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日本人写的“日本史”,理解今日之日本、东亚以及世界

 laobing719 2021-06-2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曲鹏

日本历史学家著作“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引进中国七年之后,日本史里程碑之作“讲谈社·日本的历史”近日由新经典文化出版,引起各界热烈反响。6月26日,新经典文化联合山东书城,邀请一桥大学博士、山东大学学者胡炜权,与读者朋友分享读书心得,畅谈日本文化与中日关系史。

阅读日本人写的“日本史”,理解今日之日本、东亚以及世界

中日比邻而居,交流绵延一千多年,但要说我们有多了解日本,其实不尽然。今年恰逢东京奥运会举办,中日邦交正常化也即将迎来50周年,中日关系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个时间点上,这样一套全面、权威的日本史在国内出版,具有特别的、积极的意义。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共10卷,200万字,介绍了日本上下2000年的历史,并独树一帜地以关键问题划分卷册。该系列在日本出版以来,收获好评无数,重印十数次,至今仍是日本史学者及爱好者心中的必读之选。

阅读日本人写的“日本史”,理解今日之日本、东亚以及世界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

寺泽薫 等 著

新经典|文汇出版社

日本人编写的日本史

有独特的“当事人”视角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是一套日本学者编写的日本史,由知名出版家鹫尾贤也策划,网野善彦、山本幸司、大津透等史学名家担任编辑委员。10卷本的作者均来自日本知名高校,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九州大学等,可说是日本当下最优秀的学者,每一位都在自己的领域耕耘多年,积淀颇深。

阅读日本人写的“日本史”,理解今日之日本、东亚以及世界

在本书总序中,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勇说,“日本历史”在东西方都一直是重要的热点之一,但是,无论是中国的日本史研究,还是欧美的日本史研究,都属于“旁观者”书写的日本历史,虽各有建树,亦存在不足。而日本学者是“当事人”,他们书写的日本史,有助于读者看清日本史这座“庐山”的真面目。比如“治天下大王”这个词,不同的读法能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其间差别十分微妙,以日语为母语的学者能够感同身受,而外国学者则不然。

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汤重南谈到,讲谈社的这套10卷本通史多从中国同类著述绝不会有的新颖切入点入手,比如从阿伊努、千岛群岛、海洋引出幕末棉纺织业的发展,描写了中国读者鲜少关注的事实和细节,给人以新的启发。研读这套书,将十分有益于学人、读者探寻中日差异并理解日本的思想文化。

新时代学者展现

开放、国际化的新风

日本学者治学的特点是严谨、重视史料与传统,大多数学者只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集中研究某个时段、某群人物,很少有人能触类旁通,展现跨学科的视野。这不免令人感到有些保守、刻板。王勇指出,这就是日本东方史学界的现状,“要打破前人的定论需要很大勇气”。

阅读日本人写的“日本史”,理解今日之日本、东亚以及世界

但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系列以日本史学大家网野善彦为主编,挑选出一批年富力强、熟悉最新考古成果的学者,展现出了不同的风貌。他们不仅关注日本国内,也放眼东亚与世界,不但把既有观点进行了充分的吸收与完整的梳理,还大胆提出诸多创见,为传统保守的学界带来一股新风,尽显当代学者本色。

讲谈社的筱木和久部长谈到,“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系列反映了“网野史观”:以“何谓日本”为出发点,推翻了“日本是孤立的岛国”“日本是一个农业国家”等以往常识,各卷作者也体现了这个特点,不拘泥于公认的定论,实际上展现了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重视“日本”是与亚洲大陆相连的“列岛”、重视“日本的历史”是在与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交流中产生的这一事实,是本系列丛书最大的特征。

增进文化交流

从打破偏见开始

活动以“战国织丰时代:日本历史的拐点”为主题,落脚日本历史上最群星荟萃、改编作品最多的时代——战国末期。在这个时代,日本实现了从诸侯割据到建立大一统政权的转变,社会从动荡趋向和平,在这个过程中,也诞生了许多传奇人物,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战役,至今仍为战国迷、军事迷所津津乐道。

阅读日本人写的“日本史”,理解今日之日本、东亚以及世界

一桥大学博士胡炜权曾出版《日本战国织丰时代史(上中下)》《丰臣西军与关原之战》《明智光秀与本能寺之变》等专著,对日本战国史十分熟悉。活动中,他谈到,中日之间虽然只隔着一条海峡,从一千多年前就开始交往,但两国在文化、价值观上有许多差异,对我们来说,日本仍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虽然同处东亚和汉字文化圈,但一味地“以己度人”容易造成误会。

阅读日本人写的“日本史”,理解今日之日本、东亚以及世界

今天我们谈到日本人,或许会想起《菊与刀》《武士道》等作品中的描写,认为他们礼貌、拘谨、重视荣誉,还崇尚武士道和自杀。但战国时期的日本人并非如此,那时他们冲动、野性且重视实际,大名、武士在战场上“打不过就跑”,胡炜权戏称之为“逃避可耻但有用”。现代文学与影视作品中的日本人形象,毋宁说是明治维新以来一百五十年间,日本政府对人民进行规训的结果。

阅读日本人写的“日本史”,理解今日之日本、东亚以及世界

战国时期恰恰是日本从崇尚武力走向循规蹈矩、从割据自治走向天下太平的转折点,战国大名织田信长及其后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的崛起,决定了后来四百年间日本历史的走向,因此胡炜权认为,如果想了解当代日本人和日本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可以从战国时代入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