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快乐老年435 2021-06-27

你印象中的手写病历是什么样的呢?

是这样的草体狂书?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还是这样的个性简书?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亦或是寥寥几笔的“天书”?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就在人们为手写病历的“奇特”争论不休时,一份70年前的老病历却让人眼前一亮。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文字工整、页面整洁、一目了然、病历内容全部是中英文两语,让人耳目一新。

人们不禁猜测,这样的“高水准”的病历出自谁手呢?

你可能并未听过她的名字,但她却大有来头。

她不仅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还是首届中科学院唯一的女院士。

她就是林巧稚,中国妇产科学的奠基人。

林巧稚一生从医54年,为5万多个孩子接生,这其中有普通人,也不乏许多名人,刚刚离去的袁隆平先生、冰心的三个孩子、林徽因的两个孩子、傅作义的小儿子,都经由她的手来到人世。

她亲切地被人称为“万婴之母”。

【1】

1901年的冬月,在厦门的鼓浪屿上,一个女婴呱呱坠地。

因为有多次生产经历,女婴的母亲在丈夫外出工作时,靠着“经验”独自生下了孩子。

当看到孩子依然是个女孩时,筋疲力尽的母亲把赤裸的女婴放到了一边,没给她盖上一层布,就昏睡了过去。

等到丈夫赶回家时,女婴已经冻得快没了声音,他一把把孩子抱进怀中,用体温为她取暖。

而他怀中的女婴,正是林巧稚。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林巧稚

谁也没想到,一生接生无数的“万婴之母”,竟是如此这般“狼狈”地被母亲接生到世上。

好在,父亲并未因为林巧稚是个女孩,而埋怨母亲,反而十分疼爱他这个小女儿。

林巧稚从小就聪明伶俐,很受邻居们的喜爱,父亲林良英曾在新加坡接受过洋学,思想开明,在岛上做教员,一家人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其乐融融。

但在5岁那年,母亲患病离世,那时年少的林巧稚还不懂得“死亡”。

直到多年以后,她才渐渐明白了“死亡”的真实含义,也知道了夺走母亲生命的疾病叫宫颈癌。

于是,想成为一名医生的理想,就这样种在了林巧稚的心中。

没了母亲,在父亲的教导下,林巧稚比普通孩子更为独立和优秀,不仅从小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还上学接受了新式教育。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学生时代的林巧稚

1919年,她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因为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被留校任教。

在那个年代,能成为一名老师已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林巧稚却总是怅然若失。

直到一天,师范学校的老师卡琳小姐,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才让她精神为之一振。

【2】

卡琳小姐得知北京协和医学院将要对外招生后,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林巧稚。

“你必须去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考试”,这一句话,从此改变了林巧稚的命运。

1921年,夏日的上海,酷暑难耐,林巧稚正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当天是最后一门英语考试,她颇有信心。

突然,教室后面传来一阵骚动,伴随着一声大喊,“有人晕倒了”,林巧稚才从考试中回过神来。

她顾不上还未答完的考卷,用英语向老师说明情况后,迅速地把晕倒的考生背到了阴凉处,沉着冷静地处理完整件事后,考试也结束了。

返回厦门的途中,林巧稚很难过,她自知这次考试肯定没戏了。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原本协和的录取率就非常低,500多个考生只招收25个学生,而最有信心的一门考试还没答完......

林巧稚沮丧极了,可一个月后,她却收到了协和的录取通知书。

原来是当日林巧稚临危不乱救人的过程,被监考老师看在眼中。

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协和医生,既要有良好的英语水平,还要有遇事沉着冷静的能力,而林巧稚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恰巧证明她两者兼具。

于是,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特意为她向协和写了一封信,讲明了事情的原委。

协和在综合评定了林巧稚的考分后,决定将其录取。

1929年,林巧稚以第一名的成绩独占鳌头,更出人意料的是,她还获得了协和毕业生最高荣誉“文海”奖。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11届毕业生中,她是唯一获此荣誉的女生。

这其中的辛苦只有她心中知晓,但是,一切都值了。

【3】

林巧稚从协和医学院毕业了,协和医院的各个科室也都虎视眈眈地“惦记”着她这个第一名。

但是,谁也没想到,她居然选择了众人避之不及的妇产科。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林巧稚看似“糊涂”的选择,其实有其深意:

其一,生孩子自古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大部分接生婆都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稍有闪失,就会给新生儿和产妇带来危险。

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婴儿如期来到人世,为了帮助更多的女性成为母亲,林巧稚愿意为之努力。

其二,在实习时,林巧稚发现女性患者看病时特别“害怕”遇到男性医生,特别是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往往是讳莫如深,等到病情严重到无法隐瞒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这让她不禁联想到母亲。

也许是出于对母亲的惋惜,也许是出于医者仁心,林巧稚命运般地选择了“能累死人”的妇产科。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然而,在收到医院聘书时,林巧稚却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次抉择。

协和医院是24小时工作制,只为提供最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效率,对于大夫的要求也更为严苛。

因此,当时的协和医院规定:女大夫在聘期间,如果结婚、怀孕、生育,就会自动解除聘约。

一面是自己心爱的事业,一面是女人做母亲的天性,到底该如何选择?

看着襁褓中可爱的新生儿和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母亲,林巧稚义无反顾地签下了聘书。

从此,她的身上肩负着“妇产医生”的责任,却失去了成为“妈妈”的权利。

【4】

凭借着优秀的工作能力,林巧稚在协和很快成了“名人”,多次获得了出国学习的机会。

1939年,刚刚结束了在美国的学习,林巧稚不顾美方的热情挽留,返回了战火中的祖国。

这一次,协和医院也没能逃过劫难,医院关闭,医生们被赶了出来。

但是,战火没有阻断林巧稚救助妇女和儿童的决心,她在北京东城的胡同里,开办了一家私人诊所。

诊所一开,便门庭若市,林巧稚依然遵循着协和的工作状态,24小时工作制,随叫随到。

秋日夜晚的北京,即将到来一场暴雨,忙碌了一天的林巧稚刚要休息,就被外面急促地呼喊声叫醒。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林大夫,求您救救我媳妇儿吧,她快不行了”,一位40多岁的拉车汉子在焦急地哭诉着。

了解情况后,林巧稚的侄女劝说姑妈不要去,一是暴雨降至,二是病人家住在西北边,距离太远。

但林巧稚还没等侄女说完,就进屋拿了出诊包跟随男子消失在黑夜之中。

经过颠簸的路程后,林巧稚刚下车,男子的爸妈就高兴地迎了出来,“菩萨来了,菩萨来了,儿媳妇有救啦......”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林巧稚来不及寒暄,一进门就半跪在产妇面前,开始细心检查,半个小时后,一声清脆的啼哭声,打破了黑夜中的宁静。

为了表示感谢,拉车汉子从此拉着林巧稚,不分昼夜地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但遇到路途偏僻的山沟,林巧稚就只能独自坐着毛驴进山,人们看着她那清瘦的背影,都会不禁赞叹道:“瞧瞧林大夫,协和医院的头排专家,居然也能骑着毛驴走乡串寨地去接生,真是医德高哇!”

康克清(朱德元帅的夫人)曾说过一句话:林巧稚大夫从来看的不是人,而是看病。

在林巧稚手中,不论是贫穷的人,还是达官贵人,能得到平等的治疗。在专业上,她是一名职业医生,而在情感上,她却是用最真诚的感情,对待每一位患者。

与协和相比,林巧稚在这里见到了更多贫苦的病人,为了让更多人能够病有所医,她不顾同行的抱怨,把挂号费从5毛钱降到了3毛。

在当时,许多大夫包里都会有一摞“欠条”,这都是无钱支付诊金的患者留下来的,以便日后偿还。

但是,在林巧稚的包里不仅一张欠条都没有,还会随时装着钱,这是因为,她一收到欠条就立马撕掉,碰到家中困难的患者,她还会把钱悄悄留下。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在林巧稚看来治病救人是一个医生的责任和天职,她以此为己任。

就这样在战火弥漫的北京城,林巧稚的诊所经营了6年,她记不清自己帮助了多少人,却留下了8887份记录详实的病历。

【5】

熬过了艰苦岁月,林巧稚重新返回了协和医院。

此时,她的名字早已远近闻名。

一日,林巧稚刚巡视完病房回到办公室,就发现桌上放着一封邀请函,上面赫然写着“邀请林巧稚同志于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参加开国大典......”

对此殊荣,林巧稚并未沾沾自喜,而是悄悄地收起邀请函。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在开国大典当天,她如往常一样,守在妇产科里,耐心地为每一位产妇检查。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拒绝组织上的“好意”。

北京市第一任市长彭真曾想与林巧稚聊一下工作,却吃了闭门羹,只因林巧稚的患者还在排队等她。

最后,还是因为彭真的夫人生病去找林巧稚,彭真才有机会结识她。

因此,在与林巧稚见面以后,彭真半埋怨半开玩笑地说:“看来,能请得动您的只有一种人——病人。”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林巧稚从不关心政治,在她心中,患者为大,她自称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挑选宿舍时,林巧稚选了一间离大门最近的房子,这样医院有事,她就能最快地跑回医院。

在她家的床头上有一部老旧电话,连接着医院科室,林巧稚规定,不论何时碰到突发情况都可以打进来。

电话一响,她就会马上接起来,即使在深夜,她也会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步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叮嘱对方尽快告诉她结果,否则她一晚上都会睡不着。

林巧稚不是一个把工作和生活分开的人,因为工作就是她的生活。

【6】

1978年,当了一辈子医生的林巧稚,病倒了。

在国外出访时,突发脑血栓,虽然各国医院都希望她能留下治疗,林巧稚却拒绝了。

因为,在她的心中,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她去做。那就是将毕生的经验,留给后人。

躺在病床上的林巧稚,用4年时间完成了50万字的专著《妇科肿瘤学》。

一生心血,终于有所延续,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安详地离世了。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在弥留之际,她嘴里还呢喃着,“产钳...快...产钳....”

按照遗嘱,她将全部的3万元存款捐给了首都医院幼儿园、托儿所。

直到最后,林巧稚还挂念着孩子。

从医54年间,她用双手救人,一只手把产妇从鬼门关里拽出来,一只手把5万多个孩子带来人世,而她自己却放弃了“母亲”的身份。

朋友曾问过她:一辈子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孑然一身后悔吗?林巧稚却说,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注定会影响工作,所以,她选择了“大家的孩子”。

林巧稚每接生完一个孩子,都会在病历中写上“linqiaozhi’s baby”,她将每一个接生的孩子都视为自己的孩子。

她一生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育,却成了5万多位baby的“妈妈”

正是怀着无私的大爱,她才能真正做到仁心仁术,超越卓越。为人医者,有时救的不只是人命,更是人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林巧稚甘愿做能滋养万物的阳光,情愿做浇灌大地的水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是吐丝至死的“春蚕”,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前路。

而当我们走上“康庄大道”时,别忘了回头看看,曾经那些奋不顾身的“春蚕”们。

. END .

【文| 多儿】

【编辑| 小龙】

关注@鬼谷子思维,更多精彩人物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