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渡过 · 咨询师专栏】邹峰:真实自我与虚假自我——我对空心病的解读

 长沙7喜 2021-06-26
图片
文/邹峰 (渡过讲师、咨询师)   图/张进

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提出过“空心病”的概念。他在北大学生中发现有这样的群体,而且比例高达30%以上:这些学生从临床症状看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而且抑郁程度不轻,因为已经有明显的自杀念头或者自残行为。
 
作为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徐凯文教授,发现这些抑郁的学生对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都不敏感,甚至基本没有效果。而且从他们的生长环境看,家庭条件,和父母关系都不错,人际关系良好,成长经历中也没有明显的创伤事件。
 
这些学生有明显的空虚感,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没有方向,简单说,就是感到活着没啥意思。徐凯文教授把这类现象叫做“空心病”。
我最近几年接触了大量抑郁休学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初中高中的学生。其中有一些符合徐凯文教授观察到的“空心病”。结合我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我尝试对空心病做一些解读。
 
01   无重大事件的“低温烫伤”
 
心理咨询中,一个咨询师的基本功是要帮助来访者梳理成长经历中的创伤事件,因为很多心理问题来自早年的创伤。也许有人会说,这些“空心病”孩子并没有受过什么创伤,我则认为:创伤并不一定来自一件重大的、让人记忆深刻的事件,而有可能来自一种持续的压力环境,来自一贯严苛的父母。
 
烫伤,可以来自高温的开水,或者明火灼烧,也可以来自海滨沙滩上的太阳紫外线。夏天的时候人在海边玩,如果没有涂上有效的防晒霜,白天并没有感受被高温灼烧,到了晚上却感到背上火辣辣地痛,第二天赫然发现已经起了泡,和被开水烫伤是一样的效果。
 
所以即使没有明显的创伤事件,比如被父母打骂,关黑屋,父母离婚或者亲人死亡,在学校被老师公开罚站打耳光羞辱,被同学霸凌,等等,我们还是有可能在压力环境下遭遇这种类似“低温烫伤”的创伤。比如父母总是拿自己和别人家孩子比,没有考到满意的分数就各种指责,冷漠甚至羞辱。
 
我在一次咨询中,一个女孩回忆起她小时候,有一次妈妈送她参加一个同学的生日会,她在后视镜中看见开车的母亲看她时的眼神,失声痛哭。我们已经无法回溯当年这对母经女历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知道,母亲一个冷漠的眼神就可以严重烫伤孩子的童年。
 
我还认识一个符合空心病特征的女孩,她曾经在我主持的渡过亲子营活动中,微笑着说她准备在一年后20岁生日的时候自杀。她从小和父母,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父亲和外公这对翁婿的矛盾和暗斗,让这个敏感善良的孩子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压力。
 
还有一个有严重慢性空虚,多次尝试自杀,被诊断为边缘人格障碍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妈妈和奶奶的冲突中。这样的孩子往往内心敏感,共情能力强,他既共情奶奶,也理解妈妈,还要替爸爸担心在婆媳关系中左右为难。小小年纪就活在大人的各种冲突中,长期被焦虑的情绪煎熬,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
 
02   Invalidating的环境
 
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情感障碍,包括进食障碍、强迫症、双相、边缘人格等等,和invalidating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Invalidate这个英文词,没有一个很明确对应的中文,大概可以翻译成,不允许,不接纳,不确认,不认同。我来举例说明什么是Invalidating的家庭环境。
 
孩子:妈妈我想喝水。
妈妈:怎么又口渴了?你不是刚刚才喝了一大瓶可乐。
 
孩子:妈妈我热,我想脱掉一件衣服。
妈妈:今天怎么会热?脱衣服会感冒的。
 
孩子:妈妈我害怕。
妈妈:这有啥好怕的?真不像一个男人。
 
孩子:妈妈我考了95分,好开心。
妈妈:这有啥好开心的? 人家考100分也没像你一样骄傲。
 
孩子:妈妈我气死了,老师冤枉我。
妈妈:这有啥好生气的?老师批评你是为你好。
 
孩子:妈妈我们家是不是很穷?
妈妈:我们家怎么会穷?谁告诉你的?
 
孩子:我们家是不是很有钱?“
妈妈:你从哪里看出我们家有钱?你听谁说的?
 
孩子:我喜欢音乐,想做一个歌手
妈妈:唱歌能有什么出息?你的任务是把成绩搞上去。
 
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这个孩子表达什么,妈妈总是能用一个疑问句驳回去。我把这类妈妈叫做杠精妈妈。也就是说,孩子喜怒哀乐各种感受,总是被妈妈用抬杠的方式加以否定、拒绝、驳回。甚至连口渴、热这种身体的感受,也不被确认,接纳。
 
孩子口渴,妈妈认为你不应该渴;孩子高兴,妈妈认为你不应该高兴;孩子生气,妈妈认为你不应该生气,孩子喜欢唱歌,妈妈觉得你唱歌肯定没有出息……
 
久而久之,这个孩子会慢慢搞不清自己的感受到底是什么,到底该不该高兴,该不该生气,不知道到底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可参阅本人另一篇文章《如何终结“应该之暴虐”?》
 
我认为,空心病的无意义感,空虚感,最早就源自于孩子感受到不被接纳、不被认可、不被确认。
 
03   劝说式沟通和习得性无助
 
很多家长把沟通理解为劝说。
 
沟通本来是双方平等的协商,和劝说有本质的区别。强势的家长,往往已经替孩子做好了选择,但是在形式上还是要走一下“沟通”这个过程。结果沟通实际上变成了劝说。
 
比如说,孩子面临A和B两个选项,家长看上去是和孩子商量选择A还是B,但是内心已经选择了A。聪明的孩子往往很快就明白家长内心的选择,如果自己内心对B也无所谓,那就直接乖乖选了A。
 
如果这个孩子内心非常想选择B,但是一旦他选了B,家长就会用各种方式劝说,软磨硬泡,甚至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还是让孩子同意选A。
 
经历过几次这样的“沟通”后,孩子就习得了一种无助:无论我多么努力坚持自己的选择都没有用,最后还是得按照父母的意思来,选择他们希望我选择的。
 
孩子不敢坚持自己的选择,被夸奖为懂事听话,其实是一种习得性无助。
 
04   依恋关系和虚假自我

著名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儿科医生温尼科特发现:婴幼儿的两个基本需求是依恋和真实。婴儿需要依恋关系才能生存,但当他们试图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却不被接纳,并进一步会威胁到依恋关系时,他们会牺牲自己的真实以保持依恋关系,从而保障自己的生存。

比如妈妈不接纳孩子的要求,而且还不允许孩子对此生气。孩子不仅会感受到强烈的挫败,还会发展出一种假性自我来取悦母亲或者照顾者。进一步,孩子在努力取悦母亲或者照顾者的过程中,逐渐与自己真实的情感失去了联系,他内在感到空虚、迷茫,很难体会到愉悦感。

所以,虚假自我是人们在生命早期创造的一种人格,它的作用是保护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免于再次经历创伤、恐惧和压力。
 
05   严苛的超我和人格解离

抑郁人群普遍有比较严苛的超我,这种超我让他们有很高的自我要求,他们不接受不好的自己。
 
我最近接触的一个案例,一个很有天赋的男孩,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积极、乐观、真实、自律。当我问他:你现在最大的困扰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我发现我逐渐失去了自主权,这太可怕了,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人格分裂了。
 
询问之下,我逐渐明白了:他一直试图把那个不堪重负、消极悲观的自我向外推,觉得那个不好的我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个人;现在我被那个不好的人控制了,所以感觉失去了自主权。

他无法把两个截然相反的自我整合起来,换句话说,他的自我破碎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人格解离。人格解离状态下,自杀风险非常高。事实上,他已经在写遗书。
 
06   马斯洛的理论和价值观缺陷

关于与空心病相伴的价值观缺陷,我想引用一下马斯洛的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进行排列,底层的需要是生存和安全,高层的需要是自尊和自我实现。当低层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人就很难产生高层次的需求。空心病的本质是内心的安全需求没有被满足,表现为人生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所以我的观点是:价值观缺陷也好,没有人生理想也罢,都是空心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所以,无论从创伤、不接纳的环境,还是习得性无助、依恋理论、人格解离、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各种角度都可以解释“空心病”现象和成因。
 
最后,我试图解释为啥北大学生中“空心病”比例那么高,远远高于普通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病率。
 
能考上北大的孩子,往往是智力超群,或者学习能力特别强,非常努力自律的孩子。

但是,一个孩子告诉我:我数学好,不代表我喜欢数学。
 
越是成绩不好,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父母无奈之下就会让他们自己去社会上闯荡,对他们并没有更高的期待,就像德云社的岳云鹏,烧饼,爆红的电影演员王宝强。越是这样的孩子,越是可以解放自己的天性,遵从自己的内心。
 
一个学习很好的孩子,可能同时还有更多的兴趣爱好,比如他想尝试当歌手,说相声,想做一个赛车手,脱口秀演员。但是越是这样成绩优秀的孩子,在充满生存焦虑的社会中,越是不容易被父母允许去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只能按照父母的安排,学校老师的期待,一路考进北大。
 
这也许这可以解释为啥北大这样中国最好的大学里,空心病的比例高达30%以上。
 
当一个孩子不被允许做自己,即使他成功地考上了北大这样最好的学校,也不能感受到快乐,觉得做人没意思。就像在脱口秀领域大获成功的李雪琴,在她读完北大,去美国留学的过程中,还是得了严重的抑郁。
 
我们严格要求孩子,希望他们考上好的大学,最终目的是希望他们过得更幸福快乐。
 
所以,如果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有幸福的未来,请接纳他们的感受,允许他们做真实的自己。


邹峰

渡过签约咨询师,渡过圆桌派项目负责人。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十多年前接触到抑郁症,有陪伴患者康复的经历。之后研学心理咨询,专注于青少年心理辅导陪伴,对处理青少年学习障碍、厌学、校园恐惧等方面有心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