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里士多德的 contemplation 初探

 wenxuefeng360 2021-06-24
高秉江

作者简介:高秉江,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武汉 430074)

人大复印:《外国哲学》2008 年 03 期

原发期刊:《哲学动态》2007 年第 12 期 第 33-37 页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开篇就说:人的各种实践行为,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求善,而“幸福是最高的善”,我们应当“把幸福看作人的目的”,于是我们同样可以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呢?亚里士多德认为绝大部分普通人把幸福(happi-ness)等同于感官的愉悦(pleasure),他们所过的是一种感官享乐的生活。除感官享乐的生活之外,还有另外的两种生活方式,即政治的生活和contemplation(“玄思静观”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是一种追求名誉的生活,依赖于别人赋予名誉,而享乐生活追求肉体的快乐,依赖于外物的被给与,两者皆依赖于他物而不完善,只有contemplation的生活才是最好的。①Contemplation是所有生活中最好的、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是神的生活方式,也是人的神圣生活方式,那么这种contemplation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contemplation一词希腊原文为“θεωρια”,拉丁语转写为“theoria”,但英文却没有因此而顺手将其译为“理论”(theory),而是将其译为一个颇富宗教意味的contemplation,细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书,亚里士多德所指也绝非简单的知性推理的思辨行为。而D.S哈金森(Hutchinson)将contemplation的方式表达为“哲学的生活”(life of philosophy)。②那么这种为亚里士多德推崇备至的contemplation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

contemplation的基本含义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书中所阐述的享乐的、政治的和contemplation的三种生活方式,与毕达哥拉斯所划分的参加奥林匹亚运动会的三种人以及柏拉图的灵魂三分法有着一定的因承关系,体现出古希腊哲学超越论的基本倾向。众所周知,毕达哥拉斯认为参加奥林匹亚运动会有三种人,最低等的是来运动会上卖东西赚钱的商人,其次是来运动会上争夺荣誉的运动员,最高层次的则是在看台上欣赏运动会的观众,这些欣赏者作为非功利的旁观者而出现,古希腊语中的“理论”(theoria)一词即是由“旁观”(look on)而引申出来的。③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人的灵魂有理性(reason)、激情(passion)和欲望(appetite)三个层次,依次引申出三种美德:智慧、勇敢和节制,以及三个等级的人:统治者、卫国者和工匠。在《菲德罗篇》的“灵魂马车喻”中他将理性比作把握方向的马车夫,而激情和欲望则是提供动力却漫无目的的两匹马,唯有马听命于马车夫时,马车才能顺利前行。非功利的“旁观”和超越欲望和激情的“理性”为亚里士多德的contemplation打下了理论伏笔。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书第七章中,亚里士多德专门探讨了contemplation的基本特征:首先,它是最高尚的行为;其次,它具有持续不间断性,伴随着幸福和愉悦,并具有自足性;然后是从自足性引申出来的不假外求和闲暇性。它是最为高尚的行动,这是一个总体的评价,因此其三个主要的特征是持续的、愉悦的和自足的(continuous,pleasant,self-sufficient),而亚里士多德的contemplation之最大特征是自足,自性圆融、怡然自乐而不假外求。它以自身为目的,在幸福中包含着闲暇和自足,因此也就是完善。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中的contemplation是人的最好场所,它可以使人保持内心的安宁与自由感,只有这种不假外求的宁静和自由才是真正的幸福,才真正符合幸福自身的定义,因为“很明显幸福一定是那些因其自身而不是因某种其他之物而值得欲求者。因为幸福是不缺乏任何东西的,而是自足的”。④与此相反,享乐的生活不是一种自足,享乐之人沉迷于感官享受,无穷无尽地追逐外物来满足自身无限膨胀的欲望,求之不得,辗转反恻,求而易得,则生怨足,于是得亦苦,不得亦苦,这完全是一种与动物觅食行为无异的生活。而且这种享乐的生活完全不自觉地受本能冲动的支配,而享乐之人对于本能欲望完全缺乏反思和理解,只是被动盲目地受到本能的支配。

此外contemplation的自足性也有别于政治生活的外在性和依赖性,政治生活是一种审慎(deliberation),亦即一种实践理性的行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理性有两种形式: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理论理性使人获得科学的认识以及智慧,实践理性则可以使人做出正确的决策。决策是否正确有赖于外物之印证,而反省则自足于内在之圆融。实践理性为我们的道德行为提供一种理性的指导,用理性去审慎和选择我们的行为,实践理性之审慎的价值与意义完全在于道德行为的后果,而人们的意志并不能完全控制行为的后果,因此它是依赖于外物和无法自主的。而且这种行为后果只能证明特殊时空环境的有效性,并不可能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意义。由于政治生活是这样一种审慎行为的生活,受追求行为后果的功利心左右,缺乏对自身行为的普遍终极的哲学理解。此外政治与战争等行为总在追求其自身之外的某个目的,忙碌与追逐外在功利因而缺乏自身的宁静与自由,因而没有闲暇。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否定感官快乐和社会政治生活能给人带来幸福,只是认为感官享乐是当下易逝的,而只有受理性支配的才是长久的幸福。亚里士多德也明确地说过“人是政治动物”,也就是说人是社会动物,因而不能离群索居。群居互助而生活的人并不是最高的价值形式,相反人是对应于神的完善性的有限性,而contemplation恰恰是神的特征和生活,这种最高形式的幸福只有神才能完全拥有,没有人能够完全到达纯粹的contemplation的精神生活的至乐境界。而希腊文化的神人同形,人的contemplation是在一定程度上分有了神性。亚里士多德虽然认为政治生活也能给人带来幸福,但显然政治的幸福和contemplation的至乐是两个领域里的东西,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不是人的最终目的,其意义在于为人创造玄思静观的可能条件——闲暇和空闲,而“闲暇”(leisure)正是“学术”(school)一词的词源。无独有偶的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生活的描述是,人们上午从事个人感兴趣的工作,傍晚喝啤酒和谈论哲学。哲学与思辨是以自身为目的,而政治则以实利和外物为目的,所以两者不能等同。柏拉图认为玄思可以统辖政治,即其所谓的“哲学王”,亚里士多德显然认为两者不能等同。

关于contemplation的翻译

Contemplation一词的希腊原文为θεωρια,其词根θεω为“发光”之意,因此θεωρια的词典定义首先是从“发光”而引申出来的(1)“观看,观赏”,再引申为(2)“直接看神喻”。在希腊文化中,视觉中心主义占据着哲学传统的重要位置,亚里士多德明确认为视觉比触觉、嗅觉和听觉等更为清晰,柏拉图的ιδεα(拉丁语转写为idea,汉译“相”或“理念”),也是由idein(看)所转化出来的。但希腊人的看,不仅仅是肉眼看事实,更主要的是心灵观本质,犹如柏拉图的idea是指呈现在心灵前的共相,θεωρια:进一步引申为(3)“思考,思索”,(4)“理论”等。拉丁文将θεωρια转写为“theoria”,其意义也是“看、思考”,其词根thea的意思是“视野”(a view),英文theory由此而发展为“思维概念,思想图式”。但这个词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两个词:spectation和contemplatin,亚里士多德之前已有毕达格拉斯论非功利的“旁观”(speculation)高于荣誉追求者和实利寻求者的论述,柏拉图也有contemplation之别于感觉(sasenton)之说,后者依赖于外物,而前者依赖于自身。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理性承接了其超脱实践理性的利害关系之意。Contemplation一词的拉丁语词根是“templum”,来自于希腊语词根“temnein”,基本含义是“切割”和“分离”(to cut or divide),因此其主要特征仍区别于现实生活的实践和世俗化的超越性特性。

英文用contemplation译θεωoρια和theoria,正是要突出强调其自我内在性、超越性与不假外求性的特征。英文在翻译与之时代并行的当代德语和法语术语时,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反而在翻译作为其文化的源头希腊语和拉丁语时,显示出相当程度的可信性。廖申白《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译本译contemplation为“沉思”,王子嵩等编《希腊哲学史》则将其译为“思辨”,有与meditation(沉思),speculation(思辨)雷同的困难。的确,contemplation含有思辨沉思和理解的特征,但却不仅仅是一种推理的思辨,contemplation不是导向理解的学习过程,它本身是已经获取了理论智慧和理解能力之后的灵性状态,它所追求的是一种更为高尚的目标。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contemplation是一种神性的生活方式,认为心智的最高价值状态就是Contemplation,它是一种善的形式,一种反省美德的形式,……康德认为这种理想的心智状态摆脱了欲望和自然倾向。⑤因此用“沉思”和“思辨”来翻译contemplation,尽管涵盖了其中的一些部分,但却舍弃了其中超越理论思辨的“玄思冥想”,“静观禅定”,“凝神默祷”,“以心观心”之丰富的意蕴。

.

注释:
①④R.Mckeon (ed.),The Basic Works of Aristotle,Random House,Inc.New York,1941,p.983,p.1102
②J.Barnes (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ristotl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p.204.
③S.E.Stumpf,Socrates to Sartre and Beyond,New York,McGraw- Hill Company,2003,p.12.
⑤S.Blackburn,Oxford Dictionary of Phlosoph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p.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