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诗笔记(十一)秋:我们就这样无情地被抛到这个世界上

 虹72 2021-06-25

惟旧


女伤春,士悲秋。

像在春天开放的花朵一样的女孩子们,春去花落,容易让她们有种花颜不再的自怜之感。

秋天万物凋零,士人不禁感叹年华老去。读书做官想为生民立命,或仕途不顺,或时不我待,难免生出老大徒伤悲的感慨。

在古代,写诗的士人相对女子较多,悲秋就比伤春更加有代表性。

悲秋似乎成了一种传统,自战国秦汉就有了。

(一)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来自众人熟知的《离骚》,贵族屈原不被楚怀王重用,渐感一步步步入荒年。

“日”、“月”、“忽”都是入声字,短促的入声代表急促的感觉。

比如白居易《登鹳雀楼》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入”也是入声字,选取这些景物,在声律上就有一种时间快速流去的感觉。

(二)

古诗十九首两汉 无名氏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可以读碌)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古诗十九首是汉乐府中成就很高的作品,主要内容是表达时间、流逝逆旅乡愁的,也是古诗里较早表达这类题材的作品。

我们就是这么无情地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生和死我们都不能掌握,我们能掌握的,只是生与死之间这一段时间,所以敏感的诗人们对于时间的流逝才格外关注。

而季节的变化,就代表时间的流逝。

东城是都城洛阳旁边的一座小城,城墙又高又长。诗歌由别的事物起兴,慢慢转到自己要说的事情上。

而蟋蟀呢,则是一种很特别的生物。它虽然叫声美妙,却不能过冬。

万物凋零,人何尝不是这样?草木尚有来年再发的机会,人一旦到了暮年就再回不去了。

时间短促、生命逝去是人类共同的话题。

我们怎么面对这个生命的终极问题,学写诗,不仅仅是在学一种技能。学写时,看前人们对于这些终极问题的关怀,想自己对此该抱持怎样的态度,怎么应对时间变化,怎么面对人最终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处境?

写出一首诗,不是某种很骄傲的事情。有价值的,是在写的时候对内心加以磨练。

观念不同了,人做的事情也会不同。

(三)

金陵驿二首(其一)宋 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文天祥兵败被俘,从福建到北京的路上,路过南京的驿站,非常有感触。

荒草已经淹没了宫殿,太阳马上要落山。

天空的孤云,失败的起义,山河还是原来的山河,景色还是原来的景色,人却由宋人变成了元人。

我和满地的芦花一起老去,原来住在旧家的燕子现在在和谁一起飞呢?

从南京再往北,就到了北地,从此和江南永别了。

孤云、燕子、杜鹃,文天祥没有直接表白内心,而是用这些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

(四)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旅途经过骆氏亭,坐在亭中。无眠中看着竹坞、绿水,想到遥在长安的崔氏兄弟。

秋阴、飞霜、枯荷,这些肃杀之物原本最易惹人伤心,但是敏感的李商隐这次却没有因此悲观自恸,反而在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中,体味到枯荷听雨中的趣味。

(五)

也有人一心要给秋天翻案。

秋词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六)

但是反过来想想,秋天也是果子成熟的季节,陆游的这首诗翻案痕迹就没有那么明显。

秋思宋 陆游露浓压架葡萄熟,日嫩登场罢亚香。商略人生如意事,及身强健得还乡。

(七)仿写

今天就仿写陆游的这首秋思。

1、先分析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 熟入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 场平声

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得入声

2、定韵字

下平:七阳阳杨扬香乡光昌堂章张王房芳长塘妆常凉霜藏场央泱鸯秧嫱床方浆觞梁娘庄黄仓皇装殇襄骧相湘箱缃创忘芒望尝偿樯枪坊囊郎唐狂强肠康冈苍匡荒遑行妨棠翔良航倡伥羌庆姜僵缰疆粮穰将墙桑刚祥详洋徉佯粱量羊伤汤鲂樟彰漳璋猖商防筐煌隍凰蝗惶璜廊浪当裆珰沧纲亢吭潢钢丧盲簧忙茫傍汪臧琅当庠裳昂障糖疡锵杭邙赃滂禳攘瓤抢螳踉眶炀阊彭蒋亡殃蔷镶孀搪彷胱磅膀螃

3、依照平仄填字

填字时,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想想其他人是怎么写的。

芦花满地飞霜降,秋叶凄凄日已凉。游子叹嗟人亦雁,及归身独不成行。

这次比第一次的仿写进了一步,上次最后两句是直接化用秦观的诗,这次是利用积累的意象自己写的。

所以写诗的前提还是多读诗,没事时读读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陆游,这和写文的道理是一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