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

 廻峰山樵夫 2021-06-25
        阅读,近几年突然成了溧水的热词。
       书香溧水、书香秦源,在溧水区已经蔚然成风。各种各样的书店、郊外书屋鳞次栉比,各种读书活动、各种读书推介会风靡溧水,如火如荼。
         溧水是一个创业和挣钱的地方,是一需要温饱的地方,更需要一个得到精神慰藉的地方。因为多少年来,溧水一直是周边地区一个穷困的招牌。然而不知何时,突然一股和风自秦源吹来、一股清流从东庐山颠倾泻而下、一腔热情从胭脂河流淌而出,一声响笛在无想山吹响,那就是阅读。
         溧水有浪漫的胭脂河、有尽显灵空的无想山、有通往天际的石臼湖大桥、有让人回古代握卷吟诵的读书台、有让人流连忘返天生桥。这都是我们阅读的理由。
         读书从来就是溧水人的爱好,正因为我们有2000多年的文化底蕴,于是溧水也一直就有读书的习惯,也才有着李白、韩熙载、袁枚、崔致远、王安石等文化大家的幸临。
        有了读书,我们才发现溧水有中山八景。中山八景不是普通的景观,而是千百年来,生活在溧水这块热土上的居民对于读书与自然融洽的最好诠释。他们是景,也是书,更是对于自然、天地和人文的最好解读。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没有自然的滋养,怎么可能产生对于自然如此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中山八景就是人们通过对文化的理解,对自然的阅读形成的独特见解。
         因为溧水自古就乐于阅读,才会有对人的深刻理解,有对天地人的融合准确把握。现在全国最大的中草药流派,多少都产于溧水、生于溧水,才形成了全国几大流派。如果没有阅读,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就不会有这些源远流长各种中药流派,中国的药学也不至于如此地发达和丰富。
         因为喜爱阅读,内心对阅读有着深刻的理解,也才会有“琴为风移弹别调,鸟因枝稳恋残春”感叹。也正是对书、对自然有着深刻的理解,借之阅读才会有“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的甜淡。如果不阅读,没有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天地的思考,又如何有从心底产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的自然情怀。那阅读,用心用神才使“年年二月桃花水,如律流皈石臼湖”的佳句流传至今。
         溧水人不乏阅读者,也不缺少阅读的涓涓热情。在经济条件如此丰腴的时代,人们需要阅读,需要更高贵的精神追求。在商场、在郊外、在公园、在路边,只要你想借此栖息一下,就可以随时在某个小书屋里,抽出一本书记来,权当休息,又能借此阅读片刻,岂不美哉。
          阅读,已经成为溧水人的一种悠闲方式,一种生活必须。她绝不是心血来潮,是几千年来的习俗回归。有了阅读,我们就了心灵的依托,就有了对于人生的空前思考。物质是基础,阅读是通向更高层次的天梯和凭借,我们要想再次辉煌,阅读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