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淫邪之人,一目了然”:三种“淫欲”深重的人,请敬而远之!

 农俗闲话 2021-06-25

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养生延年,其最大的障碍莫过于“纵欲”,就如很多人常说“道理都懂”却始终背道而驰一样。然人非圣贤,孰能无欲。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了解欲望带来的祸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节制欲望。

《内经·上古天真论》中岐伯对黄帝说“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可见“淫”欲自古就是人生的最大阻碍,班固在《白虎通》中说“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在古人看来,中正典雅的音律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节制淫欲。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淫”并非单指色欲,乃统称所有过度的欲望,诸如骄奢淫逸贪妒等等。而哪些深陷“欲”泥乐此不疲的人,在他人眼里往往一看便知。

一、贪得无厌

贪得无厌的人唯利是图,无论利益大小,只要被其看中必然背信弃义不择手段。

春秋时期的晋国和秦国素有“秦晋之好”的美称,然而眼见利益可图后马上翻脸一边出使秦国绝交,一边出使楚国交好,随后麻隧之战秦军大败。

与利益相关而饱受非议的莫过于商人,自古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无商不奸”的说法。事实上古代民生尤艰,贪小便宜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时至今日几乎都有被奸商蒙骗的经历,这样的商人不在少数却也是极易分辨的,他们油嘴滑舌见人下菜时常装出一副爱买不买的姿态,这与那些兢兢业业的诚信商人在神情与态度上都有着天壤之别。

二、见利忘义

见利忘义的人通常都会过河拆桥,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极尽热情之能事,当其渡过难关之后也就自行冷淡疏远。这一类人同样极易分辨,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人的形象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必然是长期表现的结果。这类人事前大多冷漠,突然热情必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渡过难关之后自然是恢复常态。关键在于其冷漠的本性注定不懂感恩,热情也只是求生的本能,所以事后即便恩人有难但与己无关,甚至会退避三舍以防殃及,更有甚者落井下石撇清关系。其实这种事后的态度,与其太平之时的表现几乎一致,对这样的人心存侥幸难免有些自取其咎。

三、居心叵测

庄子说:“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人心难测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邪不压正的社会形态。常言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有人分享自己的幸福与成就,有人却将自己的幸福与成就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人同样极易分辨,他们平日炫耀自夸,目中无人。对自认为不如自己的嗤之以鼻,对那些高过自己的说三道四。有的以此为乐,有的以此阴谋,无论哪种都时常伤人于无形,所谓舆论至死莫过于此。

总之,人生在世的忧患大多来自人祸,无论是怀才不遇还是社会交际。自身的喜怒哀乐几乎都与他人密切相关,或者得失,或者排斥,或者欺骗,或者利用,或者相残,真正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凤毛麟角。而避免人祸的关键则在于如何正确的识人,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意思是说要想看出一个人的本性就看看他当下在做什么,以往在做什么,他因为什么才感到心安,也有人解释为先看他的动机,在看他的手段,最后观察其为何心安。虽然后世涌现了许多识人经典如《将苑》、《冰鉴》等,也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更为深入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