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共忻县组织史|1945年9月—1947年10月

 毋忘书 2021-06-24
学习党的知识,传承红色记忆(二)
中共忻县组织史(1945年9月—1947年10月)
陈世琦

图片

图片

抗日战争结束后,阎锡山政权抢夺忻县军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取得的胜利成果,派兵占据忻县城以及同蒲铁路沿线的村庄,忻县县委和忻县政府仍处于东、西分割的状态。为了更有力地同阎锡山政权作针锋相对的斗争,1945年11月,上级党委决定,同蒲铁路以东,忻、定两县分治,忻县(东)县委和县政府在肖家山重新组建。同蒲铁路以西,撤销忻静中心县委,恢复忻县(西)县委和政府。这时,忻县(东)仍属晋察冀二地委和晋察冀二专署管辖,下辖四个区委和区公所。县委下设六个工作机构,政府下设八个工作机构。忻县(西)仍属晋绥六地委管辖,下辖四个区委和四个区公所。县委下设二个工作机构,政府下设十个工作机构。
在东、西忻县县委的领导下,忻县军民同阎锡山军队展开了新的斗争。军所到之处,抓丁、抢粮、掠夺财物无恶不作,激起了忻县人民的无比愤怒。1946年2月,忻县(东)县委组织了控诉复仇委员会和代表队,发动群众开展了控诉复仇运动。同年2月28日,在董村召开了万人参加的各界庆祝和平民主暨控诉复仇大会。控诉复仇运动彻底揭露了军欺压贫民百姓的罪行,伸张了正义,教育了人民群众。同年4月,根据上级安排,忻县(东)组成了和平谈判代表团与忻县城的国民党进行为期一周的谈判。在谈判中,代表团坚持原则,揭露了阎军假和谈、真备战的阴谋。
1946年7月初至10月,是我军对军猛烈反攻的时期。在此期间,我人民解放军晋绥和晋察冀野战部队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晋北战役。忻县军民在县委的领导下,全力以赴投入了这场战役。一个月内共有民兵万余人上前线抬担架,地方武装配合子弟兵作战二十余次、攻克堡垒九座。经过一个月的战斗,我军解放了大同与忻县之间的九座县城,最后将敌人围困在忻县城。晋北战役的节节胜利,使晋绥与晋察冀两大解放区在晋北联成一片,忻县结束了忻县抗战以来东、西分割的局面。
1946年8月24日,在忻县部落村由晋绥六地委专员秦仲方主持,东、西忻县正式合并,合并后的县委和县政府归属晋绥六地委和晋绥六专署,县委机关驻部落、阳坡、奇村,后来县委移至横河,县政府驻寺坪一带。为了工作便利,经上级同意,成立县委和县政府领导下的中共路东工作委员会和路东办事处。县委下辖八个区委,不久增设第九区委。县委下设六个工作机构,1947年增设民运部。县政府下辖八个区公所,后增设第九公所。县政府下设七个工作机构。
1946年10月至1948年6月晋中战役之前,忻县的敌我形势出现过相持状态。八路军撤出忻县城后,军又卷土重来,他们利用“同志会”“兵农基干”“情报组”等特务组织强迫群众“自白”,搞反清算,夺取革命果实,建立地主武装、复仇奋斗团。经过八年抗战考验的忻县人民和人民武装部队,在忻县县委的领导下,利用军民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形式灵活的方式,机动地打击和消灭军。与此同事,许多村庄开展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人民群众参军参战,保卫胜利果实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自中共《山西省忻州市组织史资料第一册》资料整理)
【作者简介】
陈世琦,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1948年忻州城出生,忻中67届高中毕业。1978年参加教育工作,2008年忻州一中退休。热心关注忻州历史文化,喜爱业余写作。

史志忻州

主办单位:忻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忻州市地方志研究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