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特辑2:儒学至圣孔子的开创性哲学——'仁'与'礼'之道

 渐华 2021-06-25

孔子生平

中国哲学特辑2:儒学至圣孔子的开创性哲学——"仁"与"礼"之道

孔子在公元前551-479年活动于山东地区鲁国,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世的儒家学者以及封建官府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也许正应了那句朱熹在《朱子语类》卷九十三的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熟悉六艺,30岁兴办私学,50岁出仕鲁国,往后周游列国14年,学说不被重用,68岁回到鲁国著书立说,专力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典籍。

如今研究孔子的学说与理论汗牛充栋,有人贬低儒学,有人崇扬儒学,有人冷视儒学,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官方正统的需求,儒学总是成为被首要重视的学说。

中国哲学特辑2:儒学至圣孔子的开创性哲学——"仁"与"礼"之道

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态度都好,人们对儒学的褒贬不一,本身就说明了这种学说的先进性和稳固性,很显然儒学是建立在符合人性根本和社会关系客观规律上的理论,这样儒学才能具有普适性和实际的应用。

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随从弟子上百人无功而返,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敢要他们的学说,从当时的社会根源来分析,儒学是“盛世之学,而不是乱世之说”。

当各个国家都争着当老大排座次的时候,一个人却跟他们说仁礼道德,劝他们止戈互爱,用现代的理论来分析,就是主观唯心主义。没有考虑到统治者的核心需求,学说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社会背景不符,当然就不可能被官方所接受。

“仁'的起源与提升

在波澜起伏的时间长河中,大浪淘沙,许多旧有的理论与思潮被打翻在地,而”仁“的思想却闪烁着永恒的思维之光,跨过遥远的人类历史文明,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和生机。

《吕氏春秋·不二》篇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仁”的观念就已经大量存在,含义丰富,蕴意广泛,抽象程度也越来越高,几乎涵盖了德、正、直等规范的概念。

中国哲学特辑2:儒学至圣孔子的开创性哲学——"仁"与"礼"之道

然而“仁”的思想为何具有这样的普世性和永恒的价值呢?

这就是我以下要讨论的孔子关于“仁”的思考与提升,以下主要分为这几点:

1.《学而》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包罗诸种道德规范的一般性哲学概念,可以说是“全面道德行为”的总称。

用孔友兰先生的话说:“仁”在孔子那里,被他看作为一切德性的总和。

2.孔子以前的思想家只是提出了“仁”的概念,而孔子将“仁”用来规定人,使之具有直接的统一性,“仁”存在,人就存在;而失去了“仁”,也就不能成为人。

“仁”的本质为爱人,恰恰这种关爱人,同情人,包括爱,同情,关怀下层百姓的举动,便是“仁”的具体表现。

3.而如何做到“仁”,孔子主张反诸求己,通过道德的自律和主体意识高扬实现仁的目标。《卫灵公》里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礼”的发展与追求

在孔子以前,礼主要作为一个伦理和政治范畴来使用,周朝礼乐制度正是用以规定上下级,加强统治秩序的政治制度,《左传》有“定人之谓礼”,“礼所以守其国”的记载。

而孔子的主要目标也是为了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通过“正名”使天下归于礼制,他认为礼的功能是调节社会关系,使社会成员按其“名分”和秩序进行生活与实践,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然而孔子对礼的提升与发展,还体现在他将仁的内涵灌注到礼中,这样仁就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则是仁的彰显和外化。

以此“礼者,天地之序也。”明确将礼作为统摄社会和自然的哲学范畴来使用。

综合来说,孔子关于仁和礼的思想不是单一的概念,而应该是统筹的概念;不是哪一个领域和方面的概念,而是全面的、道德的概念;不是一般性的概念,而是普遍性的概念。

可以说,儒家几千年发展的这一套都可以用仁和礼来概括,掌握了二者的内涵与关系,也就与理解儒家学说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