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樵夫笔记之十一:海陵遗事

 廻峰山樵夫 2021-06-25
         那一年,在海陵实习,实习时,应该很休闲。因为实习单位不敢把重要事情交给我们这些毛头小子。说白了是不放心,于是我们就有了广阔的空间,到处找事。
         首先找到高中同学老吴,号亚眠,他那时已经在当地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他好诗,好书法,从小就在故纸堆里摸爬滚打,古典文学功底甚厚。第一次去他那里,办公桌上乱糟糟,文案倒不多。什么破宣纸、秃头毛笔倒不少。乱七八糟的所谓中国画和书法半成品,满桌子和椅子上都是。

          要知道他有现在的道行,当时应该拿几张,可以换房子呢。然而当时哪有这样的头脑,不然,也不会读个什么有着“老九”美誉的师范专业。
        另有一副三十公斤哑铃,威武的躺在他办公室的墙角,那是我和他从白马带去的。记得当时是我请水泥厂的同学,用四个铁球焊接成的。从溧水带到镇江,再到泰州,我两拿得满头大汗,双臂发酸。他在办公室经常抓着这两个大哑铃,左冲右突,如黑旋风一般。引得领导同事侧目,甚至几次把办公室头顶的灯光砸碎,老吴性情大抵如此随性。但他对于古典文学和书画之涵养极深,甚至于一些古典秘笈倒背如流、烂熟于心。
        一些所谓文人,为钱为名为利,粗制滥造,罔顾史实,牛逼哄哄。赶场子,唱高调,与名人合影,以此为荣。并以此为资本,是处炫耀,令人生厌。观今之所谓名人,较之老吴,实在朽木一具。老吴不善或不屑与名流交往,正所谓高手在民间。虽已出版古诗词和小说数册,然只赠我等同学、好友。不结社,不入伙,绝无图名谋利之心。

         那时公车就是自行车,一到周末,我和他一起,骑着单位的公车到处闲逛。他带着我穿大街走小巷,几次交警把电话打到法院办公室。投诉云,有个穿法院制服的人,记得是深蓝的制服,擅自骑自行车违反规定,在大街带人。领导找他谈话,他也不以为意,我俩依然如此,好在那时管理也没有现在这样严格。各位请原谅那时的年轻吧,什么年纪说什么话,什么年纪什么做什么事。
         记得一次,我跑到该市卫校,学生正在晚自习。我走进课堂,学生们以为我是某位老师。然而,我轻轻敲了一下讲台:请问有溧水的同学吗,请出来一下。说完,课堂一片寂静,大家相互左右张望,也许就是寻找溧水籍同学吧。我乘机坦然走出课堂,一会两位女同学出来。让我吃惊的,两位同学如此清秀。这也让我的实习生活更加充满了阳光和色彩。此是后话。
         每年春节,老吴我等一起,和一群散漫青年,所谓志同道合者,相聚一起。到迴峰山比武,到花山清谈。我和老吴找来录音机,找到几个钢筋和脸盆,在房间里录制武打配音。制造刀枪剑影气氛,有厮杀呐喊的威势,有人仰马翻的哀鸣,有刀剑相碰的撞击。我们通宵达旦,以此为乐。

         那时,都是单身汉,没有顾忌,没有烦恼。虽然日子很穷,但青春的朝气激励着我们,并没有感到自卑和困顿。没有现在生活的压力,没有房贷的烦恼,没有工作的困扰,真是人生一段最美好的时光。
        此一时彼一时,一晃就成了老人,老吴已经谢顶,我已经成了外公。想到当年那种情形,常常坐在阳台上,仰望星空。看着快速流逝的时光,不断西垂的明月,常夜不能寐,忆及当年,潸然泪下。
       过去的日子永远也不会再来,青春在这些琐碎事务中,慢慢地消耗掉。什么理想、事业也在随着时光慢慢地走到尽头,甚至到了想做事,都没有机会地辰光。但自然的法则谁也不能违反,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前进,人类才会不断前行和进化。
       老吴和两位卫校同学安好,大家都好,这才是我们想要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