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柿子红了

 廻峰山樵夫 2021-06-25
       漫山的红叶向人们宣示秋天到了,也预示收获的季节来临了。父亲打电话来说:回来一下,柿子熟了,赶紧采,不然鸟吃光了。母亲活着的时候就知道我喜欢吃柿子,母亲不在了,父亲还记着我的这个喜好,继续着母亲的遗嘱。
         记得小时候,村上邻居大婶有棵柿子树,每到秋天,柿子成熟的季节,邻居大婶家里人像看宝贝似的,一步也不离开那棵柿子树。如果家中实在没人,就将一条狗栓在树上,防着我们这些孩子。等到柿子有些发黄,邻居大婶将柿子一个个小心采摘下来,放在竹编的麻筛里,一圈圈地排着。在我们孩子眼里,那简直是一个个宝贝疙瘩。大婶给我们每家孩子分两个,让孩子解解谗。手里捧着那个柿子,就像捧着一个无价之宝。左看右看,闻闻味道,然后小心翼翼地递给母亲。

         这两只柿子,我高兴得像得了解谗的良药,能救命一样,恨不得立即将柿子吃下去。但母亲说:涩嘴,马上还不能吃,要焐呢。于是,母亲找来一根干枯的芝麻杆,用剪刀剪成几小段。将芝麻杆剪成斜口,然后将三小截剪好的芝麻杆,均匀地插在柿子“屁股眼”周围。再将插好的两个柿子,小心翼翼地埋进家中筐里的麦堆里,妈妈说一星期后就可以吃了。之后的几天里,我趁母亲不在,总是天天偷偷地去扒开麦子,看看那依旧坚硬的柿子有没有熟。
         正当在我泻气的时候,一天,母亲说:快来看!只见母亲一手端着一只小小的红“灯笼”,她将红灯笼放在手心,那简直是一盏明灯,一个通红的可以将我那已经馋得发黑的内心一下子照亮。我高兴得叫起来,围在母亲身边,看着母亲小心地将芝麻杆一根一根地从通红的柿子身上拔下来。芝麻杆的前端结着一块从柿子上拔下来的果肉,我不舍得扔,放在嘴里吮着,特甜。母亲看着我馋猫的样子,高兴地笑着,反复说慢点,里面有核,而且很滑,不要吞下去了。以前的柿子个小,有核,很甜,不像现在的柿子,可能通过多次嫁接,个大。我吃完了后,还将几粒核放在手里把玩,有时放进嘴里,再体验一下那种滑滑的感觉。

         现在,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种着一颗颗柿子树,树上挂着小小红灯笼模样的柿子。还有板栗树、枇杷、桃树、杨梅。特别是板栗,上面挂着硕大的板栗刺果球,煞是诱人。有的已经张开嘴,地上零星散落着从熟透刺球里迸落的板栗。
         现在尽管已经到了冬天,每次回家都看到村里邻居家门口的树上,还挂着一些柿子,通红。有的已经熟透,有的已经被啄食还剩半个。以前每次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采好了一包柿子,反复嘱咐:现在农村果树多了,吃得人少了,不像以前,没有东西吃。柿子凉性重,你要少吃,对胃不好。她老人家还说,每次只要焐几个,不能焐得太多。一下子焐熟很多,吃不完。焐的方法也简单:在一只塑料袋或纸箱里放几只柿子,再放一只苹果,扎住袋子口或盖严纸盒,三四天柿子就熟了。
        看着母亲为我采好的一个个金黄的柿子,就像母亲充满着了慈爱的心,烘得我心里暧暧的。
       现在母亲不在了,父亲就会按时电话,说柿子好采了。听到父亲的电话。心里很是惭愧。由于案牍之劳,久不回去了,我知道父亲想我了。

        于是,我们晚上赶紧回去,提前电话告诉父亲,一会我们回来。这样说,下班还是回来很晚。农村一般5点就已经吃完晚饭,6点就已经上床。而我们到家已经8点多,平时父亲已经睡觉或躺在床上看电视。然而,我们到家时,家里大门敞开着,家里、走廊的灯都亮着。父亲就坐在堂间,等着我回来。
        尽管父亲不多说话,87岁高龄,但那种似舐犊之情还是溢于言表。听到车子的声音,他赶紧起来站在门口的走廊上,看着我们把车子停放好才放心。
         他并不说什么,只是说回来啦。我们应付着,向父亲问问寒嘘嘘暧,再问问少什么,冷不冷。我知道,这些都是多余的话,电话里每天都问过,但父亲还是一样一样地认真地回答。有时告诉我村里搞村庄整治,又搞革田成方。或村里哪个人生病了,或村里谁出了什么事情。

         我还要再问细一点,父亲于是尽可能想得细点,讲得细点。这样他就会觉得他没有老,是有用的,是可以回答我的一些疑问的。他高兴地跟我说这些农村的村事和农事。为子让他有更多的成就感,我经常问这个季节可以种什么菜,于是他会如数家珍地告诉我应该种什么,怎样下种,怎样施肥。
        一会,他会拿出已经采摘下来的柿子,叫我放在车上。说,树上的赶紧采,不然,鸟吃光了。于是他搬来一条板凳。树就在门口,我站在板凳上,父亲扶着板凳。我开始用剪子剪,每剪一个就递给父亲,他放在地上脚边的竹篮里。一会树上只剩顶上采不着的几个柿子。父亲说,不要了,给鸟吃吧。
         柿子已经熟透了,冬天的季节早已到了。农村许多地方的路边,有的人家门口树上,还挂着红红的一片。一个个柿子就那么像小灯笼挂着,他还像我小时一样地吸引着我。因为那里有我儿时记忆,有着乡土的味道,有着浓浓的乡愁,还有父母的一份期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