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如,去绍兴

 美物计 2021-06-27


无骨的江南不只苏州,

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

——木心

江南,如诗,
似女子,温婉绰约,
而隐居江南山水深处的绍兴,
历经2500多年的岁月积淀,
不止绰约,还有林下之风,
温柔里包裹无尽风骨。
 
六月,一切刚好,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不如,我们去绍兴吧。
听歌饮酒,寻觅文章,
划船赏雨,尝遍风味。


有时庆幸,
绍兴没有跑的太快,
街头巷陌,处处是旧日痕迹,
百草园里油蛉在低唱,
会稽山依旧青翠,
……
 
站在绍兴街头,
暂时忘却俗事烦忧,
牵着彼此的手,将这座城走遍,
从此,我们有了最美的回忆。


01
绍兴多名士,风骨绝然
 
绍兴,古称会稽,山阴,
是大禹于此计功行赏而得名。
后来,又因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而名扬千古,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手执笔墨的王右军,
不仅带来了书法,还有魏晋风骨。
 
明代袁宏道说:
“闻说山阴县,今来始一过,
船方尖履小,士比鲫鱼多。”
这座越中名城, 迎来送往的名士,
比过江之鲫还多。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
卧薪尝胆的勾践,
书圣王羲之,竹林名士嵇康,
风流宰相谢安,四明狂客贺知章,
心学大家王阳明,大画家徐渭,
近代的教育家蔡元培,侠女秋瑾,
慕名而来访山谒水的更多,
陆游,李白,杜甫
……
 

时至今日,提起绍兴,
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鲁迅先生,
他笔下的百草园,三味书屋,
咸亨酒店的黄酒,茴香豆,
隐在灯火光中热闹闹的社戏,
……
绍兴孕育了鲁迅,
鲁迅也成就了绍兴。
绍兴的底色是温软水乡,
染了魏晋遗风,显出磊落风骨,
这掷地有声的风骨,代代相传,
最终,蕴育出一群救国义士,
他们挺起铮铮铁骨成为了中国脊梁。

 
02
绍兴,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绍兴的山水,
无处不浸润着文化,
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去绍兴,
就像读一本古书,
要查阅许多资料,
精心准备,方能读懂。
 
去会稽山,
先要读遍《兰亭集序》,
遇见茂林修竹,清流激湍,
才知当日的流觞曲水有多风流。

 
去府山,
当要重温下吴越之争,
才能在越王台简单的一层楼阁里,
品味出昔日的越王风采。
 
走上西小路历史街区,
看看有徐锡麟、秋瑾的
光复会旧址大通学堂,
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的古越藏书楼,
明朝礼部尚书吕夲府第,
还有心学大家王阳明故居,
处处诗竹文墨,人文鼎盛。

西小路

到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一边回忆当年背过的课文,
一边依着文字寻觅,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正逢夏日,还有鸣蝉长吟。

夜幕四合,去沈园,
欣赏风情大戏,醉在花前月下,
听一曲钗头凤,在韵味悠长的越剧里,
为陆游与沈婉的爱而不得叹惜,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到了绍兴,
才知这里故居、史迹,
俯拾皆是,大可不必往人多处凑,
静心慢寻,处处都能有所得。

沈园夜

03
老绍兴,慢生活
 
绍兴也有高楼,
但还是保留着一种纯粹。
避开游人如织的网红路线,
随意走上一条平凡老巷,
就会遇见真实的老绍兴。

漫步其中,
两岸是古色古香的老宅,
屋檐下挂着红灯笼,
白墙上绘着江南风的水墨画,
河道里,乌篷船悠然晃荡,
有时,还会偶遇在水边敲洗衣服的人。
街边棋院、书院里有孩子在上课,
民居里,不时有饭菜香味溢出,
往来行人,行色安然,
一切都是那么闲适安逸。


若是有缘,
走进老绍兴人的家里,
你会看到他们融入日常的风雅。
白墙黛瓦,守着一院安逸,
院角的凌霄花或紫藤,
攀上高高院墙,洒下一地绿荫,
另一侧,三两盆景欣然生长。
 
闲来无事,
藤荫下置桌、椅,
一壶清茶,一盘沁凉西瓜,
家人围坐,喝茶闲聊,
或是独饮赏花,看云卷云舒,
日子简单,却盛满清欢。

绍兴人,
日日浸染在书香味里,
一言一行,风雅十足,
莳花弄草,喝茶饮酒,
心情舒朗,纷扰散去,
过着简单真切的慢生活。

 
04
不如,去绍兴
 
六月,不如去绍兴,
曲水流觞,古越风流,
好山好水好风光,桥头巷尾处处诗,
烟火人家,处处风味。
 
撑着雨伞,老街上寻味美食,
尝一尝“绍兴三臭”,
臭豆腐、臭苋菜梗、霉千张;
还有各种梅干菜,
梅干菜扣肉,梅干菜蛋炒饭;
鲁迅故居前的小巷子里吃奶油小攀;
……
 
或是,买一壶上好的绍兴黄酒,
打包份茴香豆,桔红糕,
乘上乌篷船,穿梭于狭窄水道,
一口黄酒,一口茴香豆,
听着绍兴话,品味绍兴独有风味,
惬意极了。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这个夏,若得闲,
去绍兴走一走。

曹娥江,仓前直街、八字桥,
洗砚池、躲婆巷、笔飞弄,
三味书屋,依然如故,
仿若从未被时间打扰,
等待惊艳世人。

 
想和你,去绍兴,
饮一壶黄酒,
品一品绍兴的雅韵,
风骨和温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