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南以北 | 丙申末真腊至安南行纪

 CHANJIJI陈吉吉 2021-06-27

(全文14000字,阅读大约需要20分钟)

序:一路向南

很早就想去吴哥窟走走了。

上学时,没有钱。上班后,没有时间。就这样一拖再拖,拖到了懒癌晚期。丙申年末寒假,和坚叔策划去印度溜达一月。都开始订机票,办签证,我们却退缩了。主要是初次出国经验不丰富,加之没提前预定印度的火车票,和我姐绘声绘色的描述,极害怕到了印度坐外挂火车。于是,印度的计划夭折了。

印度去不成了也总要出去门看看吧。我和坚叔,国文一拍即合,柬埔寨+越南的计划便浮出水面,并迅速的完成了预定机票,办理签证等一系列动作。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放假,等待着一路向南。

一路向南并不复杂。我先坐火车南下广州,卧铺十几个小时,虽然慢,但是便宜安稳。到了广州,姐姐正好飞伊朗,我就随便找了酒店住下。次日一早,好友国文自从化而来了。我先到大堂把杯子寄回家(那是前一天EX送来的,公园前地铁站差点上演了电视剧的一幕),和国文边叙旧边步行去黄花岗。黄花岗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国文之前来过,此次又陪我看了一遭。逛完黄花岗步行回酒店,退房,国文带我吃饭,时间也就差不多该去白云机场了。

黄花岗至白云,其后经过繁琐的安检和出镜手续后,一切完毕,再次南下,飞向暹粒。

云端圣殿:从柏威夏寺到高盖

去往柏威夏寺并不难,需要是无非是时间、金钱和勇气。

凌晨四点多,刚在闷热的暹粒迷糊了不到三个小时的我们就爬了起来。出了旅馆,提前预约好的司机已经在门口等着。

从暹粒去往柏威夏寺,往返需要八个小时。现如今暹粒约车司机人人都会微信,会讲中文的也大有人在,事先已经在网上比较了几个司机,也询问了很多关于价格的细节,最后以200刀四天(柏威夏一天,大圈,小圈,外圈三天)定下了这个会讲中文的司机—阿彬。

如下图所示,柏威夏寺在柬埔寨与泰国的边境线,可以说只有一山之隔。这里属于泰柬两国争议地区,两国在历史上都宣称对该寺所属区域拥有主权,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将柏威夏寺判归柬埔寨所有,2008年,又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因为柏威夏寺,泰柬两国发生过多次武装冲突,目前实际则由柬埔寨的柏威夏省控制。泰国方面为此还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现在去柏威夏寺已经不用担心武装冲突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一切风平浪静,尽情参观闲逛。

早上四点多出发,八点多便到了柏威夏寺的售票处。寺处于山巅之上,而售票处则在山脚下的公路旁,几处简易的房子就是“游客中心”了。门票10刀,需要出示护照。上山则需另购“景区小交通”:皮卡或摩的。皮卡10到,摩的5刀,均是来回的价格。去之前,前沿锅张老师一再叮嘱,上柏威夏寺要坐摩的,嗨的一米。我们一行三人也是穷游族,当然摩的往返。

坐上摩的后,阿彬便在车里补觉,我们一人一车,师傅油门一踩,嗖的窜出去了很远。不过最惊险的还在后面,柏威夏寺所在的山非常陡峭,部分道路接近60度,摩的往上攀爬还不觉得害怕,下山的时候真的忍不住捂住双眼,确实嗨的一米。

摩的不过二十分钟,便把你直直的送到山顶,柏威夏寺就到了。通过一个简陋的检票处,便算是进了景区。柏威夏寺如下图所示,是一组坐南朝北的建筑群。其修筑在山巅斜面之上,两侧均是悬崖,不过整个建筑保存非常完整,沿中轴线神道一路由北向南逐级而上,气势恢宏。柏威夏寺开始建造于公元11世纪上半叶(即北宋中期),到公元12世纪结束,历时近200年,13代君主。建筑风格与吴哥窟相似,寺共有四层,以中轴线神道串联起带四个庭院,每层都有山门和围墙。

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

柏威夏寺坐落于柬埔寨平原中央高地的边缘地带,是供奉湿婆神的圣所。神庙建成于公元11世纪上半叶,不过,其复杂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9世纪,当时它是一座偏僻的隐修所。神庙保存十分完好,主要是因为它位于泰国-柬埔寨边境附近,地理位置偏僻。这处遗址之所以卓尔不群,原因有三:它位于海边悬崖之上,从险峻的绝壁上可以远眺广阔的平原和连绵起伏的群山;建筑风格与周围的环境及神庙的宗教功能融为一体;最后是神庙精美的石雕装饰。

柏威夏寺是来柬埔寨所见的第一座建筑,着实深深的被其打动。一路风尘仆仆,到达时内心如洗尽铅华般,明亮,干净。置身其中,犹如飞翔在云端一般,自由自在。我仔细端详着这座圣殿,轻轻地走过长长的神道,来到最后一层庭院,穿梭于那永无尽头的回廊,时光仿佛早已静止:我与柏威夏寺融为一体,你牵引着我走进未知的“传送门”,感受那遥远时光的温度,凝视着你美丽圣洁脸庞,谈一场永恒的爱恋。

离开柏威夏寺,我们未做停歇便赶到高盖。从柏威夏寺到高盖正好处于回暹粒的中间,车程2小时。高盖曾是10世纪吴哥的国都所在地,高盖 (Koh Ker) 作为都城的时间并不长,迦耶跋摩四世(928~942年在位)篡权之后离开吴哥,便将都城设在了这里。迦耶跋摩四世去世后两年,他的儿子、王位继承人哈迦耶跋摩一世重新将吴哥定为都城。

高盖最知名的建筑便是Prasat Thnom金字塔,门票也是10刀,和柏威夏寺一个价,却没柏威夏寺的看点多。金字塔外形神似玛雅金字塔,可登临,塔顶端为祭坛,祭坛中央为中空,可直通塔底。据说活人献祭时,直接把人从这里扔下去,活活摔死。一将功成万骨枯,普通的老百姓是最可怜的,活人献祭的惨不忍睹让人惊悚唏嘘。

金字塔周围还有附属寺庙建筑群。这些建筑被密林掩盖,碎落的巨大石块满地皆是,庭院围墙上长满了荒草,神道石柱东倒西歪四处零落,沧桑和肃穆的气氛萦绕心头,如同瞬间走进了一个国都短暂的时代和一处不为人知,早已遗落的圣殿。

在高盖,我们吃了来柬的第一餐。一份炒饭,要价5刀,真心感觉又贵又不好吃。

林中废墟:寂静沉睡的崩密列

离开高盖,阿彬说回程正好顺路崩密列。坚叔也说正好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足给吴哥寺,于是调整行程,在傍晚时分来到了崩密列。收费5刀,不给票据,便宜实惠,内容丰富。

崩密列可以说是最完美的林中废墟。整个建筑坍塌损毁殆尽,高大的树木包裹这建筑的遗迹,墙壁上爬满了纵横交错的粗藤,寂静与沧桑弥漫在树林之中,寂静之中充满神秘的氛围。

崩密列和吴哥寺一样,平面均为正方形,每个方向均设有门和神道,直通中央圣殿。这些神道长的一模一样,在丛林中没有任何参照物下极其容易陷入兜兜转转中。我们在逛完崩密列后准备找阿彬时,就完全迷路了,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却总之找不到来时的那条神道。不过还是国文和坚叔记性好,想到来时的神道一侧有个水池。凭借这点线索最后才找到阿彬,顺利的脱离了轮回的怪圈。

从崩密列回到暹粒,已是华灯璀璨。谢绝了司机阿彬的吃饭相邀后,我们先是在其带领帮助下另外找了一家旅馆,而后步行到老街处吃饭。

饭后,我和国文一人一大杯果汁,在炎热的暹粒,自在而惬意。

临睡前,和司机师傅再次确认,明儿便开始直奔吴哥,开始转圈圈了。

枕着异国他乡的梦,安然入睡。

初见微笑:沿着吴哥“大圈”行走

以高棉族为主体的柬埔寨王国,古称扶南,真腊,吴哥。中国元朝周达观有《真腊风土记》传世,这部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缺失了文献记载的柬埔寨,可谓是十分珍贵。本吉游记题目效仿真腊风土记,故而起名为“丙申末真腊至安南行纪”,特此说明一二。

公元1至6世纪为扶南国时期,7至8世纪为真腊王国时期,9至15世纪为吴哥君主国时期。扶南国的政权中心在湄公河的下游,开国君主信丰印度教和佛教。真腊国王的政权中心在今天磅同以北35公里处一个名叫三波布雷卡(sa mbor prei kuk)的地方,古称伊奢那补罗,中国的隋书叫伊奢那城,开国君主伊奢那跋摩一世公元616至635年在位,信奉印度教。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柬埔寨三波布雷卡寺成为继吴哥窟,柏威夏寺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公元7世纪,真腊分裂成水真腊和陆真腊。公元9世纪初,吴哥文明的奠基人—阇耶跋摩二世,统一了真腊,开创了吴哥王朝。从9世纪初开始,吴哥王朝先后有25位国王,统治着中印半岛南端以及越南和孟加拉湾的大片土地,政权中心先后在荔枝山,罗洛士群和吴哥城,信奉印度教和佛教。

来到暹粒的第二天,舒舒服服的睡了个好觉,又舒舒服服的吃了早餐。头天下飞机,为了省钱我提前在微信上订好的房间真是奇差无比,还是中国人开的旅馆,都过去这么久了,我也不好意思挂出来示众。第二天柏威夏寺归来,我们在司机阿彬的帮助下,另外寻了一家旅馆。这次条件就好了很多,3人间27刀。房间舒适,紧邻河边,离老街市场又非常的近,可谓价格厚道,物物价廉。

早起早餐后,司机就过来了。如前文(一)所述,四天200刀,其中两天car,两天是tutu了。今天去逛大圈,所以来到门口就是一个不会中文的tutu司机。倒也无妨,比划着英语总是可以的。随后,我们接上了一个蹭车分摊美元的美元,一行四人便向着吴哥窟奔去。

司机先把我们带到售票处。吴哥窟的门票是分1天、3天、7天三种票价,3天为40美元,拍照取票,一气呵成,每天第一次进入的寺庙,会打孔,那么这一天就开始算数了,在一天范围内可以无限制的游览所有的寺庙,前提是你时间可以精力允许,本吉非常推荐3天行程,既可不徐不疾,又可安安逸逸的看完吴哥窟90%以上的寺庙遗迹。实事求是的说,这票价不算贵,后来听说又涨价了20%,看来我们去的挺是时候。

tutu带我们第一天游览的是大圈,基本轨迹如下:豆蔻寺—比粒寺—东梅奔寺—塔逊寺—龙蟠水池—班黛普雷寺—圣剑寺—巴戎寺—巴肯山看日落——回旅馆。巴戎寺这天是初见,已经后高棉的微笑迷住,其后还有二看,暂且不表。

走在吴哥古迹中,豆蔻寺的浮雕华美精湛,蓝天白云下东梅奔的大象威武壮观,龙蟠水池像是童话世界,还有鲜为人知的野庙和班黛普雷寺,了无一人。周边树林掩映,护城河遗迹仍清晰可见,当年盛大的规模仍可见一斑。楼门中央坍塌但仙女浮雕保存完好,中央院落已经坍塌殆尽,唯有中央两棵高挺的大树十分显著,四座塔门及中央塔虽有部分坍塌但浮雕仍非常精美。走近她,像是走近了另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个最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天印象最深的还是圣剑寺,光影下的圣剑寺显得非常迷人,卖手链的老奶奶微笑迷人而温暖。当然还有巴肯山的落日,虽然赶上去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抹夕阳,却实现了我这个逐光少年,追逐每一缕阳光的梦想。

光影斑驳的吴哥,最是逐光吉少年。

高棉微笑:通王城里回眸一笑 

柬埔寨的第三天,又起了个大早。不为其他,只为凑个热闹看吴哥寺的日出。

tutu车按时出发,进了吴哥寺已是人山人海。所谓的看日出,照片很漂亮,其实就是一个特小的水坑,不过这水坑的位置极好,于是便出现了上图所谓的大片景象。

因为人是在太多,我又为了挤进最前面拍个好照片,结果,居然跟国文和坚叔失联了。因为省钱,我们三人在柬埔寨都没办手机卡,这可急坏了我。以为他们进了吴哥寺,于是就跟随人群也进入寺内。谁知吴哥寺太大了,没转几下就近乎迷路,兜兜转转中浪费了很多时间。还好,国文在吴哥寺的第二层找到了我。

总算是有惊无险。原来他们一直在水坑旁边等我,而我又随着人群进了吴哥寺,就这样失之交臂。

人生总会有时候慌乱无度,镇静就好。

失联后重新汇合有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尤其是在异国他乡。虽然坚叔有点生气,不过还好,总算是没有彻底失联,否则一天的计划就全盘玩砸了。

随后,我们按照计划,乘坐tutu车开始了所谓的小圈闲逛。主要行程轨迹如下:吴哥寺日出—巴吞寺—皇家浴池—斑黛喀蒂寺—塔布笼寺—荼胶寺—周萨神庙——吴哥通王城(战象平台—国王平台—王宫(空中宫殿)——巴方寺——巴戎寺—十二塔庙—癞王平台)。

除了吴哥寺略有不快外,这天应该是算是在吴哥视觉享受的第一次巅峰了。初见吴哥寺,那永无尽头的回廊,让我迷失。

巴戎寺始建于苏利耶跋摩一世时期, 阇耶拔摩七世时期重建,位于吴哥城的中心位置,巴戎寺寺门朝东,中央为两阶层的高台基,台基周围有浮雕回廊。台基上有一圆塔,四周有54座刻四面像的宝塔,也就是周达观《真腊风土记》上所谓的“金塔”。金塔上四面像满含微笑,是高棉微笑的象征。

此外,塔布笼寺也是光影迷离之所。寺建于1186年,东向,五层围墙,两道环壕,为祭祀阇耶拔摩七世母亲而建。塔布笼寺中央殿堂的布局与吴哥寺极为相似,以回廊连接九座塔,平面呈现田字型。塔布笼寺寺树合一可谓非常动人。巨大的树木根系已于寺院建筑缠绕合一,在光影迷离下犹如童话世界,让人流连忘返。

至于中国人承担维修任务的周萨神庙,小巧别致,也非常具有看点。而始建于耶输跋摩一世(889-900)时期通王城则以宏大震撼的规模既让人走断腿,也让人看花眼。通王城内空中宫殿,巴方寺,战象平台,癞王平台等相距不远,广场正对为十二塔庙尽收眼底,气势恢宏。

一天下来,我的相机彻底拍没电,这是在我外出摄影的经历中所未有的。我流连忘返于那回眸一笑的高棉微笑,迷失了方向,迷离了自己,忘掉了时间,走累了,我和国文在空中宫殿门口的大树下,捡了一处树荫,就那么席地而睡,饱饱的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梦里,我像是走进童话王宫与森林里的小男孩,瞪大了双眼,看着这片新奇的土地,看着那微微一笑,为之倾倒。

众神之城:在吴哥的最后时光

暹粒的最后一天,除了常规的外圈外,我们又来了吴哥寺。

这天司机用car先带我们沿着如下轨迹完成了在吴哥的最后一天旅行:罗洛士遗址群(巴公寺—神牛寺—罗莱寺)—班提色玛寺—女王宫——吴哥通王城南门(及附近遗址)—吴哥寺。

完成“外圈”不并太浪费时间,而对于吴哥寺,我们则整整预留了一下午。

吴哥寺( Angkor Wat )是整个吴哥地区最杰出的作品,甚至在人们的眼中,吴哥寺约等于吴哥窟。吴哥寺建筑工程浩大,雄伟壮观,以雕刻精美、造型协调而著称。早在中国的元朝,周达观便游历真腊后,在《真腊风土记》中记载道:“在南门外一里许,周围可十里,石屋数百间”。

苏利耶跋摩二世死后,吴哥寺成为他的陵墓,俗称“葬庙”。如下图,吴哥寺主殿是一座三阶层的截顶金字塔式的台基,台基上有五座尖塔,中央大塔高出庭院地面65米。三层阶台,每层都有石砌回廊,而已最低一层长达800米的浮雕回廊最为精彩。回廊雕刻精湛,手法工整细致,题材以史诗《罗摩耶那》和《摩柯婆罗多》中的神话故事为主。如东墙的搅拌乳海图,北墙的神魔交战图,西墙的猴神助罗摩作战图等,极其精彩。而世俗方面的作品也同样引人入胜,如南墙西半部分的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率领军队出征图等。

这些回廊浮雕以其纯属的手法,雕刻出复杂的画面,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

以吴哥寺为代表的吴哥风格建筑艺术,是柬埔寨古代文化和以印度为代表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吴哥王朝创立者这耶拔摩二世推行的国王是印度教万物之主毗湿奴下凡的化身、国王生前统治整个王国,死后回到神话传说中的须弥山,恢复成为毗湿奴的原身,以此理念统治人民,是吴哥王朝宗教建筑的思想。苏利耶跋摩二世则信奉婆罗门教,他所建造的吴哥寺中心塔内,就曾供奉着一尊骑着大鹏金翅鸟的毗湿奴贴金塑像。

吴哥寺的建筑具有极强的宗教象征意义,中间高高耸立的塔体就代表神话世界里的须弥山。而以石砌回廊加以浮雕神话作品的形式,展现给世人,其神话与现实,天上与人间,宗教与世俗完美结合的雕刻艺术,更加生动的契合了宗教的功能和意义,使观者从视觉和内心具获得强大的震撼,并形成完美的具有仪式感的朝圣之路。

至于小巧玲珑、精致剔透、富丽堂皇的女王宫和空无一人的班提色玛寺同样使人流连忘返。而罗洛士遗址群的巴公寺—神牛寺—罗莱寺,虽然残破不堪,游客稀少,却代表了早期吴哥建筑艺术。

我和国文坚、叔把在吴哥的最后时光完全交给了吴哥寺。

约定好见面时间,坚叔自己溜达去拍照。连续奔波了几天,实在不堪重负,我和国文在寺前回廊里找了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席地而睡,又美美的饱饱的睡了近一个小时。醒来后,我和国文穿过回廊,直奔中央大塔。在大塔处遇见了坚叔,于是便一起排队上塔。吴哥寺中央大塔离地面近50多米,高耸入云,在原有台阶上搭建的楼梯非常陡峭,当局采用了限制人流的做法,既保证游客安全又确保参观的舒适性。

上了中央庭院,再次有种登上云端的感觉,微风吹来,无比惬意。

吴哥寺的午后是在暹粒最后的时光,也是最幸福的时光。不徐不疾的看完了吴哥寺,仿佛把整个自己,把所有的秘密全部都留在了吴哥,只待来日重新找回。

如果你忘不掉过去,一定要来吴哥,这里埋葬了你的秘密。如果你想开始新的生活,更要来一次吴哥,坐在高高的巴肯山上,依偎在塔布隆寺的树林下,走在柏威夏寺的云端里,躺在吴哥寺永无尽头的回廊中,看世界上最美的日出日落,忘尽沧海桑田,岁月流转,世事浮沉。

跨越边境:从柬埔寨到越南

看完吴哥寺最后的夕阳,也便预示着暹粒之行落下了帷幕。

国文大婚将至,加上年底还有工作缠身,回国的机票事先已经预定完成,次日上午便可乘飞机返回广州,结束柬埔寨的五天旅行。我则和坚叔决定一路经金边至胡志明,再一路北上,乘火车经凭祥至南宁。

为了节省时间,我和坚叔定了夜班暹粒至金边的班车。一路颠簸,铺位狭小,昏昏沉沉,半睡半醒之际到了金边,天还没亮。我和坚叔在汽车站隔壁的便利店吃了一桶方便面,手机充充电,边休息,边等待着天亮。天亮之后,先步行去了不远处的塔山寺,又步行去湄公快线购买下午前往胡志明的班车。我们把行李寄存在售票处,轻装上阵,再次步行前往柬埔寨国家博物馆及周边。

柬埔寨国家博物馆建于1913年,馆内收藏有4-10世纪以及吴哥王朝等时期的雕刻造像,非常值得一去。博物馆按照规定不允许拍照,不过管的也不严格,我们当天并没其他特别想去的地方,于是把所有时间都耗在了博物馆,照片自然是都拍了。即便如此,昏暗的灯光,狭窄的空间,也拍不到多满意的片子,权当是资料留存罢了。

博物馆内最让感兴趣是毗湿奴、湿婆以及早期佛教造像。尤其是具有早期飞天雏形的造像,非常漂亮,看了很久。这也深刻反映了地处中南半岛的柬埔寨,多种信仰并存的现象。另外,博物馆内一尊刻有道光二十九年供艋舺营使用的大炮让我在异国仿佛遇见了亲人。艋舺营于嘉庆14年(1809)年设立在台湾,因此这理应是台湾驻军所有。至于为什么出现在柬埔寨,或许也和法国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

离开博物馆,我们在周边闲逛片刻。王宫广场,湄公河岸,随意走走,也算来过了。

下午两点多,我们准时赶到湄公快线,乘坐跨国班车从金边到胡志明。班车一路开的不快,晚上七点多才到达泰柬边境。司机简单的吃过饭后,便开始收取我们的护照通关。湄公快线是大公司是班车,非常正规,服务贴心,上车每位乘客还发放饮品和面包。一个车上除了司机外,还有服务员,专门收取我们的护照,出关处,我们不用下车,直接就把章子给敲好。

等到进入越南关口,也是这位服务员把护照收好然后集中排队盖章、安检过关。或许是班车公司给边检口岸上过钱的缘故吧,我们并没有受到其他朋友所说的刁难,顺利入关越南。所以说,强烈建议选择大公司的班车,价格也不并不贵,还安全省心,服务周到。

进入越南,车子速度明显快了一点。晚上九点多准时达到胡志明市。我们在车子停靠的地方找了一家旅馆,双人间17刀,略微简陋,还能忍受。旅馆前是繁华的夜市,一天都没怎么正经吃饭的我们,大吃了一顿。比如鳄鱼肉,还是第一次吃,虽然有点害怕,口感还不错。

次日,我们开始了西贡的旅行。都是常规的去处,我们也不能免俗:西贡教堂—中央邮局—西贡火车站—胡志明市博物馆—统一宫—西贡市政厅—西贡大剧院。除了教堂,其他都不太感兴趣。尤其是胡志明博物馆,真的感觉超级坑,基本没几件像样的古物。期间,我们去了一趟胡志明火车站。买好了当夜胡志明至塔占的卧铺,以及塔占到芽庄的软座车票。

胡志明市的一天基本都是步行,虽然脚疼,却近距离的感受了越南这座最大城市的繁荣和破败。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街边的米粉,极其简陋,非常好吃,价格也不贵。

在街边吃米粉有种流浪的感觉。喜欢这种自由自在的流浪,在异国,在他乡,在未知的世界里,在人海茫茫中。

瞻波古国:沿海岸线一路北上

1月16日,出国的第六天。我和坚叔买了从当天夜晚22:55分西贡—塔占的硬卧和次日上午11:48分塔占—芽庄的软座两程火车票。

前一程票价是384000VND(中铺),后一程是95000VND,按今天理想的汇率算来,正好140RMB。但,事实上要贵一点,因为在越南兑换VND向来是不按正常汇率的。倒也无妨,路边的金店、旅馆也是靠汇率差价赚钱的。

在西贡火车站外吃了米粉,我便和坚叔在火车票溜达闲逛上网。其实越南的火车站挺好的,WIFI全面覆盖,对于我们没有办理当地手机卡的,蹭网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且,对于自由行,火车票看起来也不用过分的提前预定,像西贡这样的大站,票源还是比较充裕的。

时间过的挺快,我们准点登上SE32列车,离开西贡开始沿海岸线一路北上。越南的火车全部都是中国制造,有两个关键细节可见一斑,其一厕所的开关,当你一关门,上面就显示“有人”两个汉字,和中国的火车并无差别。其二,也是铁证,我在烧热水的电热水器上发现了铭牌,上面用汉字写道:“全自动电磁水炉……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监制,电话……”云云。火车上铺位远比国内的低矮狭窄,火车哐当当,也不大睡得好,不过却可以充电,这对于第二日还要奔波的我们来说,再幸福不过了。

坚叔睡在下铺,与他隔壁铺位的大叔一样缠着聊天。伴随着摇摇晃晃和嘈杂的声音,我们在异国的火车上度过了难忘的夜晚。

越南的火车貌似没有叫醒服务。不过我们倒自觉的醒来,洗脸刷牙,等着下车。早上八点多,火车居然一点都没晚点,准时到达小城塔占。我们在塔占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可谓相当充裕。因为一下火车,便能看见不远处高高山丘之上的婆克朗加莱占婆塔。

从火车站步行至婆克朗加莱占婆塔非常方便。穿过火车股道,走过一闪小门,再穿过一片居民区,向着占婆塔的方向不过二十分钟便可到达。婆克朗加莱占婆塔收费22000VND,也就是7RMB左右,价格公道实惠,景区里还有个小小的展览厅,展示了油画、实物等关于占族的记忆。

占婆又称占婆补罗(“补罗”梵语意为“城”),简译占婆国、占波、瞻波等,是东南亚的古国之一。领土的范围大概在越南的中南部,也就是汉朝所建的日南郡的大部。其居民主体是源自印度族的占族人,湿婆神(婆罗门教的主神之一)在受到广泛的崇拜。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里有两条关于占婆的记载:

 《荆州慧命禅师》条有“泛舶行至占波,遭风而屡遘艰苦。适马援之铜柱,息匕景而归唐”。

《荆州法振禅师》条有“遂附舶东归,有望交阯。覆至瞻波(原注:即林邑国也)”。

王邦维教授在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143页) 中详尽的指出:占波是“梵文Campā的音译,即指林邑。瞻波“即占波”。

沿海岸线一路北上,正好穿过古瞻波国,依次所看的遗迹主要有:“塔占占婆塔、芽庄占婆塔和美山圣地”。其中身居世界文化遗产的美山圣地,正是古瞻波国的核心区。

美山圣地位于距会安40公里的美山村,故名。去往美山圣地并不麻烦,我们乘坐芽庄至会安的sleeping bus,这是出国乘坐的第二次夜班大巴,要比暹粒去金边的好太多。一夜颠簸,早上八点多到了会安,在大巴停靠点报了美山圣地半日游的散团,换乘旅游客车不过一个小时就到了美山圣地。 

3-12世纪,美山圣地一直是占婆王国的统治中心,它是现存的占婆王国时期最古老最庞大的建筑群。鼎峰时期美山有70座建筑和古塔,但是由于战争的因素,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20余个,且残破不堪。美山圣地遗迹里有大量占婆石刻造像,非常精美,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至于四十里外的会安古镇,便显得索然乏味。

光鲜一新的建筑和满眼的汉字牌匾,让人感觉身在中国却又不在中国。

顺化皇城:天朝紫禁城的影子

会安下午已经没了前往顺化的大巴。这是比较发愁人的一件事,彻底打乱了我们的既定计划,只能在会安住了一宿。会安住宿还算便宜,18刀标间,还带游泳池和早餐。我和坚叔当然没心情去游泳,相机充上电,下楼逛了逛会安的夜景,随便吃了点东西便早早休息了。

一大早,我和坚叔在酒店吃了早餐后匆匆赶到坐车的地方。会安到顺化的大巴车也比较坑人,要不断的在古镇里捡人揽客,一来二去耽误了不少时间。等赶到顺化已是中午时分,我和坚叔顾不得吃饭,在停车处存包,租了个摩托开始了紧张了顺化之旅。

顺化本来是安排的一天,由于这般变故生生的压缩成了半天,可谓非常紧张,不得已砍到了很多。

在越南旅行不骑摩托旅行肯定少了很多乐趣,更少了很多便捷。这也是我在国外第一次骑摩托,当然是踏板了,那种大摩托我还是不会骑的。一路上,我骑摩托,坚叔在后面用手机定位。总算在天黑之前把顺化皇陵、皇城的大部分核心遗产看了一下。

顺化,越南末代王朝的京都,今天的承天—顺化省省会,西依长山山脉,东临南海,香江穿城而过,可谓天然形胜。顺化历史悠久,1635~1945 年间,更是先后成为旧阮、西山阮和新阮诸封建王朝的都城。目前,顺化皇陵主要包括6位皇帝的陵墓,即嘉隆陵(世祖阮福映)、明命陵(圣祖阮福晈)、绍治陵(宪祖阮福璇)、嗣德陵(翼宗阮福时)、同庆陵(景宗阮正蒙)、启定陵(阮永瑞)。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去了三个,分别为明命陵、绍治陵、嗣德陵。

嗣德陵的规模在六陵中是最大的最漂亮的。陵园外围有高耸的石墙围绕,内部庭院叠套,建有假山、莲花池、水榭、小桥、禁宫、戏台、书房、祭室等建筑,供嗣德生前在这里读书、休息、游乐。其余几座陵寝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别外,其布局、规制等基本一样,从陵墓布局和规制上看,无一不有中国明清皇陵的影子,可见深受影响。

顺化皇城开始营建于18世纪初, 阮朝嘉隆四年(公元1805 年)开始大规模扩建整修,是越南目前现存最大而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建筑样式基本仿照北京城和紫禁城。皇城为方形,有4个城门。四周有护城河,宫城、皇城与京城的职能划分也基本效仿北京。

纵观顺化皇陵皇城的营建规制,无一不有中国的影子,盖因中越宗藩关系。越南封建王朝的每一个新君即位都必须得到中国封建中央政府的正式册封才算合法。越南的封建统治者要定期遣使往中国进行朝贡,并接受中国封建皇帝的各种赏赐。越南要尊中国为上国,称自己是下国,并尊中国封建皇帝为大皇帝(越南语:Đại Hoàng đế),奉守中国封建王朝的正朔为正朔。有时中国也派出使臣前往越南进行册封、宣谕和凭吊等活动。这种宗藩关系从10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中法战争。

实事求是的说,顺化皇城、皇陵还是可以的。因为从文化的多样性来说,顺化同样体现了一国文化的独特性。但是,从中国而来的我却实在不大提起兴趣。顺化皇城完全模仿北京的紫禁城营建,可以说是另一个北京紫禁城的翻版。从护城河到午门,再到正殿“太和殿”,完全一模一样,却完全没有北京紫禁城的气势恢宏,大气磅礴。至于顺化皇陵,石像生只有中国清十三陵石像生的一半大小,不过规制很完整,难能可贵。

在顺化的午后,从皇陵到皇城,从寺院到宗庙,无一不像是走在天朝的影子里,像是走在异国他乡的本乡本土一般,既无限奇妙,又充满惊喜。 

胡朝城堡:昙花一现的王朝

去往胡朝城堡看似很麻烦实际也确实很麻烦。

我们在看完顺化皇陵皇城后,赶到租摩托处,取包,还摩托,立马打车到顺化火车站。不过可惜的是顺化到清化的火车已经没有了卧铺,仅余硬座,而且是真真的硬座。

好几天没洗衣服了,我在顺化火车站把衬衫洗了,换上另一件干净衬衫。一边给相机、手机充电,一边等着火车。越南的火车还都挺准点的,我们按时乘了北上的火车,继续沿着越南的海岸线一路向北。

越南的硬座车厢和中国毫无差异,同样非常拥挤。不过相比之下,国内的硬座要比越南的舒服多了。就这样昏昏沉沉在火车上熬了一宿,总算的盼到了天明。窗外阴沉沉的,路边的街景如同上个世纪的中国一般。

还来不及沉思,火车突然戛然而止。透过车窗观察外面,居然是火车撞到行人了。对,没看错,在越南据说火车撞到人是很常见的。好在火车的车速不高,人大概没事。在停车近一小时后,火车再次开动。等到清化火车站的时候,当然的就晚点了。

清化市为越南清化省省会,但是却鲜有游客光临。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如此深入越南旅行,只为寻找早已被人遗忘的城堡—胡朝城堡。

我们在火车站门口拦下一辆出租车,告诉他去清化汽车站。司机大概听不懂英语,好在坚叔有勇有谋,实现准备好了纸笔,告诉司机大叔我们去 Ben Xe Thanh Hoa(越南语发音:奔谢摊化)。司机一点都不欺客,正常收钱10000VND,也就是3RMB。清化汽车站其实就是个破破烂烂的停车场,到达之后,我们用笔写下地名Thanh Nha Ho,好人的大叔便把我们领导发往胡朝城堡的小巴车上。小巴车上贴有时间表,只要下午五点前,都有往返车辆。

不过一小时,小巴车停靠在胡朝城堡附近,路边已经有不甚明显的指示标志了。通过一条大路,往里走500多米,胡朝城堡就到了。

胡朝城由大虞国的建立者胡季犛为抗击明朝而于1397年新建。呈正方形,共设有四个城门,城墙城门全部用规整的石块砌成,恍惚间有中明中都皇城的感觉,城堡的营建遵循了“风水”的原则,坐拥群山、东西两水逶迤南流,骑士壮阔,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到:

修建于14世纪,城堡的建设遵循了风水的原则,是14世纪末期传到越南及东亚其他地区新儒家思想发扬光大的见证。城堡建在连接起长山与东山山脉的轴线上,位于马江与八里河之间平原上一片风景秀丽之处。壮观的城堡建筑本身代表着东南亚王城建设历史中曾涌现出的一种新风格。 

胡朝(1400年—1407年),正式国号大虞。建立者胡季犛,字理元,本是越南陈朝末期的权臣。先祖胡兴逸为中国浙江人,其十二代孙胡廉为宣尉黎训的义子,遂改为黎姓。胡季犛系胡氏十六世。胡季犛的两个姑姑嫁给陈明宗,本人的堂妹又是陈睿宗的皇后,因此以外戚参政。后受到陈艺宗的信任,对占城国的战争获胜后成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掌握了大权。陈艺宗去世后胡季犛日益跋扈,废陈废帝,1397年强迫陈顺宗迁都至清化的新都西都。1400年废少帝自立,恢复胡姓,自称是虞舜后裔,将国号从原来的“大越”改为“大虞”,年号圣元。同年12月禅位于其子胡汉苍,自号太上皇,仍掌大权,就这是历史上的越南胡朝。

1405年,明成祖派兵护送逃亡到明朝的陈艺宗之孙陈天平归国复位,被胡朝伏兵击败,陈天平被俘处以极刑。由此激起胡朝与明朝的战争。明成祖派成国公朱能、新成侯张辅、西平侯沐晟等人率大军80万讨伐胡季犛,由于有陈氏余党的响应。明军在半年之内先后攻占东都升龙和西都清化。并继续追击,擒获胡季犛与其子国王胡汉苍,据说胡季犛后来被赦免并派往广西任职。

明朝随后在占领地设府任官,1407年(永乐五年)8月,明成祖下令改安南为交趾,设置三司,以都督佥事吕毅为交趾都指挥使司、黄中为副都司、黄福为布政司和按察司,安南重入中国版图,至此胡朝仅历二世七年(1400—1407)而亡。

长安名胜:北望不见长安客

胡朝城堡浪费了差不多一天时间。

我们原路返回清化汽车站,坐上前往河内的班车,正好路过宁平。达到宁平已是下午五点多,不适宜继续旅行了。再加上昨天火车熬了一宿没有睡好,我和坚叔迫切的需要找一间旅馆休息。

宁平已不像清化,是大多数人的旅行目的地。沿着宁平汽车站左侧的小道往里走,便有很多旅馆。我们选择了一家外观看起来有点法式风格的小楼,和店家谈好了价钱,17美刀,放下行李,简单洗漱后去对面的餐馆吃饭。一路吃来,感觉宁平的物价很便宜,菜也做的很好吃。

吃完晚餐,坚叔删了删照片,我则浏览了一会tumblr,不知不觉中便睡去了。

次日一大早,我们在店主哪儿租了辆摩托,开始长安名胜的旅行。

 长安名胜是越南2014年新晋是文化自然双遗产,主要包含华闾古都遗迹、长安-三谷-碧洞景区和华闾原始林区三个部分。我们最先去往的是华闾古都遗迹。这里是越南丁朝(968年-980年)、前黎朝(980年-1009年间)的首都,目前遗迹区内建筑大多数目前应该是重建,不过彩塑倒像是老物件。至于碧洞寺则更加乏味,无非就是在溶洞里营建了一个大殿而已,而且据我观察,大殿也是后来之物。

查了很多资料,也没弄清楚这里为什么叫“长安名胜”。在华闾古都遗迹的大殿里,我倒是看见对联上明确写着长安二字。难道是对天朝之长安具有无限的思念吗?

不得而知。

不过身临“长安名胜”的我,北望却不见长安客。因为长安还在更远更远的地方,从这里要继续一路向北,四千多公里外才是家和长安。

出来这么久,想家了。

由于天气的原因长安名胜我们只看了文化遗产的部分,自然遗产也算顺路喽了一眼。随后,我们骑摩托到四十多公里外的发艳教区寻访天主教堂。这里教堂星罗棋布,非常壮观,尤其以玫瑰圣母座堂中西合璧,极为震撼,不枉费我们往返骑行近一百公里。

漫游河内:中央王朝的附属

追溯河内的历史,其实无一不和中国中央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在汉朝时,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交趾郡, 治胥浦县(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西北十余里),河内便在其范围之中。当然还有我一路北上的日南郡和九真郡,都是当年大汉中央王朝的土地。 

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属领土,越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 

在河内越南国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所收藏的《大隋九真郡宝安道场之碑文》,立于隋炀帝大业十四年(618年)四月八日。不过2004年在越南出土了比之更早的碑铭。中山大学王承文教授在《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铭》及相关问题考释 》指出:越南北宁省顺城县出土了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的舍利塔铭,早于九真郡碑17年,堪称是越南目前发现最早的汉文碑铭。

五代十国后,越南逐渐摆脱中央王朝的控制,成为了藩属国,并未脱离中华文化影响,使用汉字,采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多个封建王朝。

15世纪明成祖永乐年间,越南陈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即上文所述的胡朝。中央王朝明朝应陈朝遗臣的请求推翻了胡氏政权,顺势收复了越南,设郡县、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进行了直接统治,即“安南属明时期”。不过明成祖死后数年,这种强有力的控制再次消失,中央王朝和越南仍恢复成宗藩关系。

及至清朝,清承明制,越南的封建王朝依然和中央王朝保持密切的藩属关系。1802年,原阮氏家族的后代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灭西山朝,建立阮朝。次年阮福映遣使宗主国中国,请求改国号为“南越”,最终嘉庆皇帝下赐国号“越南”,并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这就是越南国名的由来。

19世纪中叶以后,法国开始侵略蚕食越南。作为宗主国的清朝派兵抵抗,著名将领冯子材率黑旗军等参战。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至此以后,越南地方和中央王朝长达数千年千丝万缕的联系彻底斩断。

不过,漫步在河内文庙、升龙皇城、博物馆、美术馆内,却依然可以看到中央王朝如影随形的文物遗产。比如上文所述的《大隋九真郡宝安道场之碑文》,比如越南文庙里的楹联以及伪康熙御赐的牌匾,再比如那些文物古迹上的汉字……

然而,这些也只是中央王朝留下的形单影只了。

我和坚叔从宁平一路而来河内,搭乘公车来到还剑湖附近。这里的旅馆已经明显贵了很多,20刀的标间,挺小挺一般的。不过歇脚倒也无妨了。其后,坚叔要骑摩托去周边寻访,我实在累的够呛,就自己在河内闲逛一天。去的地方也都是大俗地儿:升龙皇城—河内文庙—越南国家博物馆—河内天主堂—还剑湖周边—胡志明陵—独柱寺—真武观—河内水塔—越南国家美术馆。

没什么太强的感觉,就留下些影像,算是给最后的河内一个记录吧。


归去:一路北上,北上回家

临近春节,回南宁的火车票不大好买。

我们在旅馆小哥黄牛哪儿高价买了张河内回南宁的火车票国际联运火车票,花费40刀,据说比平常贵了10几刀。不过没办法,一来是接续南宁回南阳的票已经买好,二来是出来已经16天了,累了,也想回家了。

1月23日晚,我和坚叔赶到河内嘉林火车站,开始踏上回国的旅行。其实当看到列车上的国徽,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就已经回到祖国了。嘉林至南宁的火车要在同登出关,到达时正好次日凌晨一点多,火车上的全部人都要拿下大包小包的行李,然后开始过安检,敲章离境。折腾一番后还不能休息,一个多小时后,火车还会在凭祥停靠,办理入关手续。入关手续倒也不复杂,又是一番敲章,才放行回火车上等候再次开车。

其中有个小插曲,我的入境章盖花了,门口的武警不放我进关,我也很无奈,就盯着他一直笑,最后还是摆摆手放了我。

回到火车上就可以开开心心的睡到南宁了。火车上午10:30准时到达,可惜我没时间在南宁闲逛。坚叔和在火车站分别,他要赶去飞机场,乘坐下午的飞机回北京。而我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12点南宁到南阳的火车就要开动了。

南宁回南阳已经不是很复杂了,火车上无非是睡觉、吃饭、发呆。收起心思,专心致志的想家,想念母亲。

当火车从南国即将进入中原,我依然还是单衣。然而对于家的思念却足以温暖所有!

一路向南,从广州至暹粒,从暹粒至西贡。一路北上,沿着海岸线北上,塔占、芽庄、会安、顺化,穿过中央王朝的故土北上,清化、宁平、河内,走过祖国的广袤南国北上,凭祥、南宁……

向南以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完)

费用简记:从离家到回家共18天,所有费用共计5300人民币。

遗产简记:

1、柏威夏寺  2、吴哥窟  3、美山圣地  4、会安古城  5、胡朝城堡  6、顺化皇城   7、长安名胜  8、升龙皇城

以上



您的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