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武康大楼,看到属于上海的诗意 | 睡前分享

 zzm1008图书馆 2021-06-27
“我在这个街区长大,这里的街道上有春天会飘絮的梧桐树,夏天会传来响亮的知了叫声。这个街区的生活方式养育我长大,当我知道要在这里做一个讲座,一直有回到娘家的感觉。”今4月世界读书日,淮海大楼转角处的“乔咖啡”里,作家陈丹燕面对台下读者感慨。这场名为“记忆城市容颜”的分享会之后,一行人沿着淮海中路向前漫步,目的地是一公里开外的武康大楼。

图片

传奇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武康大楼,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坐落于淮海中路、武康路和兴国路的交叉口,对面是余庆路和天平路。武康路和淮海路的夹角小于30度,使它有着一艘启航巨轮般的独特造型。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郑君里、王文娟等文化名流都曾是武康大楼的住户,如今仍然居住着百余户人家。

不知从何时起,90多岁的武康大楼“火出了圈”。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短短3天,武康大楼所在的衡复历史风貌区迎来42.4万多游客。站在接近30度的锐角街口,无论是外来客还是本地人,都喜欢以武康大楼为背景“打卡”,留下关于上海城市容颜新的记忆。

图片

“历史建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使用中保护。”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眼中,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就像一部浓缩版的世界建筑史,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同时成为人们热爱上海的理由之一。“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不能没有历史建筑的彰显,同时,要让历史建筑植入新的功能。”

最近两三年,武康大楼经历建筑内外部修缮、周边“蛛网”落地,一再蜕变。今年初,这里又进行了一场“微更新”,大楼面前的人行区域移开了4处电箱、1根电杆,向外扩展了足足3.6米,整个街区布局变得对往来行人更为友好。从“船头”位置以咖啡 文创为主题的30°空间,步入笔直而通透的长长门廊,大隐书局、老麦咖啡馆、“城市交集”展厅、元龙音乐书店……沿廊千余米空间经过业态调整,成为老建筑吸引人们走进来、留下来的新“宝藏”。寻一张唱片、喝一杯咖啡、翻几页书,上海的城市文化就在烟火气构筑的日常中释放着魅力。

图片

“建筑不仅是房子,更是人类生活栖息之地。”在上海,一项以城市、建筑与文化为主题的诗歌散文大赛已经连续举办八年。在作家赵丽宏看来,建筑也是一种文学,承载着人类的文化、历史与情感,是人类孕育繁衍生长、生命诞生消亡之处,从而形成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纪念碑。

守护着这些文化纪念碑的是这座城市的每一位文化自觉者。在“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历史”项目形成的《住在武康大楼》一书中,有个细节尤为动人:大厅里一块旧地砖坏了,找不到和原来一样的,学美术的居民秦忠民就按原图案画上了。作为项目发起者的陈丹燕说:“现在,走进武康大楼,甚至远远看它一眼,在心里出现的都是一种非常亲切的感情。采访过的居民,他们说话的声音,他们留下来的对这幢建筑的认识和感情,甚至他们家里的样子,一一浮现。我们想把剧烈变化的街道的灵魂留下来,除了对老房子物质上的保护,还要有精神和文脉上的保护。”

图片

不少专家指出,城市是人活动的场所,更是人文的容器,优秀历史建筑对城市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本身,更在于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启发人们重新认识城市,认识城市与人的关系。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织在一起,奠定了上海城市的精神底色,近代历史建筑正是三种文化交汇的直观体现。

目前,上海已形成较全面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涉及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397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250个风貌保护街坊和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自2018年启动“建筑可阅读”工作以来的三年间,上海对外开放的历史建筑从近百处增至1037处,2400多处老建筑挂上了可以扫一扫听故事的二维码。今年2月,市文旅局发布《2021年“建筑可阅读”十大行动计划》以“五个民”数字体验和“五个一”服务体系,推动“建筑可阅读”从“扫码阅读”的1.0版、“建筑开放”的2.0版,进入全新的“数字转型”3.0版。

导演王家卫监制的剧集《繁花》不久前揭开面纱,预告片镜头里,上海演员胡歌饰演的阿宝爬上瓦片屋顶,在夕阳余晖中望见一座白色建筑的穹顶。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这栋历史建筑,一年多前经过精心修缮与改造,成为一家诗歌主题书店。小说《繁花》的故事是从这栋建筑开始的,而城市更多的故事,正从老建筑的新内涵里生发出来。

这或许,就是属于上海的诗意。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施晨露

文字编辑:简工博

微信编辑:车车

校对:SYL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