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翡翠玉色克卢萨与克莱德的亲密关系

 新西兰导游天舒 2021-06-26


克卢萨河(Clutha River)是新西兰南岛第一大河,长度338公里,自瓦纳卡湖流出,一路向南注入太平洋。

克卢萨河沿袭了瓦纳卡湖的高贵血统,颜色呈现漂亮的碧玉色,流量巨大,颜值极高,在毛利文中,该河流的意思就是“闪闪发光的河流”,而其缘自苏格兰盖尔语的发音,苏格兰有一条克莱德河(Clyde River),在盖尔语的发音中就是克卢萨河(Clutha River),由此就体会到与小镇克莱德(Clyde)的亲密渊源。

如果不是那部冯小刚的电影,这座小镇肯定是没什么人知道的,至少在金子淘光之后一定是这样,在这一点上镇子居民的心态有点复杂,一方面谁都不喜欢吵吵巴呼的游客占据了自己每天喝咖啡的位置,还整天站在街中央照相,车辆疾驰来去如风;可另一方面打破了生活的宁静,也让他们感觉到一点刺激,毕竟平时过于沉闷的生活也确实有些乏味,至少热闹带来了很多可以议论的话题。当然过境关闭之后这种情况已经好多了,阳光照旧如同尘埃一般弥撒在主街之上,每天按点儿出来街头的老几位相互寒暄一下,这跟我家乡在银行前面蹲着下棋晒太阳的老几位并无区别。

克莱德小镇并不由着主路穿过,这也是它保有独特气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毕竟车来车往的主路挺让人烦,而且会被迫改变很多,但如果拐个弯绕行一下,情况就改变很多,至少安静与安全得到极大的提升,在喧闹与宁静之间寻求到了一个相对的平衡,这很重要,尤其对这种千把人的镇子来说,所有这一切都正正好,不多,也不少,正合适。

小镇原来的名字其实叫做顿斯坦,不过从1865年就改成了克莱德,在那个时候,小镇上挤满了淘金的矿工和做贸易的商人,每个人都希望一夜暴富,幸好严酷的现实让他们冷静下来,没过多久金矿就挖光了,剩下最有年代特征的就是这种片状的岩石,在刺眼的阳光下,似乎在其中还能看到细碎的金子在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想找到这个漂亮的牛奶桶,你就得深入本地的小Cafe中去

一间不错的画廊,据说冯导在此也买过几幅作品

前一篇:《但尼丁城市的 “1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