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痛(慢性肾炎)古方治验

 循天园 2021-06-27

梁某,男,33岁,教师。1970年3月5日初诊。主诉:初起因感冒发热,在当地治疗1周无好转,继而全身微肿,腰痛尿频,在某医院诊断为“肾盂肾炎”。经治疗1月余,水肿、腰痛减轻,尿频消除。出院不及半月,腰痛、水肿复发如初,又住院治疗1个月,症状减轻,出院后不久,病又复发,如此反复已近3年。诊观患者舌质暗淡,苔厚灰腻,脉濡。辨证:脾虚湿滞,肾阳不振。治宜健脾燥湿,温肾助阳。方用四君子汤合金匮肾气汤加减。

处方:茯苓15g,白术15g,薏苡仁30g,熟地黄15g,山药15g,泽泻9g,山茱萸9g,牡丹皮9g,炮附子6g,肉桂3g,苍术9g,木瓜15g。

3月11日二诊。上药共服5剂,患者自感腰痛减轻,全身微肿早重晚轻,脉转细而无力,舌苔白滑。原方续服5剂,另加入车前子15g,生姜皮9g。

3月18日三诊。腰痛续有好转,水肿已消。舌质转微红,苔白微滑,脉缓,寒湿已退之象。原方去苍术、木瓜,薏苡仁减半,以防燥渗太过;加杜仲、巴戟天各15g,以壮腰固肾。

4月5日四诊。上药又服9剂,水肿、腰痛消除,脉见缓和之象,苔白不腻,舌质微红,湿去脾健,肾阳复振也。为巩固疗效,存原法,用自拟固肾益脾方配制末药一料续服。

处方:大熟地黄120g,山药60g,泽泻60g,山茱萸60g,茯苓60g,赤茯苓60g,牡丹皮60g,附子30g,巴戟天120g,杜仲120g,补骨脂60g,炒薏苡仁60g,覆盆子60g,当归60g,白术 60g,续断60g。上药15味各制,共研细末。每服9g,日服2次,早、晚温开水送服。

另嘱:忌食过咸,谨防外感,勿过度劳累1年。随访20余年,自用中药治疗后,病未反复。今已60有余,身体康健无异常人。(周正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