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和孩子谈钱?

 周沭罕Stella 2021-06-26

怎么和孩子谈钱?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奶奶带兄弟俩去超市购物时,用了“我没带钱”这个理由拒绝弟弟的无理要求,回来后,她和我们说,弟弟建议:用手机支付宝!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们才有了与兄弟俩的购物前的约法三章,同时也和长辈们交流我们的想法。
来杭州之后,由于住的环境没有老家的好,兄弟俩老嚷嚷着:妈妈,我们买跟爷爷奶奶家一样的房子吧,有院子,可以踢球,还可以跳绳。后来,在乡村的外公外婆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妈妈,我们买有大围墙的房子吧,里面有鸡舍,还有鱼塘,还有贝贝(外公家的狗)给我们看家。我和爸爸压力瞬间增大:那我们需要努力赚钱哦。弟弟说:那到银行去取吧!哥哥在一年级的时候,仍然认为银行无偿为人们提供金钱和服务,没有钱了直接去取就行,我们解释了很久,他才知道,原来是先要有钱存进自己的银行账户,才能从银行中取钱。
记得我们小时候,父母从不和我们沟通家里的经济问题,似乎那是他们的责任,我们只需要顾好自己的学业就好,在经济上没有受过苦,这使得我对钱的意识很淡薄,花钱大手大脚,没有投资意识,这是我个人的弱点,不能因为自己不擅长而拒绝与孩子谈钱,浇灭他们对于金钱的好奇,剥夺他们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力。是时候与他们好好谈钱,树立他们的金钱观,培养所谓的“财商”了。


第一阶段:意识培养。现在大多数孩子都生活得非常优渥的环境中,只要他们想要,不管是哪个国家和地区的东西,无论哪个季节生产,都不是问题。即便父母可能认为没必要购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会以疼爱孙辈的名义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所以难免会让孩子们觉得,金钱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可以和孩子们简单交流我们的家庭的收入有哪些部分组成,每个月又需要哪些必要的支出(尽管我自己都不清楚,还是让爸爸来做这个工作吧),让孩子们意识到金钱和时间一样,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现在兄弟俩已经深刻体会,时间一去不复返,做错的事只能弥补而无法坐时光机重新再来一遍的道理了,所以用时间来比喻,兄弟俩应该能理解。
第二阶段:管理压岁钱。趁着压岁钱还热乎,和孩子们谈谈他们对于压岁钱的想法,这时候要注意自己的用词,不评判,要表现出和孩子一样的想法,引导孩子们们换位思考,收到压岁钱要心怀感激。同时,我们自己要做出改变,不能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我们和孩子约定,帮他们管理压岁钱,也就是压岁钱我们先存到他们的账户里,用来交学费、购买他们的玩具、衣服、文具等,他们凭着自己日常学习活动、参与家务的积分换取零花钱。有了这个约定后,兄弟俩对钱的态度非常认真,每次收到压岁钱,都会跑回小房间(弟弟更直接,会当着长辈的面“1,2,3”地数里面人民币的张数,完全不顾满头黑线一脸尴尬的我们)。孩子的零花钱有限,就会对自己的欲望有所取舍,两个人还会商量着把各自的积分合在一起买共同的玩具。
第三阶段:参与日常经济活动。比如疫情期间,口罩价格上涨,甚至有很多假冒口罩出现,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跟孩子聊一聊物以稀为贵,是什么决定一件物品的价值之类的话题。另外,把孩子当作家庭的一份子,主动和孩子谈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生活中也会有不如意的事,比如意外灾害或病痛,投资失败等,对于这些意料之外需要花钱的地方,我理解作为父母不想让孩子担心的顾虑,但我们的孩子将来也会面对各种经济上的现实遭遇。与其保护温室里的花朵,不如把这样的经历当作孩子学习的机遇,一个让孩子们学习和家庭成员团结一致、一起努力的好机会。比如我们现在要卖去老家的房子,在杭州购买新房来改善家庭环境就需要全家人共同的努力,开源节流。但我们也要警惕,不让孩子掉到钱眼里。我们可以问问孩子,有哪些东西是钱不能买到的呢?比如问哥哥:你从鸡舍里捡鸡蛋的快乐需要多少钱来买呀?问弟弟,你拎着餐盒,给贝贝喂食的快乐,妈妈可以用钱来买吗?虽然类似的问题很幼稚,但从孩子们生活的实际出发,与他们聊一聊钱的局限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能意识到,很多东西,用金钱是无法衡量也无法购买的。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很多时候,我们的快乐是建立在与他人的分享或者帮助他人之上的,我们可以用捐赠、捐款的方式,帮助有需要的人,改善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便利,这样我们也会很快乐。
零零碎碎写了这些。其实这个话题,需要我们很敏锐地抓住日常生活小契机,同时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孩子们平等地交流。
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和孩子们谈钱的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