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四大名医孟诜,开创食疗孟余堂

 传承中医养身 2021-06-25
 在距今1400年前的唐代,中医食疗养生文化已然盛行。其中尤以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孟诜(shēn)的《食疗本草》为代表。   历代中医都有共识:医食同源,食物也是药物,用之得当,可以有效纾困解难,治疗疾病。
       孟诜, 公元621~713年,汝州梁县新丰乡子平里人(今汝州市陵头镇孟庄),中国唐代医学家、食疗养生文化创始人,被誉为世界食疗鼻祖。孟诜一生钟爱中医药及养生方术研究,留下了世界最早的药食同源补养巨著《食疗本草》,理论与功效都和现代营养学一致。  
公元711年(景云二年),唐睿宗李旦因朝局动荡,寝寐难安,忧思成疾,满朝御医束手无策,遂召恩师孟诜(shēn)自汝州回朝。
       孟诜(shēn)献千岁松脂茯苓,熬成独苓汤,睿宗连服七日,焕然一新,精神大振。以“孟氏歧黄,余泽百世”之意,赐“孟余堂”之号,以期孟诜(shēn)在汝州北部箕山归隐后,仍能将中医食疗养生之术造福乡邻,发扬光大。
孟诜(shēn)是唐朝医学大家,生平尤为重视不同种类食药的搭配和禁忌。孟诜在中医阴阳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稳中求效”的膳食养生和中医治疗准则。
        孟氏中医(孟余堂)一脉传承,始终坚持以温良的膳食茶膏和现代科技萃取产品为主,甄选源头道地药材,组方温和,稳中求效,在降低药物对身体不良影响的同时,提高治疗效率。
        孟氏一脉千年,薪火相传,虽然中间经历多次断代,但后人仍然恪守“怀仁存义,积德扬善”的祖训,始终致力于中医药膳食疗养传承与现代科技和人文环境的融合,坚持古法验方与现代科技结合,以孟余堂“三宝”和“回春五方”为核心的系列产品,成为孟诜(shēn)余泽千年的馈赠。
        其中,孟余堂“三宝”是指孟余堂的产品形态:茶方、膏方和道地药材,
        而孟余堂的“回春五方”,则是指产品对应的功效:眠方、颜方、清方、补方和调养方。
        孟余堂对方剂功效和药材品质始终如一的追求,成为它能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的重要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