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红卫 散文 山野村人游记卷十三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1)(2)(3)

 燕山诗文 2021-06-24

山野村人游记卷十三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1)(2)(3)

一、游兴平马嵬坡杨贵妃墓

2020年9月20日,我游览了西安附近的杨贵妃墓。陪我一起去的还有西安科技大学的田水承、李红霞两位教授,他们均五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在学校两位是学生的导师,旅行中他们是我的导游。路上,我们东一句、西一句地扯闲篇。水承说,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是西施、昭君、貂蝉、玉环。红霞说,西施沉鱼,昭君落雁,貂蝉闭月,玉环羞花也都是有典故的。我就说,旅游不仅是为了读懂中国,也是为了了解世界,不愧人生。这样说着聊着,我们就来到了马嵬坡。

马嵬坡位于西安市西63公里处,杨贵妃墓是唐代第七位皇帝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的墓,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现存的墓是一个小陵园,整个陵园依山而建,呈阶梯状,气势雄伟,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民国25年(1937)陕西省府主席邵力子所题的几个金字:“唐杨氏贵妃之墓”。进门正面是一座3间仿唐献殿,建筑高大壮观。殿堂之后是墓冢,高约三米,墓顶及周围砌以青砖,墓前有一小碑楼,上刻:“唐玄宗贵妃杨氏墓”。红霞说,相传,墓上封土香气宜人,游人纷纷拾取,使得封土被大量带走,为了保护墓葬而砌成现在这风格独特的青砖冢。在墓的东西两侧,为清代风格的碑廊,陈列着唐以后的达官贵人,文人、学者题写的诗词刻石38通。这些碑石中既有唐僖宗、李商隐、贾岛等唐代名人的作品,又有近代林则徐、赵长龄、于右任等的题咏。难得一见的是,还有毛主席手书白居易《长恨歌》手迹石刻。珍贵的石刻,字体不同,风格各异,各抒其见,不一而足,反映了后人对杨玉环的评价。

登上最后一层,高5.8米的贵妃插花汉白玉雕像耸立于中,含情脉脉,侧首西望。仿佛把历史的场景从千年前拉回到眼前。仿唐二层太真阁,集30幅绘画为一体的《长恨歌》画廊。16米高的望都亭,观景殿等建筑错落有致,景景相接。漫步游园,使人尽情领略贵妃遗韵。贵妃陵园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景区。

       二、参观杨玉环生平展

仿唐殿现作为“唐代妇女生活展”展室对游人开放。在生活展中,有杨玉环的生平介绍,资料显示她身高1.65米,体重60公斤。用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要求,她不算胖,仍然不失为一位标准的美人身材。我们在仿唐殿详细参观了杨玉环的生平展。杨贵妃(719—756)名玉环,道号太真,是因为她曾奉旨出过家。开元七年(719年6月22日)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吏部尚书。父亲杨玄琰曾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开元17年,10岁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出生于大户人家,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她性格婉顺,自幼聪颖好学,精通音律,擅歌舞,并擅弹琵琶。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到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这时被一宫女看见了,宫女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唐玄宗听说宫中有“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从此以后,“羞花”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

杨贵妃多才多艺,又有倾国倾城之美,以致使同样爱好文艺的唐玄宗认为找到了知音,对贵妃宠爱有加。暮年时期,自结识杨贵妃以来,一十六年只由贵妃一人陪侍,可见唐玄宗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对贵妃的爱是专一的,纯洁的。

在西安东23公里的骊山脚下,有个华清池(又名:华清宫行宫),这里南依骊山,北邻渭水。史载:两千多年前周幽王就在华清池修建了骊宫,供其游玩取乐。后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又先后在华清池大兴土木建行宫,极尽奢侈之能事。这里曾先后上演过诸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秦始皇温汤戏神女,李隆基专宠杨玉环,康熙巡幸,慈禧驻跸等历史活剧和上世纪三十年代,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公元745年至755年,每年农历十月,唐玄宗都要偕贵妃姊妹和大臣来华清池办公,翌年春才返回长安。据《新唐书》记载,十年间唐玄宗偕贵妃等来华清宫行宫办公达36次。此时的华清宫行宫达到鼎盛,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被老百姓称为"第二长安"。那位万人之上的大唐皇帝,为讨杨贵妃的欢心,每逢荔枝季节,总要委派专人通过驿站,快马从四川运来新鲜荔枝,供皇家食用。唐玄宗迷恋杨贵妃,惹得世人艳羡。故后唐诗人白居易写出,她一入宫便有“三千宠爱在一身”及脍炙人口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传说。可见唐朝的言论是很自由的。

三、唐玄宗的历史功绩

水承教授谈唐玄宗的历史功绩。水承说,谈到杨玉环,我们首先介绍一下她的丈夫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曰—762年5月3日)他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郞,母亲窦德妃。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最长的一位皇帝(712年—756年,在位44年),历史上评价他是一位明君。

垂拱元年(685年8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少年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唐隆元年(710)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传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最高统治权。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唐玄宗不仅慧眼识贤相,还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他采取了很多的有效措施。第一,精减机构,裁减多余的官员,把上届以来的许多无用的官员一律裁撤。不但提高了办事效率,也节省了政府开支。第二,确立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去巡视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贷。第三,重新将谏官和吏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第四,重视对县令的任免,唐玄宗认为,郡县的官员是国家治理最前沿的一级政府,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玄宗经常到各地视察,给县官亲自出题考核他们,确切地了解这些县官是不是真正的称职,是不是真正的为老百姓办事,还是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如果考试优秀,可以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实,也会马上遭到罢黜。唐玄宗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做事干练果断,也是他能开创开元盛世的主要原因。

但是后来,因年老体衰,逐渐怠慢朝政,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䘵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边疆,结果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享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玄烨之名,称其为唐明皇。(未完待续)

注:1.参考书目《旧唐书》、《新唐书》、《唐玄宗.杨贵妃传》。

2.资料来源于网络。

2021-6-17

       作者简介:李红卫(笔名:山野村人),河北省遵化市人,现住京东燕郊。河北省作协会员,唐山市和遵化市作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作家理事会唐山分会理事。当过农民、工人、小学教员,供销业务员,图书出版发行员。酷爱文学,多年笔耕不辍。于北京、省市各大媒体报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主攻小说、诗歌、散文,并出版长篇小说《蓝天上的彩虹》。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时代的发展,作品多见于网络。曾在《遵化文史》、《燕山诗文》、《畿东文化与艺术》、《芳菲文艺》、《江南诗画艺术院》、《红月亮诗画艺术社》、《世外桃源美文美声》、《晓犁文化传媒》、《都市头条》及河北、北京、广东等公众栏目发表了多篇文学作品。

     投稿须知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投稿标题:作者+题材+标题。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不足十元不发,集体创作以及多人作品一次刊发原则上留作平台维护费用。

主 办:遵化市作家协会

顾 问:关仁山 峭 岩 李春雷 杨立元 

             东 篱 王立新 马 良 张国印

编 委:范丽丽 张国印 曹雪艳 

    王翠红 杨晓健 张玉红

主 编:曹雪艳

副主编:王翠红 杨晓健

编 辑:

小说与儿童文学:代文静   

散文与报告文学:杨晓健 徐小东

现代诗歌:王翠红  王颖春  刘艳芹

古体诗词:刘艳芹 张志明

评论与文学动态:梁淑艳

本期编辑:徐小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