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雨:江南正确的打开方式

 螺蛳王老师 2021-06-25

又到一年梅雨季。自6月10号江淮各地相继“官宣”入梅以来,大部分区域成日阴雨连绵,一切都似乎困顿于潮闷的空气中挥散不开。

翻阅千年文学史,曾几何时,江南的梅雨酿造出了江南独一无二的“烟水气”。梅雨早已成为江南正确的打开方式,江南的梅雨亦是一首千年写不完的诗……

梅熟而雨

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晴雨多变的春天刚过,初夏随之而来。然而过不了多久,天空持续多日云层密布,阴雨连绵。在这阴雨天气里,很少见到太阳,空气又热又湿,衣物容易受潮发霉。

事实上,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个雨期较长、雨量较集中的雨季,也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时的特有现象。除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的中南部、韩国的南部,都有这一现象。

●梅雨形成示意图

这一时期正值江南梅子黄熟的时候,因而人们称这种雨为“梅雨”。在唐代之前,各类文献对梅雨的记载较有限。据可考,梅雨的概念最早见于西晋周处所著《阳羡风土记》“夏至之雨,名为黄梅雨,沾衣服皆败涴”的说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然而当时的记载仅仅简要说明了梅雨的时间及特征,并没有详细解释梅雨的形成原因,亦没有形成梅雨的文学意象。

从“梅逐雨中黄”到“梅雨和乡泪”

在两晋南北朝数百年中,梅雨的自然属性在人们的认知中逐渐形成。此后,开始有文人借景抒怀,赋予梅雨以思想、情感,逐步形成了梅雨独特的文学意象。

南朝文学家庾信《奉和夏日应令诗》是较早涉及梅雨的文学作品。全诗通过对麦子变黄成熟之时连绵阴雨的描写(“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呈现出江陵地区的夏景。此诗也初步形成了梅雨意象的原型意义。

至唐代,梅雨意象在唐代诗歌中得到传承与发展,梅雨成为描述江淮夏景特征的同时,还成为了不少诗歌的题材。如杜甫《梅雨》写道: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此外,中晚唐文学作品中的“梅雨”已突破了对梅雨的简单描写,将梅雨意象赋予了强烈主观象征色彩往往与思乡、怀友、孤寂等情感联系在一起,表达出文人复杂多样的思想,形成了梅雨意象的基本内涵并对后代文学作品产生深远影响。如柳宗元的《梅雨》则借阴晦的节气抒写心中被贬谪的郁闷之情。全诗如下: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烟雨江南

至宋代,梅雨意象内涵进一步丰富。此时,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梅雨鲜明的地域特征在文学作品中不断加强。

宋代的江南一带成为文人聚集、活动频繁的区域。因而这一时期描写梅雨的文学作品较前代大为增加,梅雨意象亦得到充分体现。其美感和文学意蕴寄托着文人丰富的情感,梅雨的江南地域色彩日趋鲜明,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烟雨江南的经典标志。

有别于前代的压抑伤感色彩,这一时期对梅雨轻细如丝特征的描写大多表现出梅雨下的江南迷蒙满空、婉约缠绵之美。如晏殊的“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俞德邻的“密雾蒙蒙笼翠幄,轻烟冉冉散青丝”等诗词无不写尽梅雨的美感。借景抒情方面,梅雨丝丝缕缕、如烟如雾的自然状貌也与人与人之间绵绵不绝的情感非常吻合,因而自宋以来文学作品在表达男女间的相思之情时亦常用梅雨作比喻或衬托。

至明清时期,“梅雨”与“烟雨江南”的经典意象组合已然进一步固化。烟雨江南正是对迷蒙如雾的梅雨意象之美的最好体现。江南这方山环水绕的天地也因轻柔、缠绵梅雨的笼罩而别有韵味。

历经千年,梅雨早已从一个地理名词蜕变为“烟雨江南”的唯美文学意象,在中国文化中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和魅力。梅雨下的江南,亦在千年岁月变迁中造就了属于江南的故事。如果说小桥流水的江南是世人眼前的那抹白月光;那么撑伞踟蹰烟雨小巷的江南或许就是人们深藏于心的朱砂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