

1927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

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文字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